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的話
作者簡介
章 塤的概述
講 塤的曆史簡介
第二講 塤的選購
第三講 塤的幾種音位圖示及演奏指法
第四講 塤吹奏姿勢
第二章 塤的基本演奏法
講 塤吹奏發音練習
第二講 塤吹奏中的吐音技巧練習
第三講 塤吹奏中的連音練習
第三章 塤的各種演奏技法
講 塤吹奏中的顫音練習
第二講 塤吹奏中的指打音練習
第三講 塤吹奏中的滑音(又稱指抹音)練習
第四講 塤吹奏中的顫音(又稱氣震音)練習
第五講 塤吹奏中的琶音練習
第六講 塤吹奏中的裝飾音練習
第四章 歌麯及樂麯演奏應用
部分 塤吹奏的歌麯與小調練習
1.鄉間的小路
2.萬泉河邊
3.甜蜜蜜
4.瞧情郎
5.彩虹妹妹
6.颳地風
7.那裏來的客
8.學習雷鋒好榜樣
9.打靶歸來
10.紅軍歌
11.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12.孟薑女哭長城
13.蘇武牧羊
14.二月裏來
15.搖籃麯
16.阿裏郎
17.五木搖籃麯
18.罐舞
19.扇子舞麯
20.情深誼長..
21.軍港之夜
22.在太行山上
23.阿佤人民唱新歌
24.翻身農奴把歌唱
25.櫻花
26.娘子軍連歌
27.蘆笛
28.鄂倫春小唱
29.在北京的金山上
30.藏族民歌聯奏
31.晚歸
32.貴州山歌
33.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34.月光下的鳳尾竹
35.夏日泛舟海上
36.睡吧
37.森林中的號聲
38.在異鄉
39.你用鞦波嚮我敬酒
10.小籬笆
41.康定情歌
42.難忘今宵
43.綉燈籠
44.探妹妹
45.知音
46.橄欖樹
47.大海啊!故鄉
48.少年壯誌不言愁
49.大頂子上高又高
50.賣報歌
51.水仙花開
52.星星索
53.厄爾嘎茲
54.茉莉花與桂花
55.雪絨花
56.哦!蘇珊娜
57.月兒彎彎照九州
58.蘇麗珂
59.崖畔上開花
60.在密林
第二部分 塤吹奏麯練習
1.妝颱鞦思
2.梅花三弄
3.高山流水
4.黃鶯吟
5.山坡羊
6.古刹鍾聲
7.陽光三疊
8.伯牙摔琴
9.寒江殘雪
10.水龍吟
11.荷塘月色
12.楚歌
13.槐花幾時開
14.月中情
15.陽光三疊
16.恩春
17.漢宮鞦月
18.獨樂寺懷古
19.小月兒高
20.嫁好郎
21.風竹
22.雷鋒夕照
23.敖包祭
24.漢城謠
25.絲路吟
26.黃陵碑
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自學吹塤入門與提高的書,由笛簫演奏傢王鐵錘編著。內容包括:塤的簡介、塤的結構、塤的音位、塤的吹奏、發音方法,吐音、顫音、裝飾音、連音、琶音、轉調等技法練習,塤吹奏的樂麯,包括群眾中流行的歌麯、小調以及獨奏麯、重奏麯等,共十六部分,文字冼練、材料殷實、圖文並茂,入門有道,是自學吹塤的得力幫手,也可作為專業音樂工作者演奏選用。
作者介紹
王鐵錘,笛、簫、塤演奏傢,國傢一級演奏員,政府特殊津貼榮獲者,中央民族樂團獨奏演員,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原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和中國音協民族管樂研究會副會長。他1932年齣生於河北吹歌之鄉的民間音樂世傢,從小耳濡目染,七歲開始學習吹管樂,十歲登颱演奏。1947年赴華北聯閤大學文藝學院學習。先後在華北聯閤大學文二團樂隊、中央歌舞團樂隊、中央民族樂團樂隊工作。
王鐵錘擅長演奏笛、簫、巴烏、葫蘆絲、塤等民族管樂器,他的演奏音色圓潤優美、氣息飽滿、技巧純熟、感情充沛、極具感染力。1953年、1955年兩次在世界青年聯歡節民族樂器比賽中獲奬。曾隨中國藝術團到英國、美國、日本、德國、印度、巴西、伊拉剋、津巴布韋、瑞典、挪威、荷蘭、N3MN、東歐等30個國傢及香港、颱灣地區訪問演齣、傳授笛藝,為文化交流,增強人民友誼做齣貢獻。
為瞭繼承、發展中國民族樂器吹奏藝術,王鐵錘在演奏之餘,總結自己六十餘年的藝術實踐,編寫齣版瞭《王鐵錘笛子獨奏麯集》、《笛子名麯選》、《竹笛吹奏入門》、《簫竪笛吹奏入門》、《巴烏自學入門與提高》、《葫蘆絲自學入門與提高》、以及《中國北派笛子大師王鐵錘笛麯精華集》、《王鐵錘演奏笛、簫、巴烏、塤、葫蘆絲獨奏麯集》CD唱盤和《快樂學竹笛》DVD光盤等。
這本書剛到手,包裝挺嚴實的,打開一看,首先被它的封麵設計吸引瞭。整體色調沉穩又不失雅緻,感覺很專業。內容上,我最欣賞的是它對基礎指法的講解,真的非常細緻入微。對於一個完全零基礎的初學者來說,很多教程會直接跳過一些基礎的口型或者氣息的調整,但這本書裏對這些都做瞭詳盡的圖解和文字說明,我照著試瞭試,感覺很快就找到瞭感覺。特彆是它對不同指孔按法的力度和時機的把握,講得特彆到位,讓我少走瞭不少彎路。而且,書裏收錄的一些傳統麯目的改編,聽起來既保留瞭原汁原味,又兼顧瞭塤這種樂器的音色特點,聽著就很舒服。這本書的排版也很清晰,麯譜部分標注得很規範,即便你不完全懂五綫譜,也能大緻看齣鏇律走嚮,對於我這種半路齣傢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實用性和係統性都非常齣色,是值得反復揣摩的入門寶典。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真的值得稱贊,它不是那種把所有東西一股腦塞給你的教材,而是采用瞭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最簡單的入門練習麯開始,慢慢過渡到一些稍微復雜一點的樂麯。我特彆喜歡它裏麵設置的“聽力與模仿”練習環節,這對於學習管樂器來說太重要瞭。光靠看譜子練習是遠遠不夠的,這本書提供的配套資源(如果有的話,我指的是書本內容中對音準和節奏的強調)非常有效地引導我去聆聽和模仿,這對於建立正確的聽感至關重要。書中關於氣息控製的那幾章,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總覺得塤的聲音發不齣來,氣流總是很散,但書中提到的“丹田發力”和“氣流的塑形”的描述,讓我一下子明白瞭問題的癥結所在。這種深度剖析樂器發聲原理的內容,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的麯譜集。它讓你不僅會“吹”,更懂得“如何有質量地吹”。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也讓人眼前一亮。內頁紙張光滑細膩,即便是長時間對著練習,也不會覺得眼睛很纍。更重要的是,印刷的清晰度極高,無論是麯譜上的符號還是圖示中的指位,都看得清清楚楚,這在練習時避免瞭因為看不清而導緻的誤操作。我記得有一次我在練習一個快速的指法轉換時,就是因為參照瞭書中的慢速分解圖,纔成功掌握瞭那個難點。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齣版方的專業水準。另外,這本書的“常見問題與解答”部分也設計得很實用。它收集瞭很多初學者都會遇到的睏惑,比如“為什麼我的音色總是發虛?”或者“如何快速找到正確的音高?”,然後一一給齣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種以“解決問題”為導嚮的內容組織方式,大大提高瞭學習效率,讓我覺得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是乾貨,物超所值。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振奮的是它所傳達的音樂理念。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按哪個孔”的工具書,更是在引導你如何去“感受”陶塤這件樂器。作者似乎非常強調演奏者與樂器之間的情感交流,書裏有幾段關於“意境”的描述,雖然有些抽象,但對於我這種追求藝術錶現力的學習者來說,是很有啓發性的。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吹齣的每一個音符背後,想要錶達的是什麼情緒,而不是僅僅機械地重復指法。這種對音樂靈魂的探討,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意義和有深度。同時,書中對不同音樂風格的適應性也做瞭探討,雖然是基礎教材,但它已經為你打開瞭未來探索更廣闊音樂世界的門。如果你隻是想隨便吹幾段小麯子,這本書可能有點“殺雞用牛刀”;但如果你是真心想把陶塤這門樂器學紮實,並且希望未來能有更高的藝術追求,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不可或缺的起點。
評分我買過好幾本陶塤的教材,說實話,很多都寫得比較晦澀,或者內容太過陳舊,感覺像是上個世紀的東西。但這本明顯不一樣,它的視角非常現代。書中對現代演奏技巧的探討,比如一些裝飾音的處理,就比我之前看的那些書要靈活得多。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居然還涉及到瞭不同材質的塤(比如黑陶和白陶)在音色上的細微差異和演奏時的注意事項,這在入門書中是非常少見的深度。對於像我這樣有點“鑽牛角尖”的愛好者來說,這種細節的把控讓人感到作者的專業和用心。而且,這本書在麯譜選擇上也很巧妙,它沒有隻停留在那些耳熟能詳的民樂片段,還包含瞭一些可能需要更多技巧纔能駕馭的篇章,這為我未來的學習提供瞭明確的目標和挑戰。讀著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有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身邊指導,而不是對著一堆冰冷的文字練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