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IMO50年:第11卷:2010-2016 |
| 作者: | 佩捷 |
| 定价: | 48.0 |
| 出版社: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560364575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汇集了第51届至第57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解答。本书广泛搜集了每道试题的多种解法. 且注重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联系,更有出自数学名家之手的推广与加强。本书可归结出以下四个特点, 即收集全、解法多、观点高、结论强。 |
| 目录 | |
【目??? 录】 编 第51届数学奥林匹克//1 第51届数学奥林匹克题解//3 第二篇 第51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11 第51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及解答//13 第三编 第52届数学奥林匹克//47 第52届数学奥林匹克题解//49 第四篇 第52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57 第52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及解答//59 第五编 第53届数学奥林匹克//87 第53届数学奥林匹克题解//89 第六篇 第53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97 第53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及解答//99 第七编 第54届数学奥林匹克//133 第54届数学奥林匹克题解//135 第八篇 第54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147 第54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及解答//149 第九编 第55届数学奥林匹克//181 第55届数学奥林匹克题解//183 第十篇 第55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193 第55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及解答//195 第十一编 第56届数学奥林匹克//231 第56届数学奥林匹克题解//233 第十二篇 第57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243 第57届数学奥林匹克预选题及解答//245 附录IMO背景介绍//253 第1章 引言//255 第1节 数学奥林匹克//255 第2节 IMO竞赛//256 第2章 基本概念和事实//257 第1节 代数//257 第2节 分析//261 第3节 几何//262 第4节 数论//268 第5节 组合//271 参考文献//275 后记//283 |
| 编辑 | |
本书适合于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和教练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数学爱好者使用. |
老实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充满挫败感的,但这种挫败感是良性的、富有建设性的。它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在不同数学领域中的薄弱环节。我发现自己对某些高级组合论的构造性证明总是感到力不从心,而某些数论中的丢番图方程的求解思路也常常卡住。但正是这种清晰的反馈,让我能够更精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而不是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这种自我诊断的能力,是任何单纯的在线资源都无法提供的。此外,这本书的“年代感”也很强。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试题难度和风格,我仿佛能触摸到国际数学教育理念的变迁。比如,近期的题目似乎更加强调对抽象结构理解的考察,而早些时候则更侧重于巧妙的代数变形和几何构造。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阅读体验变得异常丰富,它不再是孤立的解题练习,而是一场与时间、与世界顶尖数学家智慧的对话。
评分这本选集的价值,最终还是回归到了“积累”二字上。它集合了数年精华,意味着你不用去费力搜寻那些分散在不同年份、不同来源的资料。所有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挑战都被整合在了这一册之中。对于一个严肃的竞赛准备者来说,时间成本的节约是巨大的。我个人最喜欢在完成一天的其他学习任务后,静下心来,挑选一两个题目进行深度思考。这种专注的、不被打扰的沉浸式学习,配合着书中精心编排的题目,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考验的不仅仅是你的智力,更是你的专注力、韧性和对数学美学的感知力。每一次成功解开一道难题,那种精神上的愉悦感,远超于其他任何娱乐活动。这本书,它不只是一本参考书,它更像是提供了一扇通往更高阶数学思维殿堂的门票,需要你用汗水和智慧去开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体现出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字体清晰易读,公式的呈现规范严谨,这一点对于长时间阅读数学材料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轻阅读疲劳。然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内在的结构逻辑。它不是简单地将所有题目堆砌在一起,而是似乎遵循着一套精心设计的脉络,虽然表面上是按年份排列,但细读之下,能发现不同年份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呼应”和“传承”。比如,某一年考察的某个核心技巧,在后几年的题目中,可能会以一种更加复杂、抽象的形式再次出现,这让人不禁感叹命题组的良苦用心。对于想要系统性提升解题思维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对比和进阶路径。它让你明白,数学竞赛的挑战性不在于知识点的陌生,而在于知识点的“重组”和“应用”的刁钻。每一次的尝试和失败,都是在为下一次的成功铺路,而这本书就是你最好的陪练。
评分拿到这本选集,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专业性”与“深度”。这绝不是那种面向初学者的入门读物,它更像是为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在数学世界中寻求更高突破的“老兵”准备的。题目本身的难度梯度非常陡峭,很多题目初看之下,思路如同迷雾笼罩,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数论、几何、代数、组合等各个分支的扎实功底才能找到突破口。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试图攻克其中一个几何题,最终在查阅了相关背景知识后才恍然大悟,那种柳暗花明的体验,是任何轻松的阅读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足够坚硬的“骨架”让你去构建自己的数学大厦。它没有提供廉价的捷径,而是要求你踏踏实实地在逻辑的迷宫中探索。这种对读者心智的“磨砺”效果,是我在其他许多同类出版物中难以找到的。每次合上书本,都会感觉自己的逻辑链条又被重新拉紧、校准了一次。
评分这本厚重的合集,甫一入手,便给我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仿佛握住了历史的脉搏。从书脊上的“IMO 50年”这几个字,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积淀和无数次智力交锋的痕迹。我尤其欣赏它横跨数年的时间跨度,这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试题汇编,更像是一部逐步演进的数学思想编年史。每一道题目的背后,都凝聚着当年命题者对数学前沿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思维极限的挑战。我记得翻到其中某个年份的题目时,那种面对复杂结构却又忍不住想要解开的冲动,是只有真正热爱数学竞赛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它强迫你跳出日常的思维定式,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基础定理之下的精妙联系。对于一个长期关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动态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案头必备的“圣经”。它不仅仅是用来“做题”的工具书,更是用来“品味”和“研究”的珍贵资料。通过梳理这些年来的题目风格变化,我能清晰地看到,哪些领域成为了考察的热点,哪些传统技巧被巧妙地包装和更新。这种宏观的视角,远比只看单一年度的赛题要深刻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