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是规范学习的起跑点。学习是孩子终生的乐趣,还是苦恼的负担?在这一年里,可以初见端倪。这一年里,孩子们需要做些什么?老师们会为我们的孩子们做什么?家长们又需要为我们的孩子们做什么?本书将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性培养、天赋启迪等知识要件系统梳理,介绍一年级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老师对于一年级的教育教学要求,家校配合建议和具体方案。旨在帮助这个年级的小学生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里,需要培养什么习惯、发展哪些能力、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如何在孩子的知识能力和社会性上和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得到更好更充分的成长和发展。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 开本: | 32开 |
| 作者: | 卓立 著 | 定价: | 45.00 |
| ISBN号: | 9787122292131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卓立,史家胡同小学/北京朝阳区润丰学校,荣誉校长/校长,1962年起任教史家胡同小学,1964年后历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1991年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2009年后任史家胡同小学终身名誉校长;2010年创办北京润丰学校。 在教育这个领域里,卓立校长不倦开拓,辛勤耕耘。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及“三全三爱三服务”的办学宗旨。并在东城区的名师工程中成立了“卓立校长工作室”;还多次给全国各地的校长讲学并在各种媒体中介绍他的办学思想;也曾到及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讲学。
第一章 一年级,我们准备好了吗? / 011
父母们准备好了吗? …… 012
父母准备好开启“小学生家长”模式 …… 014
一年级的学习任务需要父母的参与 …… 018
爸爸和妈妈,谁来管孩子学习比较好 …… 019
在我们家里,如何创造学习的氛围 …… 023
6 岁上学,不要抢跑 …… 026
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 026
需不需上个学前班 …… 030
仪式感 …… 035
让孩子参与入学登记报名的每一个环节 …… 036
让孩子参与准备学习生活用具的全过程 …… 037
没有人能够100% 地准备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 040
第二章 一年级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喜欢去上学”/ 043
有魔法的100 分和没有用的100 分 …… 044
有魔法的100 分 …… 045
没有用的100 分 …… 048
课堂学习乐趣多 …… 052
嘘!这是我们的游戏规则 …… 052
爱发言,比你想象的要重要 …… 054
让孩子充分感受来自校园里家人们
的善意和关爱 …… 057
找到自己的班级归属感 …… 057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事务,
无论大小 …… 059
加入各种竞赛的班级集体项目,
建立班级荣誉感 …… 061
第三章 “喜欢老师”,太重要了! / 065
喜欢上老师,老师讲的课就会变得有趣 …… 066
老师的爱,一定要有目的 …… 070
让孩子喜欢上老师,家长能做点什么 …… 072
第四章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技巧/ 079
不能选择班主任,但是可以观察班主任 …… 080
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 的工作内容大不同 …… 085
老师批评错了孩子,家长怎么办? …… 088
什么时间找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合适 …… 091
给老师送礼,轻重如何才合适 …… 094
如何请老师给孩子调换座位 …… 099
老师好像不太关注我家的孩子 …… 102
父母要不要踊跃争取进入家委会 …… 104
第五章 如何才能在同学中受欢迎/ 109
有实力 …… 110
整洁 …… 114
能争会抢好协商 …… 119
会玩 …… 122
家长能做点什么 …… 125
帮助孩子找到好朋友 …… 125
叩开孩子们的朋友圈 …… 128
第六章 一年级开始培养哪些意识和习惯? / 133
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 134
合理安排时间 …… 142
有条理地收纳整理 …… 148
做家务的习惯,不能少 …… 152
保护自己的意识,很重要 …… 155
第七章 那些看起来很棒的孩子,家里都做了什么? / 163
凡事多问问孩子的意见 …… 164
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和成绩 …… 171
你为他骄傲,就要让他知道 …… 176
晒娃又何妨 176
给孩子的才艺和进步创造炫耀的机会 178
第八章 一年级的语文/ 183
开学的时候,孩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语文水平 …… 184
一年级语文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 190
识字 …… 190
写字(包括笔顺和笔画) …… 193
拼音(包括音调) …… 197
组词、造句和看图说话 200
第九章 一年级的数学/209
开学的时候,孩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数学水平 …… 210
一年级数学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 214
20 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 …… 215
认识钟表 …… 222
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 …… 224
100 以内的数的认识 …… 226
认识人民币 …… 227
第十章 一年级的英语/231
一年级开学的时候,孩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英语水平 …… 232
一年级英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 238
单词的认读和记忆 …… 239
字母的书写 …… 240
字母的发音 …… 241
单词的贯通 …… 243
情境对话和句型 …… 244
单词的分类 …… 246
英语的预习和复习 …… 248
学英语,还要不要报课外班 …… 251
番外一/254
一年级父母阅读书目推荐 …… 254
一年级小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 254
一年级亲子共读书目推荐 …… 255
番外二/256 ASK 校长 …… 256
我最近在给孩子挑选各种幼升小资料,市面上的同类书籍实在太多了,看得我头都大了,很多书要么内容太浅,要么就是用了很多晦涩难懂的教育术语。直到看到这本,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次的眼光应该不会错。首先,从排版上看,它做到了极佳的易读性。字体大小适中,段落间距合理,即便是像我这样需要频繁对照不同信息源的家长,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它似乎非常注重“家长角色”的定位——不是简单地告诉家长“该做什么”,而是引导家长“如何思考”和“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这种细腻的差别,在幼小衔接这个敏感时期尤为关键。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因为衔接不上出现了比较大的情绪波动,所以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在这方面是否有深入的探讨。从书本的整体厚度和内容密度预估,我倾向于认为它在处理孩子入学前的焦虑情绪和建立积极学习态度的部分,应该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案例支撑。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剧本”或“情境模拟”,好让我们能提前演练,减少实际发生时的手忙脚乱。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时,最大的诉求是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一套与孩子同步成长的节奏。 幼小衔接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重新学习如何“放手”和“支持”的过程。从这套书的整体包装和宣传语来看,它似乎捕捉到了这一点——强调“整合教程”和“家长手册”的结合,意味着它不只是关注知识的传递,更关注家庭教育理念的同步更新。 我非常看重它在“如何过渡到系统化学习”方面的策略。幼儿园的学习是碎片化的探索,而小学则要求连续性和系统性。 我猜想,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如何将幼儿园的兴趣点,巧妙地转化为小学阶段的学科基础,例如,如何从喜欢画画自然过渡到对图形几何的初步理解,或者如何从讲故事过渡到对汉字结构的认知。 这种“温和导入”的理念,比那种“一刀切”的超前教育要人性化得多。我希望它能提供具体的“时间表”和“活动清单”,让我们能够量化地看到我们为入学准备所付出的努力,从而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清晰的目标感和成就感。
评分这套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色彩明快又不失稳重,一看就知道是为学龄前儿童和他们的家长准备的“入场券”。我女儿刚拿到手的时候,眼睛就亮了,她对那种充满童趣的插画特别感兴趣,这直接为我们接下来的阅读和准备工作奠定了一个积极的基调。 书籍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摸起来厚实,油墨清晰,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反复对照和学习的家长来说非常实用。我尤其欣赏它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具体章节,但从目录的结构和章节标题的排列来看,它似乎非常系统地涵盖了幼升小过程中家长最关心的各个方面,比如如何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如何培养基本的学习习惯,以及一些心理上的疏导技巧。 整体上给人一种非常专业、可靠的感觉,它不像市面上很多零散的育儿小册子那样东拼西凑,而是呈现出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应对之策”,更像是一份长远的家庭教育规划指南。我对它如何平衡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的部分非常期待,希望它能提供真正落地、可以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指导方针,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幼小衔接教程”这类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很多都是为了赶市场热点而粗制滥造。然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扎实”和“有温度”。 它的封面设计虽然活泼,但内页的配色和结构却透露出一种冷静的专业性。我注意到它可能包含了很多关于学校环境适应的预备内容,这可比单纯的识字算术重要得多。毕竟,从幼儿园那种以玩为主的学习环境,突然过渡到需要长时间专注的课堂模式,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特别想知道它在描述“如何培养规则意识”和“如何与小学老师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这两个环节上,会提供哪些具体的操作步骤。因为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软技能”。如果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路线图,让我们知道在入学前三个月、一个月,以及入学的第一个星期,分别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那它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它应该是一本能提供“安全感”的书籍,让家长在面对教育变革时,不再感到孤立无援。
评分我对比了好几本市面上的幼升小指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本“教练手册”,而不是“知识速查表”。 它的内容组织似乎更注重逻辑的连贯性,而不是知识点的堆砌。我推测,这本书可能在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能力上投入了大量的篇幅。例如,如何自己整理书包、如何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如何按时完成任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是决定孩子小学生活能否顺利开始的关键。我尤其期待它能分享一些教育专家的经验,比如,面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小挫折时,家长应该采取的“黄金反应”是什么。 很多时候,家长的过度反应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成熟的心态建设框架,指导我们如何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稳定锚”,而不是“惊慌的舵手”,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其定价了。它的专业性从内页的布局和信息呈现方式上就可见一斑,给人一种“娓娓道来,循序渐进”的信赖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