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

哈里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Bruce.A.ChabnerDa... 编
图书标签:
  • 肿瘤学
  • 哈里森
  • 医学
  • 临床医学
  • 肿瘤
  • 内科学
  • 医学教材
  • 参考书
  • 第二版
  • 中文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
ISBN:9787030514363
商品编码:27132170271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哈里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
  • 作者:(美)Bruce.A.Chabner//Dan L.Longo|译者:李小梅//焦顺昌
  • 定价:149
  • 出版社:科学
  • ISBN号:9787030514363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1-0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986
  • 字数:992千字

内容提要

Bruce.A.Chabner、Dan L.Longo原著的《哈里 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分为十七部 分,共67章,分别介绍了抗代谢类药、抗叶酸药、激 素治疗药、生物反应调节药等各类抗肿瘤药物及肿瘤 的支持治疗,同时系统地介绍了髓系恶性疾病、淋巴 组织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消化道肿瘤、胸部肿瘤、妇科肿瘤、乳腺肿瘤、黑 色素瘤、肉瘤、神经系统肿瘤和头颈部等肿瘤的诊断 、分期和治疗方法,并强调了临床用药途径、剂量和 联合用药时的潜在不良反应,同时阐述了治疗相关并 发症的治疗方法。本手册是世界**的哈里森系列教 科书之一,**性高、实用性强,是临床肿瘤医师、 科研人员、药师及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李小梅,医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委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常委 北京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引言 抗肿瘤药物的选择
**部分 抗肿瘤药物和分类
第1章 抗代谢药:核苷和碱基类似物
第2章 抗叶酸药
第3章 紫杉醇、长春碱及其衍生物
第4章 拓扑异构酶抑制药:喜树碱、蒽环类和依托泊苷
第5章 加合物形成剂:烷化剂和铂类药物
第6章 免疫调节药物和蛋白酶体抑制药
第7章 天然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和曲贝替定
第8章 左旋门冬酰胺酶
第9章 诱导分化药
**0章 分子靶向药物
第二部分 激素制剂
**1章 抗雌激素类
**2章 抗雄激素疗法
第三部分 生物反应调节剂
**3章 干扰素
**4章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免疫干预
**5章 单克隆抗体
第四部分 支持治疗
**6章 针对破骨细胞的治疗-双膦酸盐和地舒单抗
**7章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8章 贫血
**9章 癌症和凝血紊乱
第20章 肿瘤代谢急症
第21章 镇痛治疗
第22章 终末期的综合医疗照护
第23章 抑郁、焦虑和疲乏
第五部分 髓系恶性肿瘤
第24章 急性髓系白血病
第25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26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
第27章 慢性髓性白血病
第六部分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第28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
第29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第30章 浆细胞疾病
第31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第32章 霍奇金淋巴瘤
第33章 滤泡细胞淋巴瘤
第34章 套细胞淋巴瘤
第35章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第36章 少见B细胞淋巴瘤
第七部分 大剂量治疗和骨髓移植
第37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学
第38章 临床骨髓移植概况
第八部分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第39章 肾细胞癌
第40章 局限期前列腺癌
第41章 转移性前列腺癌
第42章 膀胱癌
第43章 睾丸癌
第九部分 消化道肿瘤
第44章 食管癌和胃癌
第45章 胰腺癌
第46章 胆管癌和胆囊癌
第47章 结肠癌
第48章 直肠癌
第49章 肛管癌
第十部分 胸部肿瘤
第50章 恶性间皮细胞瘤
第51章 非小细胞肺癌
第52章 小细胞肺癌
第53章 胸腺瘤
第十一部分 妇科肿瘤
第54章 卯巢癌
第55章 原发性宫颈鳞癌:诊断及治疗
第56章 子宫癌
第十二部分 乳腺癌
第57章 乳腺肿瘤学: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
第58章 局限期乳腺癌
第59章 转移性乳腺癌
第十三部分 黑色素瘤
第60章 黑色素瘤
第十四部分 肉瘤
第61章 软组织和骨肉瘤
第十五部分 脑肿瘤
第62章 原发性脑肿瘤
第63章 脑转移瘤
第64章 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
第十六部分 内分泌系统肿瘤
第65章 甲状腺癌
第66章 肾上腺皮质癌
第十七部分 头颈部癌
第67章 头颈部癌
索引
译后记


《癌症治疗前沿:疾病诊断、分期与治疗策略》 一本全面整合当前肿瘤学领域最新进展的临床参考指南 本书旨在为临床医生、肿瘤学研究人员以及对肿瘤学有深入了解的医学生提供一本详尽、实用且与时俱进的参考书籍。它不是一本通用的癌症科普读物,而是专注于呈现当前肿瘤学领域最核心、最前沿的知识体系,特别侧重于疾病的准确诊断、科学分期以及多样化的治疗策略。本书力求以最清晰、最系统的方式,将复杂多变的肿瘤学知识梳理成易于理解和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导。 核心内容一:肿瘤的精准诊断——探寻疾病的“源头” 癌症的诊断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本书将对各种肿瘤类型的诊断方法进行深入剖析,重点关注那些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影像学诊断的革新: 从传统的CT、MRI、PET-CT,到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功能成像技术(如灌注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判读。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影像学技术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应用价值、局限性以及最新的技术进展。例如,在肺癌的早期筛查中,低剂量螺旋CT(LDCT)的地位及其在高危人群中的应用;在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不同增强期表现的意义;以及在转移灶评估中,PET-CT在全身筛查中的作用及其与传统影像学的互补性。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新型影像增强剂的应用,以及定量影像学在肿瘤异质性评估中的潜力。 病理学诊断的精进: 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依然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本书将重点介绍在现代病理诊断中日益重要的分子病理学技术,包括基因突变检测(如EGFR、ALK、KRAS、BRAF等)、免疫组化(IHC)在肿瘤分型、预后评估和疗效预测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度依赖分子标志物的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我们将详细阐述不同检测平台的优劣、检测结果的解读以及临床应用指南。此外,还将讨论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在肿瘤基因组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包括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意义。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肿瘤,如淋巴瘤、骨骼肌肉肿瘤等,我们将重点关注其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标志物以及FISH等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应用。 液体活检的崛起: 血液、尿液、唾液等体液作为肿瘤诊断的“液态活检”正在改变传统的诊断模式。本书将深入探讨外泌体、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等检测技术在肿瘤早期筛查、疗效监测、耐药机制探究以及复发预警中的应用前景和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将分析不同液体活检技术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其在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潜力。 核心内容二:肿瘤的分期与评估——绘制疾病的“地图” 准确的分期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本书将依据国际公认的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标准,并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对各类肿瘤的分期进行详细解读。 TNM分期的精细化: 详细阐述T(原发肿瘤)、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移)各亚型的定义、评估方法和临床意义。特别会关注那些分期标准不断更新的肿瘤类型,如食管癌、胰腺癌等。 影像学分期的更新: 强调影像学在准确评估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范围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如何利用最新的影像技术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 分子分期的初步探索: 探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数据在辅助肿瘤分期,甚至创建新的分子分期模型方面的初步研究和潜在应用。 特殊情况下的分期考量: 讨论多原发肿瘤、淋巴瘤等特殊肿瘤的分期特点以及复发转移肿瘤的重新分期问题。 核心内容三:肿瘤的治疗策略——构建“攻坚”的蓝图 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协作、高度个体化的过程。本书将系统梳理当前肿瘤治疗的各大支柱,并重点介绍各领域内的最新突破和前沿进展。 外科治疗的优化: 尽管微创手术已成为主流,但本书将探讨在特定肿瘤类型中,开放手术的适应症,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术中导航、术后加速康复(ERAS)等新技术在提高手术精准度、缩短恢复时间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同时,将关注肿瘤外科的精准化发展,如术前精准评估,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意义,以及术后病理分级对后续治疗选择的影响。 放射治疗的精准化与智能化: 从传统的放疗技术,到现代的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立体定向放疗(SBRT/SRS)、质子治疗和重离子治疗。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术的剂量学优势、临床适应症以及在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提高局部控制率方面的显著疗效。同时,将探讨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以及放疗的生物学效应和放射增敏剂的研究进展。 化疗的精细化与个体化: 尽管靶向和免疫治疗蓬勃发展,化疗在许多肿瘤的治疗中仍是基石。本书将深入分析经典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方案、毒副作用管理以及新一代化疗药物(如小分子抑制剂、ADC抗体偶联药物)的应用。重点将放在基于患者个体特征(如基因突变、预后因素)的化疗方案选择,以及如何预测和管理化疗相关的并发症。 靶向治疗的精准打击: 聚焦于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靶向药物,如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BRAF抑制剂、HER2靶向药物等。本书将详细阐述其作用机制、适应症、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并介绍正在临床试验中的新型靶向药物。我们将强调靶向治疗的“精准”理念,即根据肿瘤的基因图谱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以最大化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免疫治疗的革命性突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的出现是肿瘤治疗史上的里程碑。本书将深入探讨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范围(从黑色素瘤、肺癌到胃癌、结直肠癌等)、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管理以及联合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双免疫联合等)。同时,将关注CAR-T细胞疗法、肿瘤疫苗、溶瘤病毒等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技术。 联合治疗的智慧集成: 强调多学科团队(MDT)在制定综合治疗方案中的核心作用。本书将系统性地介绍不同治疗模式(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之间的联合应用,包括序贯治疗、同期治疗以及不同治疗组合的临床证据和最佳实践。我们将分析各种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劣势、适用人群以及副作用的协同效应。 支持治疗与姑息治疗的人文关怀: 肿瘤治疗不仅是对疾病本身的对抗,更是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怀。本书将对肿瘤疼痛管理、恶心呕吐控制、营养支持、心理干预、造血功能支持、感染预防等关键支持治疗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强调姑息治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维护尊严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肿瘤治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书的特色: 前沿性与时效性: 紧跟肿瘤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时纳入了最新的指南推荐、临床试验结果和新兴技术。 系统性与全面性: 涵盖了从诊断到治疗,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实践的肿瘤学核心知识。 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提供了具体的诊断流程、分期标准、治疗方案和副作用管理建议。 多学科视角: 融合了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清晰的结构与精炼的语言: 力求以条理清晰的章节安排和简洁明了的语言,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核心信息。 目标读者: 肿瘤科医生(内科、外科、放疗科) 肿瘤学研究人员 内科、外科、放疗科的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 对肿瘤学有深入学习需求的高年级医学生 其他相关专业医护人员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广大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一本权威、实用、与时俱进的肿瘤学参考书,帮助他们在应对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癌症治疗领域,做出更明智、更精准的决策,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肿瘤科的护理管理者,负责团队的培训和日常工作指导。在寻找适合我们团队学习和使用的肿瘤学参考资料时,《哈里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引起了我的注意。尽管我不是直接的临床医生,但了解肿瘤学的基本原理和治疗进展对于我们护理团队提供高质量的患者护理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虽然是面向医生的,但其中很多关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的原理、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副作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护士来说也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可以从中了解患者所面临的疾病是什么样的,医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治疗方案,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这本书的结构条理清晰,语言虽然专业,但通过仔细阅读和与其他同事讨论,我们团队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知识。特别是关于患者教育和支持方面,书中提及的一些内容,也为我们如何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提供心理支持提供了思路。这本手册为我们护理团队提供了一个学习肿瘤学知识的坚实平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升护理质量。

评分

我是一位临床研究助理,主要负责协助肿瘤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数据管理。对于我来说,一本能够深入了解各种肿瘤类型、治疗方案以及相关生物学机制的参考书,是工作的基础。 《哈里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治疗方案,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肿瘤背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各种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和耐药机制,以及不同疗法联合应用的理论基础。这对于我理解试验设计中的科学原理、评估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撰写研究报告时,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书中关于肿瘤免疫学和靶向治疗的章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们详尽地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这对于我密切关注行业前沿非常有帮助。翻译质量的稳定和高水准,也让我能够自信地引用其中的信息,而不用担心因为翻译问题而产生误解。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查阅资料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关于肿瘤学前沿科学的“百科全书”,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知识储备,让我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肿瘤领域的研究中。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名对肿瘤学抱有浓厚兴趣的医学生,还在学习阶段,但已经对未来从事这个领域充满了期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循序渐进地介绍肿瘤学知识的书籍,并且希望它能兼具理论深度和临床实用性。《哈里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肿瘤的基础生物学到各种肿瘤的诊断、治疗,再到姑息治疗和肿瘤的预防,几乎涵盖了肿瘤学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肿瘤时,都会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诊断、分期、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及预后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这种全方位的解读,让我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地记忆一些概念。而且,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和指南推荐,让我知道那些治疗方案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也让我能够了解最新的治疗趋势。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指引着我在肿瘤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评分

作为一名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肿瘤内科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几乎没有太多时间去系统地阅读大量的期刊文章和最新的指南。因此,一本能够快速查阅、信息量大、并且能够浓缩精华的参考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哈里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恰好扮演了这个角色。我常常会在遇到一些少见病或者棘手病例时,立刻翻开这本书,寻找相关的章节。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每个章节都直击主题,信息密度很高,但又不至于让人感到杂乱。很多时候,我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快速了解到最新的治疗进展和推荐。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肿瘤学知识,以一种高度概括和实用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像一些基础医学书籍那样过于理论化,也不像一些临床指南那样过于简略,恰好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翻译质量也很不错,术语准确,语句通顺,阅读起来没有障碍。这本手册已经成为了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也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临床上的各种挑战。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临床一线摸索前进的肿瘤科住院医师,拿到这本《哈里森肿瘤学手册(中文翻译版原书第2版)》时,我简直欣喜若狂。原版就已经是金字招牌,中文翻译版更是让我这种非英语母语的医生如获至宝。拿到手的那一刻,厚重的手感就让我安心,翻开目录,那一串串熟悉的疾病名称,一个个重要的治疗方案,仿佛都披上了更加清晰、易懂的外衣。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关于肺癌的部分,那些最新的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的详细介绍,以及多学科协作的经典流程,都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对于一些罕见突变类型的处理,书中给出了非常系统性的建议,这对于我平时在遇到疑难病例时,能够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而且,翻译的流畅度和专业性也让我非常满意,很多医学术语的翻译都非常到位,能够精准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这对于理解复杂的肿瘤生物学和治疗机制至关重要。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国内编写的肿瘤学书籍,虽然也很不错,但总觉得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对国际前沿进展的把握上,略显保守。而这本手册,就仿佛直接将全球顶尖肿瘤学家的智慧浓缩在手中,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快速地学习和成长。我真的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临床工作中,能够不断地与这本书“对话”,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为我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