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间弹道学
:150元
作者:李鸿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68200042
字数:527000
页码:41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中间弹道学是弹道学年轻的学科分支,主要研 究身管发射过程中,弹丸穿越膛口流场时的受力 状况、运动规律,以及伴随膛内火燃气排空过程发 生的各种现象(中国大科全书)。本书主要内容括 :膛口流场特性与物理模型、火燃气后效期理论、 膛口装置气体动力学、膛口冲击波动力学、膛口气流 脉冲噪声、膛口焰燃烧动力学、弹丸的后效作用、膛 口流场数值计算、膛口制退器优化设计、膛口气流危 害控制理、中间弹道学实验研究等11章。
李鸿志、姜孝海、王杨、郭则庆主编的《中间弹 道学(精)》是一本全面介绍中间弹道学学科体系、学 术内涵的学术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实验规律、机理 分析、理论方法评和数值计算实例。以应用为目的 ,为设计与安全防护提供弹道学基础。
本书的主要特色: ——在总结、借鉴、评近半个世纪的中间弹道 学各种经典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数值模拟为 主的近代理论,以逐步取代经典理论计算方法,并自 主完成了本书全部数值计算算例; ——充分发挥实验研究的图像可视、机理清晰的 优点,利用自研的瞬态高速流场显示、光谱测温、激 光测速和高空流场模拟等新手段,自主完成了全书的 试验图例。
本书可作为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等涉及发射 与气流危害、安全控制学科的研究生、科技人员教学 参考书,也可为研究复杂流场测量与计算的有关领域 提供参考。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吸引力,封面以深邃的蓝色为主调,点缀着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几何图形,仿佛预示着书中所蕴含的严谨科学与突破性思维。拿到手中,纸张的触感温润而厚实,散发着淡淡的书墨香,这是一种久违的、令人安心的阅读体验。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就已经被其中的章节划分所吸引。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复杂模型的构建,再到实际应用的探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足以可见编著者在内容组织上的深厚功力。
评分我一直对物理学中那些能够解释宏观世界现象的理论充满好奇,而弹道学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魅力的分支。这本书的书名“中间弹道学”本身就带有一种探索未知、深入核心的意味,让人联想到它可能涵盖了从弹丸离开枪膛到最终命中目标之间的关键过程,这是一个充满变数且需要精确计算的复杂区域。我设想这本书会详细阐述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相关学科在弹道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这对于我这种希望深入理解物理世界运作机制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藏。
评分作为一个对科学史和工程学发展历程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我总是喜欢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一项技术。我好奇“中间弹道学”这个概念是如何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历史上,哪些重要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对它做出了贡献?这本书的出版,让我联想到这是否是中国在弹道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积累和总结,它是否吸纳了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了中国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如果书中能融入一些历史沿革的叙述,或者介绍一些经典的实验案例,那将大大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思想性。
评分我是一名学生,正处于对未来职业方向的探索阶段。我了解到许多工程类学科,如航空航天、兵器科学等,都对弹道学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中间弹道学”这一专业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但又足够深入的了解,从而判断它是否是我未来学习或研究的方向。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展现这一领域的理论深度和应用广度,同时提供一些在该领域深造的思路和建议,为我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最近我刚好在关注一些与军事科技相关的科普内容,也接触到了一些关于精确制导武器的报道。这让我对弹道计算的精准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推测这本书能够从理论层面,为读者揭示“中间弹道”这个阶段的复杂性和挑战,比如如何精确预测弹丸在空气中的飞行轨迹,如何考虑风、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弹道的影响,甚至可能还会探讨到弹丸自身的旋转、振动等微观因素。如果这本书能像介绍一样,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内容,那无疑能大大提升我对这类科技的认知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