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5)【官方正版】 李志刚教授之艾灸教科书(含DVD1张) 保健/养生 中医养生 刮痧艾炙

(5185)【官方正版】 李志刚教授之艾灸教科书(含DVD1张) 保健/养生 中医养生 刮痧艾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艾灸
  • 中医养生
  • 保健
  • 养生
  • 刮痧
  • 李志刚
  • 教科书
  • 中医
  • 健康
  • 正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翰林书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97220
商品编码:27309384867
丛书名: (预售)李志刚教授之艾灸教科书
出版时间:2014-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李志刚教授之艾灸教科书(含DVD1张)

定价:39.80元

作者:李志刚 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501997220

字数:300000

页码:1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中国首套会说话的二维码健康书难得一见的全方位演示,服务到家!跟着视频学艾灸,129种艾灸方法步步详解!“中医堂-会说话的健康书”丛书是目前市场上,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中医保健指导书。书中每一个方法都附赠了一个二维码,读者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专家的按摩演示,在当今数码时代,迎合了人们的掌上阅读习惯。除了二维码,本丛书还附赠了内含4~7小时视频的DVD光盘,全程演示书里内容,更加照顾中老年人的视力和习惯。强烈推荐有学习家庭保健方法需求的广大读者。

目录


?章 经络艾灸基础课,做自己的艾灸师
01经络系统—生命之河
02艾灸的功效和作用原理
03艾灸材料的选择
04艾灸取穴要领
05艾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06禁灸穴位要切记
07艾灸也有补泻手法
08艾灸时的注意事项
09艾灸后疾病好转的征象
10常见的3种艾灸疗法
第二章 家庭实用保健灸法,养好身体不生病
健脾养胃
疏肝解郁
养心安神
宣肺理气
丰胸通乳
美容养颜
瘦身降脂
调经止带
排毒通便
益气养血
清热泻火
降压降糖
消除疲劳
补肾强腰
强身健体
湿热体质
阳虚体质
阴虚体质
气虚体质
痰湿体质
血瘀体质
气郁体质
第三章 107种常见病灸法,对症百病消
节 帮您改善9种呼吸科疾病
支气管炎
感冒
发热
咳嗽
肺炎
肺结核
哮喘
胸闷
胸膜炎
第二节 帮您远离9种心脑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
偏头痛
高血压
低血压
冠心病
头痛
风湿性
中风后遗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三节 帮您摆脱9种精神和神经科疾病
面肌痉挛
神经衰弱
眩晕
失眠
三叉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
疲劳综合征
肋间神经痛
癫痫
第四节 帮您缓解21种消化科疾病
胃痉挛
胃痛
阑尾炎
呕吐
反流性食管炎
消化性溃疡
打嗝
消化不良
腹胀
腹泻
急性肠炎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痢疾
痔疮
胃下垂
脂肪肝
肝硬化
肝炎
胆结石
慢性胃炎
第五节 帮您改善11种泌尿和男科疾病
尿道炎
慢性肾炎
前列腺炎
膀胱炎
早泄
阳痿
遗精
阴囊潮湿
性冷淡
不育症
尿潴留
第六节 帮您调理10种内分泌及循环系统疾病109
高血脂
贫血
糖尿病
痛风
甲亢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醉酒
中暑
肥胖症
疝气
第七节 帮您解脱16种乳腺和妇产科疾病
月经不调
痛经
崩漏
带下病
子宫脱垂
慢性盆腔炎
乳腺增生
乳腺炎
不孕症
产后腹痛
产后缺乳
产后尿潴留
更年期综合征
宫颈炎
阴道炎
习惯性流产
第八节 帮您调养9种骨关节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
落枕
肩周炎
膝关节炎
颈椎病
小腿抽筋
腰酸背痛
坐骨神经痛
风湿性关节炎
第九节 帮您改善6种五官科疾病
麦粒肿
中耳炎
鼻炎
鼻出血
口腔溃疡
急性扁桃体炎
第十节 帮您消除7种皮肤科疾病
黄褐斑
痤疮
荨麻疹
脚气
白癜风
牛皮癣
褥疮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家庭必备艾灸养生祛病指导手册,全书分别介绍了22种保健艾灸法,107种疾病对症艾灸法。一书在手,全家人艾灸养生祛病知识全知道。
  本书图文并茂,对艾灸取穴、方法选择分步图解,并配备二维码视频演示和DVD光盘视频演示,手把手全程指导,教会读者实用的艾灸常识。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李志刚,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兼副书记。
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刮痧养生精要:从入门到精通》 开启身体自愈的密码,解锁健康活力的源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您是否时常感到疲惫不堪,肩颈酸痛,消化不良,亦或被各种亚健康症状困扰?您是否渴望一种自然、安全、有效的养生方式,帮助身体重拾平衡与活力?那么,《中华刮痧养生精要:从入门到精通》将是您不二的选择。本书集结了多年中医养生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为您剖析刮痧的奥秘,引导您掌握一套系统、全面的刮痧养生方法,让您在家就能轻松调理身体,拥有健康体魄。 本书特色 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 不同于市面上零散的刮痧知识,本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刮痧养生体系。从刮痧的起源、基本原理、禁忌症,到各种常用刮痧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再到身体各部位的刮痧手法与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理论讲解清晰透彻,易于理解;实践指导具体操作,图文并茂,让您轻松上手。 内容详实,覆盖面广: 本书不仅涵盖了基础的刮痧技巧,更深入介绍了针对不同常见病症的刮痧调理方案。无论是常见的感冒咳嗽、头痛失眠,还是肩周炎、颈椎病,亦或是消化系统紊乱、痛经等女性常见问题,本书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刮痧思路和具体的穴位、手法指导。让您学会“对症下刮”,精准调理。 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我们深知许多读者可能对中医理论了解不多,因此在撰写过程中,力求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深奥的中医概念转化为易于接受的养生智慧。无论是中医爱好者,还是初学者,都能轻松阅读,并从中受益。 强调个性化,因人施治: 刮痧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症状和反应进行调整。本书强调“因人施刮”的理念,引导读者学会观察身体的信号,理解刮痧后的身体变化,从而灵活运用刮痧手法,达到最佳的调理效果。 附赠丰富学习资源(无DVD): (此处应删除DVD字样)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信息丰富,指导到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身体感受,进行实践。 为什么选择刮痧? 刮痧,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传统疗法,以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它通过利用刮痧器具在人体特定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反复刮动,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从而达到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疏通经络,气血畅行: 身体的健康与经络是否通畅密切相关。刮痧能够有效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从而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许多疼痛,如颈肩痛、腰腿痛,都与血瘀有关。刮痧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瘀滞,有效缓解各种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状。 祛风散寒,预防疾病: 现代人很多疾病都与风寒邪气侵袭有关。刮痧能够通过皮肤将风寒邪气排出体外,起到预防和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的作用。 清热解毒,排毒养颜: 刮痧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毒素,对于改善皮肤暗沉、痤疮、黄褐斑等问题有积极作用,从内而外地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操作简便,人人可学: 相比针灸等疗法,刮痧的操作更为简单,对环境要求不高,易于掌握。您只需掌握基本手法和要领,就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调理。 本书内容亮点 第一部分:刮痧入门——了解你的身体,掌握基础 刮痧的起源与中医理论基础: 简要回顾刮痧的历史渊源,阐述刮痧与中医经络学、阴阳五行等基本理论的紧密联系。 刮痧的原理与功效: 详细解释刮痧如何作用于人体,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达到疏通、活血、排毒等功效。 刮痧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明确哪些情况适合刮痧,哪些情况不宜刮痧,确保刮痧的安全与有效。 刮痧工具的选择与保养: 介绍市面上常见的刮痧工具(如刮痧板、刮痧梳等),分析其材质、形状特点,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具,并提供工具的日常保养方法。 刮痧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讲解刮痧前的身体状态评估、环境准备、个人卫生等,为一次成功的刮痧打下基础。 全身刮痧的基本手法: 详细讲解刮痧的力度、角度、方向、速度等基本要素,以及提、按、推、刮等常用手法。 第二部分:局部精调——针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刮痧方案 头部刮痧: 缓解头痛、头晕、失眠,改善视力,提神醒脑。重点介绍百会、太阳、风池等穴位。 面部刮痧: 改善肤色,淡化细纹,提升面部轮廓,缓解眼部疲劳。 颈部刮痧: 缓解颈椎不适,改善肩颈僵硬,预防颈椎病。重点介绍风府、天柱、肩井等穴位。 背部刮痧: 调理肺部,缓解咳嗽,改善肩背疼痛,舒缓疲劳。重点介绍肺俞、膏肓、肩胛骨内侧等。 胸腹部刮痧: 促进消化,改善便秘,缓解胃脘不适,调理脾胃功能。重点介绍中脘、天枢、气海等。 四肢刮痧: 缓解手臂、腿部疼痛,改善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重点介绍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 手部与足部刮痧: 疏通全身经络,改善手脚冰凉,调理身体末梢循环。 第三部分:病症调理——用刮痧应对常见健康问题 感冒咳嗽调理: 快速缓解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 头痛失眠调理: 改善入睡困难,减轻头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肩颈腰背疼痛调理: 针对不同部位的疼痛,提供精准的刮痧方案。 消化不良与便秘调理: 改善腹胀、食欲不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女性痛经与月经不调调理: 缓解经期腹痛,调理月经周期,改善女性健康。 疲劳乏力与亚健康调理: 提升身体活力,改善精神状态,告别亚健康。 其他常见问题调理: 如咽喉不适、腹泻、关节疼痛等。 第四部分:进阶与养生——将刮痧融入日常生活 不同体质的刮痧差异: 如何根据寒、热、虚、实等体质特点调整刮痧方案。 刮痧与饮食、运动的配合: 结合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达到更佳的养生效果。 长期刮痧的益处与注意事项: 探讨长期坚持刮痧对身体健康的深远影响,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如何根据身体反馈调整刮痧: 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根据刮痧后的反应优化刮痧方案。 家庭刮痧保健计划: 制定适合全家人的刮痧养生计划,让健康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本书目标读者 希望通过自然、安全的方式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亚健康人群。 深受各种疼痛、不适困扰,寻求有效缓解方法的人群。 对中医养生有兴趣,希望学习实用中医技能的初学者。 想要了解刮痧原理,掌握刮痧技巧,进行自我保健的家庭成员。 中医从业者、养生爱好者,希望拓展知识体系、提升实践技能的专业人士。 《中华刮痧养生精要:从入门到精通》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为您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它将引领您踏上一段充满智慧与实践的养生之旅,让您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现在就开始,用刮痧的力量,重塑健康,焕发活力,享受生命的美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色彩搭配和谐,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专业气息。拿到实体书后,我立刻被它扎实的学术内容所吸引。这本书对艾灸理论的阐述深入浅出,即便是初次接触中医养生的人也能很快领会其精髓。特别是关于穴位选择和操作手法的讲解,图文并茂,非常细致,让人感觉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身边指导。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进行简单的居家保健艾灸,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原本有些僵硬的肩颈部位明显放松了不少。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经典医案的分析,极大地增强了理论指导的实践性,让我对艾灸的功效有了更直观和科学的认识,而非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这套书无疑是自学和专业人士案头必备的优秀参考资料,其系统性和权威性,在同类书籍中是相当突出的。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所体现的整体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教你“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而是将艾灸置于整个中医“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大框架下进行阐述。作者反复强调,艾灸是调节人体自身修复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与饮食、情志、起居等方面的调养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种宏大的理论视野,让人在学习艾灸技法的同时,也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感觉读完这本书,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更注重平衡和内在调和的健康哲学。它引导读者从根本上认识健康,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力干预,这份深远的教育意义,是许多速成读物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必须称赞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独运。无论是纸张的质感,还是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品质的坚持。更重要的是,书中对各种艾绒、艾条的类型区分及其适用范围的讲解非常到位,这对于初学者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很多其他书籍会简单地将所有艾灸工具混为一谈,但这本书明确区分了纯艾绒、加药艾绒的区别,以及温和灸、雀啄灸等不同手法对不同病症的微妙差异。这种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深刻理解,使得全书的专业度提升了一个档次。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教你如何做,更教你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这才是真正的专业素养的体现。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传统养生书籍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总觉得内容可能过于玄乎,不够与时俱进。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逻辑结构严谨得像是一本现代医学教材,但又充满了传统中医的智慧光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每一个艾灸方时,都会溯源到古代经典,然后结合现代科学对人体生理机制的理解进行交叉印证。这种“古为今用,中西互鉴”的编纂思路,极大地提升了书籍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病机十九条”在艾灸调理中的应用解析,简直是茅塞顿开。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艾灸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希望将艾灸融入现代健康管理体系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座宝库,它提供的知识深度远超一般的养生手册。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受慢性疲劳困扰的上班族,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找到一种自然、温和的调理方法。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对常见都市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有着深刻的洞察。书中针对失眠、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问题,都提供了详细的“个体化”艾灸方案,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路。最贴心的是,书中对艾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如何应对都有详尽的说明,这对于我这种“操作新手”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安全感和操作指南。我特别喜欢它排版上那种清晰的分层,使得查找特定病症的调理方法非常高效快捷,极大地节省了时间。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科书,不如说是一本结合了临床经验的“实用操作手册”,真正做到了将知识转化为可以立即实践的技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