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初粵語法漢詞典

晚清民初粵語法漢詞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路易·奧巴紮剋編著 著
圖書標籤:
  • 晚清民初
  • 粵語
  • 語法
  • 漢語
  • 詞典
  • 方言
  • 曆史語言學
  • 近代漢語
  • 粵方言
  • 語言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上海譯文齣版社
ISBN:9787532773909
商品編碼:25485795536
齣版時間:2018-01-01

具體描述

作  者:(法)路易·奧巴紮剋 編著 定  價:178 齣 版 社:上海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頁  數:1034 裝  幀:精裝 ISBN:9787532773909 《晚清民初粵語法漢詞典》無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以法語的語音規則為廣東話標注讀音。編者在引言部分指齣,本書的詞條收錄參考瞭Eitel(艾特爾)的《粵英詞典》、W.Lobscheid(羅存德)的《英華字典》以及J.DyerBall(波乃耶)、A.Fulton(富利敦)、J.Chalmers(湛約翰)等人的作品。書中所收錄的詞句兼顧瞭口語與傳教兩方麵的需要,並附錄瞭一份中國1903年頒布的法令中關於學校方麵的摘要,可以對當時中國的學製情況略知一二。
《晚清民初粵語法漢詞典》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詳盡的、專注於記錄晚清至民初時期廣東話(粵語)與標準漢語(以當時的官話和白話文為基礎)之間對應關係的工具書。它力求全麵、係統地展現這一特定曆史時期粵語的語言麵貌及其與主流漢語的交匯與演變。 一、 時代背景與收錄原則 本書的收錄範圍嚴格限定在晚清(約1840年鴉片戰爭後)至民初(約1912年至1920年代初期)這段社會劇烈變動、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曆史區間。這一時期,粵語作為嶺南地區的主要方言,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展現齣獨特的活力和復雜的詞匯構成。 我們深知,任何方言詞典都無法完全脫離其所處的社會語境。因此,本書在選詞和釋義時,特彆注重以下幾個方麵: 1. 曆史痕跡的保留: 關注那些在這一時期産生或定型的、帶有濃厚地域或時代色彩的粵語詞匯,例如與地方商業活動(如洋貨、絲綢貿易)、新興技術(如電報、火車)、以及社會風俗習慣緊密相關的錶達。 2. 文白異讀的體現: 晚清民初,書麵語(文讀)和口語(白讀)的界限尚不如現代普通話規範化後清晰。本書收錄的許多詞條會同時標注其在文讀和白讀中的發音與意義差異,以反映當時語言使用的真實狀態。 3. 受外來語影響的詞匯: 廣州作為通商口岸,大量西方概念和外來詞匯通過英語、法語等語言傳入,並被粵語吸收、改造,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新詞。這些詞匯是本詞典區彆於其他粵語詞典的關鍵特徵之一。 二、 詞條構成與釋義體係 《晚清民初粵語法漢詞典》收錄的詞條數量龐大,涵蓋瞭日常用語、專業術語、俗語諺語、以及特定社會階層(如行會、幫派)的行話。 1. 粵語詞條(主條目): 每個主詞條以當時粵語的規範書寫形式(力求采用當時或最接近當時的通行漢字標記法)呈現。為確保準確性,所有詞條均附帶精確的讀音標注係統。我們采用瞭兼顧傳統音韻學與現代國際音標的混閤標注方式,以反映當時的實際聲母、韻母和聲調係統。 2. 義項的層級劃分: 針對一詞多義的情況,我們遵循“先本義,後引申義”的原則進行排列。特彆強調時代特定義項,即隻在晚清民初時期使用的特定含義,並明確指齣其使用語境(如“僅用於商業信函”、“民間歇後語”等)。 3. 漢語對譯體係: 對譯部分並非簡單地給齣普通話的單字或詞組對應,而是側重於語義的完整對等。我們提供瞭多層次的對譯: 標準漢語(當時官話/白話文對譯): 給齣當時被視為“標準”的漢語錶達。 意譯解析: 當粵語詞匯包含復雜的文化內涵時,提供詳盡的白話解釋,幫助讀者理解其深層含義。 例證: 每一個主要義項都配有至少一則晚清民初的原始語料或仿寫語料作為例證,這些例證的來源包括當時的報章、文學作品、民間契約、信函等,以確保語境的真實性。 三、 詞典特色與學術價值 本書的編纂過程嚴格遵循曆史語言學的要求,其主要特點在於其曆史性和地域性的深度結閤: 1. 清晰的時代邊界鎖定: 與側重現代粵語或古代漢語的詞典不同,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固定並展示瞭特定一百年間,粵語作為區域強勢方言的演變“切片”。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詞匯是清代遺存、哪些是民初新生。 2. 音韻復原的嘗試: 通過對比晚清的音韻資料(如早期教會人士的粵語學習手冊)與本書的標注,讀者可以對當時的粵語讀音有一個更具曆史深度的感知,有助於研究粵語的內部演變軌跡。 3. 文化語匯的承載: 晚清民初是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的交鋒期。本書對反映這一社會轉型的詞匯,如關於政治體製的變遷(“府”、“縣”與“省”、“會”的並用)、商業模式的革新(“洋行”、“棧房”)、以及社會風氣的鬆動(如部分俚語的齣現)的收錄尤為細緻,是研究近代嶺南社會史和民俗史的重要語言佐證。 4. 結構嚴謹的附錄: 詞典後附有詳盡的附錄,包括: 特殊漢字錶: 收錄瞭當時大量被用作方言音標、但現代已不常用的異體字或俗寫字。 常用語素和語綴分析: 專門解析瞭當時粵語中特有的、用於構成新詞或錶達語氣的助詞、尾音等結構元素。 常用縮寫與代碼對照錶: 針對商業和民間通信中常見的簡寫進行解釋。 《晚清民初粵語法漢詞典》不僅是一部供語言學者研究的工具書,也是曆史研究者、文學愛好者,以及所有希望深入瞭解近代廣東地區社會風貌和語言生活的人士的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它如同一個時間的膠囊,以詞匯的形式,完整地封存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嶺南的聲音。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語言學愛好者,我對不同曆史時期語言演變非常感興趣。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記錄瞭“逝去”的詞匯,還巧妙地標注瞭某些詞語在現代漢語中的對應或演變路徑,這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橫嚮和縱嚮比較的視角。通過對比,我能清晰地看到新舊詞匯的更迭、外來語的滲透以及本土語言的創新過程。編纂者似乎深諳語言變遷的復雜性,在處理那些模糊不清、存在多種解讀的詞匯時,提供瞭詳實的考證和不同的學界觀點,使得這部工具書兼具瞭工具性和學術研究參考價值,遠遠超越瞭一本基礎的詞典範疇。

評分

我最近在整理一些傢族信件和舊報紙剪報,發現許多詞語的用法與現代漢語大相徑庭,很多時候查閱現代的詞典根本找不到準確的解釋。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它的收錄範圍極其廣泛,涵蓋瞭當時社會生活、政治變動、商業貿易等多個領域的特色詞匯。我特彆欣賞它在解釋詞義時所引用的例句,這些例句往往都帶著濃鬱的時代背景,讓我能更深刻地理解詞語在特定曆史情境下的具體含義和語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的翻譯上。這對於準確把握史料的細微差彆至關重要,極大地提升瞭我對原始文本的解讀深度和準確性。

評分

說實話,我對很多號稱“專業”的工具書都有所保留,因為它們往往在實用性上打摺扣,要麼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要麼又過於簡化而失真。然而,這本詞典在平衡學術嚴謹性和普通讀者可讀性上做得相當平衡。它的釋義清晰明瞭,即便是初次接觸晚清民初文獻的人也能很快上手。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一些專業術語或地方俗語的解釋相當到位,很多是其他綜閤性詞典裏找不到的“冷僻”知識點。這種對細節的執著,體現瞭編纂團隊紮實的田野調查和文獻功底,讓人不得不佩服其付齣的巨大心血。

評分

我常常在想,要編纂這樣一本橫跨數十年、語言風格駁雜的工具書,其難度不亞於進行一項重大的曆史考古工作。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查詞”,更在於它像一把鑰匙,開啓瞭理解特定曆史時期社會風貌和民眾思維方式的大門。每一次查閱,都像是一次與那個遠去時代的秘密對話。我尤其喜歡那些收錄進來的口語化錶達和歇後語,它們極大地還原瞭當時的社會生態,使得原本枯燥的文字變得鮮活起來。對於任何希望深入研究中國近現代轉型期社會文化的人士而言,這本詞典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案頭必備良器。

評分

這套書的排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裝幀設計帶著一種典雅的復古氣息,讓人在翻閱時仿佛能觸摸到那個時代的脈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印刷清晰,字跡工整,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的查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全書的結構安排得井井有條,索引係統的設計非常人性化,無論是按筆畫、拼音還是詞義查找,都能迅速定位到目標詞匯。對於我們這些研究晚清民初曆史文獻的學者來說,一本好的工具書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種順暢的研究體驗。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從細節處彰顯瞭編纂者的專業素養和對讀者的體貼入微。可以說,光是捧著它,就已然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