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低齡化”、95後和00後當道的今天,鹿鹿獨闢蹊徑,追問一個“大齡”90後,應該如何突破年齡圈限,活齣自我。當同齡人都在曬豐富的生活時,鹿鹿認為自己不是那個幸運的人,凡事都靠自己,凡事都來得慢。我們的人生莫不如此,需要獨自在跌跌撞撞後找到舒服的節奏和精準的方嚮。這裏有觸發你感動與思考的故事,也有陪伴你前行的勇氣和慰藉。2018成長巨獻,本命年誠意贈禮,予你一顆從不被同齡人拋棄的定心丸。
陳鹿鹿,湖南妹子。曾是復旦的新聞民工,如今廝混於上戲寫戲。過去二十三載,慣於與己為難,不肯被人束縛。有取悅他人的本性,沒委屈自由的靈魂。總是妄圖在有限的生命裏,留下點兒永恒的東西。
其文章《如果我終將三十歲,那也是像陳意涵一樣的三十歲》發錶當天登上微博熱搜首名;曾任年輕人聚集地“十年後”微信公眾號主編,陪伴萬韆孤獨患者;曾在起點中文網連載小說《丫鬟咒》,周排行榜前十;於《哲思》《一個人,不孤單》等書刊發錶文章,深受讀者喜愛。
★真是要年紀大瞭些纔明白,禍福相依,陰陽互生,小確幸和小確喪你追我趕,壓根兒不會有什麼絕對的快樂。
★夜深瞭就早點睡吧,不要一個人想太多,又把滿腹的心事,講給並不在意的人聽見瞭。
★很多在熱鬧裏想不明白的道理、得不到的成長,在你需要獨自去麵對生活的所有好壞時,大都能想明白和得到。那總是人生裏頭特彆難得的機會,有時間去認識清楚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人性都相差無幾,但人情會有不同,它讓你在底綫之上,感受到不同的溫度。
★就像曾經的愛情,就像大海和白沙,就像和親愛的人一起的旅行,都是人世間一個個童話,會破滅吧,但是終究會留下些美好。
★真實的生活原本就是復雜的,痛並快樂著的,接受這點反倒能活得比較容易。
★一個人時豐富內心熨平過往,轉身再一頭紮進熱鬧的生活裏,這二者都何其必要啊。
第一章 我曾是個半途而廢的少女
003你也在找那條迴去的路嗎
012留一寸孤獨的時間
019一個女科蜜
027少年饞
034消失的半年裏(上)
043消失的半年裏(下)
048我曾是個膽小鬼
第二章 我們如此不同,卻又撞到一起
061-066韆萬個她裏的你
067-072不僅小確幸,不止小確喪
073-080再會,上海女房東
081-088路人甲
089-094等一個讓你好奇的人
095-101二十歲的頑固派
第三章 在愛裏堅持,跟過往告彆
104此生短暫,願你無憾
116無人在生活裏犧牲
124戒不掉微醺
132相擁纔不怕驟變
142關於死亡
149達爾文世界
156幸會,追星少女
163我已經打消瞭整容的念頭
第四章 我走得慢,你不用等我
169 19
177治愈流浪者
189我們終究會牽手旅行
年輕的紅利所剩無幾瞭。自從高中畢業以後,人生就仿佛被誰點瞭快進,眼看著進度條止不住地往前跑。那之前時間過得很慢,一道數學題能做上整整一堂課,就好像過瞭整整一輩子;那之後再也不用做數學題,卻也不再用分秒來計時,而是年和月——上一年的新年計劃還沒實現,下一個新年就已經到門口瞭。
慢慢地,你看到大傢都走瞭很遠,而自己還在起點綫外熱著身,害怕不能在終點哨響之前入場,害怕自己壓根兒不像想象中的那樣能跑那麼遠那麼快。想要的太多瞭,可是時間遠遠不夠。
其實你我都知道,“XX後”是個很虛妄的詞兒,是一個僞概念。所謂的“95後”“00後”,也並不會在聚光燈下待得更久,就跟我們經曆過的一樣。
它是那些有點兒歲數和資曆的人擅自給後輩書寫的刻闆印象,也是個跟星座差不多的社交標簽。它過於以偏概全,雖然有時候讓你為身處其中而洋洋得意,更多時候卻是個枷鎖,製造瞭一個“成功低齡化”甚囂塵上的假象。
但它仍然叫你焦慮不安,你焦慮的不僅僅是年紀,而是原本應當與年齡相匹配的一切。
生活富足的年輕人焦慮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可以講,傢境普通的年輕人焦慮自己一窮二白還看不清未來,更底層的年輕人更是被生活壓得直不起腰來,根本無暇在乎其意義……總而言之,我們進入到瞭一個應當焦慮的階段……
這是一本能夠讓你在閱讀中不斷“找到自己”的書。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讀物,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品味。作者陳鹿鹿,就像一位心理治療師,通過文字,精準地戳中瞭我們90後這一代人內心深處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我發現,書裏關於“迷茫”的描寫,尤其觸動我。那個年紀,我們常常會問“我是誰?我要去哪裏?”這樣的問題,對未來充滿瞭不確定,也充滿瞭探索的欲望。書中對這種迷茫的刻畫,既真實又富有哲理,它並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鼓勵我們去擁抱這種不確定,去享受探索的過程。此外,書中對“告彆”的描寫也讓我印象深刻,無論是告彆童年,告彆某個階段的朋友,還是告彆過去的自己,這些都是成長中必然經曆的課題。陳鹿鹿的文字,有種溫柔的力量,它不會讓你感到被評判,而是讓你覺得被理解,被治愈。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暖的擁抱,告訴你,你不是一個人在成長。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奇妙的時空穿越感。作者用她獨特的筆觸,將90後一代人成長過程中那些模糊卻又深刻的片段,一一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幅生動的生活畫捲。我尤其喜歡她對於“時代符號”的捕捉,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流行語、陪伴我們度過漫長暑假的電子遊戲、第一次接觸的盜版光碟,還有那些在當時看來是天大的事情,現在迴想起來卻又顯得有些滑稽和可愛。這些細節的描繪,絕不僅僅是為瞭懷舊,它更深層次地觸及到瞭我們這一代人內心深處的共同情感——一種對過去時光的眷戀,一種對快速變化的時代的感慨,以及在這一切變遷中,我們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陳鹿鹿的文字,沒有刻意的煽情,也沒有故作高深,而是像一位娓娓道來的敘述者,用一種親切而又充滿洞察力的視角,引導我們去迴味那些屬於我們自己的青春。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不是孤單地在經曆這些,原來在遙遠的地方,也有著一群和我一樣,共同懷揣著90後記憶的人。
評分隔開。 這本書真的太讓人共鳴瞭!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仿佛打開瞭一個塵封的記憶寶箱。那種90後獨有的、夾雜著青澀、迷茫又充滿希望的感覺,撲麵而來。書裏描繪的許多場景,我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影子。比如,關於童年時期的動畫片,那些經典的鏇律一響起,腦海裏立刻就浮現齣和小夥伴們圍在電視機前的畫麵;再比如,青春期時期的懵懂情愫,那種不敢言說的喜歡,那種小心翼翼的試探,書裏都寫得那麼細膩,讓我迴想起自己那時候的青澀模樣,忍不住會心一笑。作者陳鹿鹿,這個名字在我看來,就已經自帶一種青春的朝氣,她的文字就像我們身邊那個最懂你的朋友,用最平實卻又最能觸動人心的語言,講述著那些我們共同經曆過的點滴。讀著讀著,我仿佛又迴到瞭那個沒有太多煩惱,隻有簡單快樂的年代,那些曾經被遺忘的碎片,又重新變得鮮活起來。這本書不隻是簡單的故事堆砌,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90後這一代人的成長軌跡,那些時代的印記,那些獨特的記憶,都在字裏行間熠熠生輝。
評分收到!下麵是根據您的要求生成的五段圖書評價,每段約300字,風格和內容均不相同,並用
評分我一直覺得,能夠寫齣打動人心的文字,作傢一定是個心思細膩、善於觀察生活的人。而陳鹿鹿,顯然就是這樣一位作者。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她對情感的精準拿捏。那些關於親情的溫暖,關於友情的羈絆,關於愛情的青澀,她都描寫得恰到好處,既沒有誇大其詞,也沒有過於平淡。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某個句子、某個場景而鼻子一酸,或者露齣會心的微笑。書中那種淡淡的憂傷,夾雜著成長的陣痛,還有對未來的憧憬,都讓我感同身受。她筆下的“老瞭”並非是身體的衰老,而更多的是一種心境的轉變,是從年少輕狂到逐漸成熟,是從無憂無慮到開始承擔責任的過程。這種“老瞭”的感覺,對於我們90後來說,是一種無法迴避的成長標誌,也是一種人生必經的蛻變。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自己的影子,也看到瞭那個曾經不羈又充滿活力的自己,讓我對未來的生活有瞭更多的思考和勇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