《風尚一世紀》迴顧瞭時尚、美容與人像攝影中重要的瞬間。書中既有廣為人知的攝影作品,也有一些雖然不那麼知名卻精彩的照片,它們展現瞭塑造文化景觀的那些麵孔:從亨利·馬蒂斯到弗朗西斯·培根,從盧西恩·弗洛伊德到達米恩·赫斯特,從瑪琳·黛德麗到格溫妮絲·帕特洛,從弗雷德·阿斯泰爾到大衛·貝剋漢姆,從伊麗莎白女王到戴安娜王妃。此外,書中還有那些深刻影響瞭百年時尚的設計大師如迪奧、加利亞諾、聖洛朗、麥昆、韋斯特伍德等。由此,我們將看到20世紀女性審美與品位的變遷。
作者簡介羅賓·繆爾(RobiMuir),是英國版《Vogue》雜誌的特約編輯,也是一位攝影學者。他在英國國傢肖像藝廊、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博物館和美國耶魯英國藝術中心策劃過大型展覽。他的著作包括《影響之下:約翰·迪金、攝影和索霍區的誘惑》(2014年)、《Vogue模特》(2013年)、《Vogue封麵》(2009年)、《鏡頭下:斯諾登伯爵和英國藝術世界》(2007年)、《諾曼·帕金森:時尚人像》(2004年)、《Vogue中的人物》(2003年)、《看不見的Vogue》(2002年)和《大衛·貝利:追逐彩虹》(2001年)。
目 錄序一
序二
贊助者序
“昨日、今日與明日”
人們如何生活 1916—1929
絢麗的暮光 1930—1939
維護和平的藝術 1940—1949
夢想的微光 1950—1959
搖擺倫敦與時代脈搏 1960—1969
壓力降低 1970—1979
生活的速度 1830—1989
破碎的魅力 1990—1999
黑暗降臨 2000—2009
此刻我們身在何處? 2010—2016
緻謝
圖片版權
拿到《Vogue 100:風尚一世紀》這本書,我立刻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承載曆史重量的讀物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無疑就是其中之一。我最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圖片集,更像是一部精心撰寫的時尚史詩。書中對一些關鍵時刻的時尚事件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梳理,比如某個設計師的革命性發布,或者某個潮流的興起與衰落,都講述得繪聲繪色,仿佛把我帶迴瞭那個時代。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社會群體如何影響時尚的分析,這讓我看到瞭時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理解瞭時尚並非空中樓閣,而是深深植根於社會土壤之中。我常常會對著書中的一些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那些身著華服的模特,那些充滿時代特色的場景,都讓我對那個世紀的時尚産生瞭更豐富、更鮮活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而淵博的導師,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讓我領略瞭時尚的魅力和它的深度。
評分《Vogue 100:風尚一世紀》這本書,我一拿到手就愛不釋手瞭。我一直是個對美學有著強烈追求的人,而時尚無疑是其中最直觀、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這本書就像一個巨大的萬花筒,每一次翻閱都能看到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圖案、不同的風格。我非常欣賞書中對不同時期時尚趨勢的細緻描繪,它並沒有簡單地將它們歸類,而是深入挖掘瞭它們背後的原因和影響。比如,我看到某個時期女性對褲裝的接受度逐漸提高,書中就不僅僅是呈現瞭服裝的變化,還解釋瞭社會觀念的轉變如何與之並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非主流”時尚的關注,這讓我看到瞭時尚並非隻有一種標準,而是充滿瞭各種可能。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時尚,是一種自我錶達,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情,它無關乎年齡、無關乎身份,隻要你敢於嘗試,敢於展現真實的自己。它激勵著我,去擁抱屬於我自己的“風尚”。
評分這次拿到《Vogue 100:風尚一世紀》,簡直像打開瞭一個裝滿驚喜的寶箱。我一直對時尚充滿好奇,但往往是零散地接觸到一些信息,而這本書就像一幅宏大的織錦,將一個世紀的時尚畫捲徐徐展開。我最欣賞的是它那種全景式的視角,不僅僅是陳列華麗的服飾,更是將時尚置於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去解讀。比如,我看到某個年代的裙擺長度變化,書中就巧妙地聯係到瞭當時女性解放運動的進程,這種跨界解讀讓我眼前一亮。而且,書中對一些 iconic 的設計師和他們的作品有著非常深入的介紹,不僅僅是羅列他們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分析瞭他們是如何打破常規,引領潮流,甚至改變瞭人們對美的定義。我特彆喜歡那些對設計理念的闡述,讓我對服裝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漂亮”這個層麵,而是開始思考它背後的創意、工藝和所代錶的精神。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在時尚的星河中遨遊,每一次翻閱都能獲得新的啓發和感悟,讓我對時尚有瞭更深刻、更立體的認知。
評分收到《Vogue 100:風尚一世紀》這本書,我幾乎是以一種朝聖的心情來翻閱的。我一直認為,時尚不僅僅是錶麵的光鮮亮麗,更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時代精神的摺射。這本書恰恰精準地捕捉到瞭這一點。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瞬間”的捕捉,那些被定格的經典畫麵,背後承載的不僅僅是設計的美學,更是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們的夢想。我注意到書中對於一些特定年代的女性形象刻畫非常到位,她們時而優雅,時而叛逆,時而獨立,這種多樣性的呈現,讓我看到瞭女性形象在時尚中的演變,也感受到瞭不同時代女性的獨特魅力。我尤其被打動的是,書中似乎在強調,真正的風尚,是能夠跨越時間的,它不僅僅是流行,更是一種經得起考驗的經典。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每一件衣服,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故事,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和解讀。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時尚”這個概念,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端産業,而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充滿人文關懷的藝術錶達。
評分哇,拿到《Vogue 100:風尚一世紀》這本書,我簡直是迫不及待地翻開瞭。雖然我對時尚史的瞭解算不上是專傢,但Vogue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光環,光是想到它記錄瞭一個世紀的潮流變遷,就讓人心潮澎湃。翻閱的第一頁,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時代感震撼瞭。我特彆喜歡那些早期黑白照片裏,雖然有些模糊,但依然能感受到那個年代女性自信、獨立的氣質,她們的著裝風格,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絕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源自內心的一種錶達。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穿越時空的畫廊,每一張圖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訴說著一個時代的風貌。尤其是那些早期的封麵設計,簡單而極具衝擊力,那種大膽的排版和構圖,至今依然讓人迴味無窮。我常常會想象,在那個沒有ps、沒有無數濾鏡的年代,攝影師和編輯們是如何憑藉敏銳的時尚嗅覺和藝術造詣,創造齣如此經典的畫麵。這本書不隻是關於衣服,它更像是關於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社會變遷,以及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已經被它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探索接下來的篇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