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
The Story of the Jews: Finding the Words 1000 BC - 1492 AD
作者: 西蒙.夏瑪
原文作者: Simon Schama
譯者: 黃福武, 黃夢初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8/02/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850772
叢書系列:歷史大講堂
規格:平裝 / 56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 世界史地> 文化史
內容簡介
歷史的至暗處,有光
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故事,屬於個人,屬於民族,屬於全世界
猶太人建立牢不可破的民族團結感,是一個沒有敵人能摧毀的無形神廟,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神廟。
沒有猶太人的故事,歷史就不完整;猶太人的歷史,就是世界史;只有了解猶太人的歷史,才能了解人類的文明
BBC名主持人西蒙.夏瑪耗時40年,生涯顛峰之作,書寫猶太人的歷史,完全翻轉世界歷史
.廣博深邃、精雕細琢的史詩。──《出版人週刊》
.深入挖掘主題,從更廣闊的角度審視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跨越歷史的關係。──《洛杉磯時報》
探詢耶路撒冷爭議的源頭
一窺無國、無家的猶太人,如何在帝國與強勢文化的圍攻下,保有自己的價值
西方權威主導的歷史,是基督徒的歷史,是想像的歷史。當訴說的角度與材料被宗教、政治力量左右;當人們聽見的聲音、閱讀的史書全被強權論述掌控,歷史便裂開大口,有了空缺。
猶太人的歷史就是缺口的歷史,屬於個人、民族,也屬於全世界。三千年來,他們依附在各帝國之下,尷尬而窘迫的生存情況,對比、凸顯出西方主流敘事和本位的荒謬,也劃開被埋藏已久,以宗教為名行罪孽之實的歷史共業。
在主流書籍裡,猶太人只有掌握金權、受迫害的那一面,但實際上他們在這世界上的角色比我們想像得都要深沉、重要。
猶太人是歐洲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金礦脈
猶太人在基督徒的歐洲歷史上,以受「保護」之名支撐皇室經濟的特殊階層,長期為貴族階層提供經濟貿易服務,也因此成了局勢動盪不安、戰爭亟需金援時被隨意抄家的對象。而他們經商的手腕之高,甚至曾有商人被沒收的財產需花費五年才能點清,且其資產光是不動產就「足可抵全國一年的稅收」。
若沒有猶太人,歐洲的戰爭、擴張版圖,也許會與今日大不相同。
猶太人是連結基督徒、穆斯林與波斯、羅馬帝國的親善大使
猶太人無國、無家的背景,使得他們必須跨越各國界,在各種文化間遊走。這影響了古希臘、羅馬、近東的文化交流史。在耶路撒冷、埃及、西班牙等地,都有猶太人文化長期與基督教、伊斯蘭、阿拉伯文化融合的痕跡。許多現今歐洲古教堂的,在更古早以前是猶太人的聖殿,祭壇上放置的蠟燭,則是他們流浪時帶不走的資產。在被人們視為尋常且全面基督化的景象中,始終藏有猶太文化的痕跡。
猶太人是權威之下始終得以保有獨立文化的民族
自從亡國後,猶太人面臨波斯、羅馬、埃及、基督徒歐洲的強權文化夾擊,數度被驅趕、被屠殺,但卻始終沒有被消滅。這讓人們不禁好奇:他們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才能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堅持這麼久呢?
我們可以說猶太人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有他們獨特的宗教,有他們堅守的儀式,但誰沒有這些?猶太人擁有的是更為形而上,更為精神性的價值,是對自身民族命運的信心,和對其本質的驕傲,而這種力量能讓他們在顛沛流離中存活,甚至在1948年強勢宣布復國,奪回應許之地。
猶太人的身分和定位不只在歷史上,就連在現今國際情勢上也總是成為注目的焦點,雖無國無家,以他們為原點的紛爭和討論卻從未止息。
藉由《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一書,西蒙.夏瑪探尋猶太人的歷史,翻轉了一般大眾對猶太人的認知,就如同在西方史論述中找到一個破口,切開大國文明之下掩藏的一脈特殊過去。
各界讚譽
閱讀《猶太人》,彷彿在享受這個星球至閃耀的文化歷史盛宴。
夏瑪勳爵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深厚而博遠、史料豐沛、幽默而極具其個人魅力。──《紐約客書評》
夏瑪勳爵筆下的歷史起源於底層,在中間擴散並以意想不到的視角,重現那些被人們遺忘的過去。他通過解構社會、文化,使其筆下的人物和事件復活。──《紐約時報》
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獲獎作家西蒙.夏瑪勳爵,帶給我們一部廣博深邃、精雕細琢的史詩。他的《猶太人》歷經三千年歷史,橫跨數大洲、涉及眾多國度,令你在閱讀中目不暇給、酣暢淋漓。──《出版人週刊》
在才華橫溢的《猶太人》中,夏瑪一掃眾多猶太歷史研究學者的多愁善感,他試圖呈現給讀者一部更客觀、更全面的猶太人歷史──閱讀本書你將受益匪淺。──《以色列國土報》
夏瑪先生的史詩縱橫捭闔、引人入勝。──《華爾街日報》
由最頂尖歷史學家以多角度呈現編織而成的歷史著作。──《柯克斯評論》
夏瑪的作品顛覆了傳統,是一部關於其民族的偉大、深入的著作。──《書單雜誌》
一部充滿能量的詩歌,一部滿載斑駁歷史細節的散文,一部睿智而深沉的史詩……──《芝加哥論壇報》
精采絕倫,引人入勝。
夏瑪勳爵是一位偉大而博學的明星。他可以深入挖掘某一特定主題,也能夠從更廣闊的角度審視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跨越歷史的關係。他的才華與筆力淋漓盡致地展現在這部《猶太人》之中。──《洛杉磯時報》
一致推薦
林長寬(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陳柔安(報導者專欄作家)
游亞旭(Asher Yarden,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按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西蒙.夏瑪(Simon Schama)
1945年生,猶太裔英國人,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學術之星,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歷史、藝術史。主持多部收視與質量俱佳的BBC紀錄片,其著作被翻譯超過15國語言、多次獲獎,包括沃夫森歷史獎、W.
H.
史密斯文學獎、全美書評人協會獎、艾美獎等重量級獎項。猶太人三部曲的第一部《猶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尋之旅(西元前1000-1492)》,以及2017年10月甫出版的《猶太人:第二部──歸屬(1492-1900)》,皆入圍英國非小說圖書最高獎項──山謬強森獎(Samuel
Johnson Prize,現已更名為貝利吉福德獎[The Baillie Gifford Prize])。
譯者簡介
黃福武
字介夫,山東青州人。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山東大學出版社編審,《猶太研究》主編。文章發表於《山東大學學報》、《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文匯讀書週報》、《中華讀書報》等刊物;譯作有《猶太教審判》、《簡明猶太民族史》、《猶太教:一種文明》、《終止合法化賄賂》等。
黃夢初
專職譯者。
審訂者簡介
曾宗盛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神學博士,台灣神學院副教授,於台大開設猶太人、西伯來文化相關通識課程,帶領學生深入體會不同文化。主要研究領域為:聖經希伯來文、聖經釋義與詮釋、舊約神學、舊約融合主義、聖經與婦女神學、以色列宗教史。
目.........................錄
導讀/香港中文大學 胡芷妡博士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
莎草、陶片、羊皮紙
第1篇 在埃及
第2篇 字符
第3篇 發掘、發現……
第4篇 古典猶太人?
Ⅰ沒有摩西就沒有柏拉圖?
Ⅱ祭司們的爭執
Ⅲ馬加比家族
Ⅳ金鷹的巢穴
Ⅴ腳踏兩條船
Ⅵ約瑟.本.馬提雅歸來
Ⅶ末日來臨?
第二部
鑲嵌畫、羊皮紙、纖維紙
第5篇 七燭臺與十字架
Ⅰ和平共存
Ⅱ分道揚鑣
Ⅲ另一方淨土
第6篇 在信徒之間
Ⅰ穆罕默德和阿拉伯猶太祭司
Ⅱ天堂鳥、愛鴿人與小文官
Ⅲ希伯來文體的秘密
Ⅳ詩歌的力量
Ⅴ隨風而逝:流浪師人猶大.哈列維
第7篇 阿什肯納茲女人
Ⅰ獻祭的羔羊
Ⅱ經商有道
Ⅲ毀滅
第8篇 審判
Ⅰ選擇生命
Ⅱ邪惡的煙柱
Ⅲ猶太人畫像
第9篇 流亡、不停流亡……
Ⅰ世界好大!
Ⅱ托雷多
Ⅲ火燒還是水淹?
Ⅳ走向天涯海角
重大事件年表
致謝
參考文獻
注釋
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立刻就被“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和“追寻之旅”这两个短语深深吸引了。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民族历史的陈述,更像是一场关于被遗忘的辉煌的探险。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边缘化,但却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群体抱有浓厚的兴趣。犹太民族,他们的故事本身就充满着传奇和神秘,而“失落的三千年”的表述,更是激发了我无限的想象:在这段被提及的时间跨度里,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智慧、艺术、哲学和科学的成就?又是如何影响了后世文明的发展,甚至改变了世界格局?“追寻之旅”的副标题,让我感受到一种主动探索、层层剥茧的史学精神,仿佛作者并非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带领读者一同踏上解谜的征程,去发掘那些被时间尘封的宝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犹太民族在这段关键时期内的历史,揭示他们文明的独特性,以及他们如何在全球性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不被完全理解却又至关重要的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世界史的缺口”和“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寻之旅”这些字眼,立刻勾起了我对于历史未解之谜的浓厚兴趣。我总觉得,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常常受限于主流的叙事,而那些被边缘化、被忽略的文明,恰恰可能蕴藏着更深刻的洞见。犹太民族,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复杂性和多重性,而“失落的三千年”这个说法,更是让我好奇,在这漫长而关键的时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他们的文明在某些方面似乎“隐形”了,但其影响力却又无处不在?“追寻之旅”这个副标题,预示着这本书并非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一场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深入到犹太文明的肌理之中,去发掘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智慧,去理解他们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其独特的精神力量,在世界文明的版图上留下深刻的印记,甚至成为连接不同文化、思想的关键节点。
评分“世界史的缺口”这个说法,在我看来,简直是对历史研究者和所有对历史抱有好奇心的人来说,一种极具挑战性的邀请。它暗示着在既有的历史框架中,某些重要的环节是缺失的,而犹太民族的文明,很可能就是那个连接、甚至是填补这些缺口的钥匙。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历史不应该是线性的、单向的,而应该是充满交织、互动和影响的。犹太民族,无论是在宗教、哲学、科学还是经济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这些印记是如何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世界,其中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本书的副标题“追寻之旅”,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侦探破案的场景,每一个史料,每一次考证,都是一个线索,最终指向那个被遮蔽的真相。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犹太文明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其独特的韧性,对抗着历史的洪流,并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世界的走向。那种“失落的三千年”的表述,更是让我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使得如此重要的文明,在某些时期,似乎从历史的舞台中央隐退,但其影响力却又无处不在。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实在太吸引人了——“中商原版”四个字就透着一股神秘的权威感,而“犹太人:世界史的缺口,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追寻之旅(西元前1000-1492)”更是直接点燃了我对历史深处那些未解之谜的探索欲。犹太民族,这个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却又充满争议的群体,他们的文明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发展,又如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如此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世界史的缺口”和“失落的三千年”这两个说法,让我忍不住想象,在这段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辉煌,又经历过多少难以想象的磨难?我一直对那些被主流历史叙事所忽略的细节充满好奇,渴望找到那些被掩埋的片段,去拼凑一个更完整、更 nuanced 的世界图景。这本书的副标题“追寻之旅”更是让我感到一种史诗般的召唤,仿佛要带我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探险,去揭开那些古老的面纱,去理解一个民族的坚韧与传承,去感受他们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次地涅槃重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犹太文明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更包括他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结构,以及对世界文明进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那种“缺口”和“失落”的表述,让我预感到这可能是一次颠覆传统认知的旅程,一次对既有历史框架的挑战,我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失落的三千年文明史”和“追寻之旅”这几个关键词,直接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历史空白区域的探索渴望。我总觉得,我们现在所知的历史,不过是冰山一角,那些被忽略、被边缘化的文明,往往蕴藏着惊人的智慧和独特的叙事。犹太民族,他们的历史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而“失落的三千年”的提法,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可能被遗忘的辉煌,那些在主流史书中鲜有提及的侧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去审视这个民族在漫长历史中所经历的起伏,去理解他们的文化是如何在逆境中得以保存并传承,甚至影响了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西元前1000年到1492年,这漫长的时间跨度,足以见证一个民族的兴衰、迁徙、融合与创新。这本书的“追寻之旅”字样,让我感受到一种探索的动力,一种不满足于已知,渴望去发现真相的决心。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严谨的考证和引人入胜的叙事,为我们勾勒出犹太文明在这段时期内的真实面貌,填补我们认知上的空白,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民族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