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国孔子研究院、中国孟子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与山东省济宁市两级法院的法官通力合作完成。本书围绕儒家思想与中国法治、儒家思想与定分止争、儒家思想与当代司法以及儒家思想经典判例、判词展开,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司法的深远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法系的核心思想精髓。儒家文化的司法价值体现于:奠定了“大一统”的司法观念、树立了“和为贵”的诉讼理念、开启了“礼法结合”的制度设计、创制了超职权主义的审理模式、塑造了“多元纠纷”的古典样式、提供了“司法治理”的中国样板。
儒家推崇“名分”与“礼制”结合,其正名思想、礼治思想、仁政思想闪耀着定分止争的思想光芒,是中国古典正义思想的源泉。儒家思想之于当代司法的影响,体现在公正裁判、司法调解、法官形象、裁判文书等诸多方面。古代经典判例、经典判词是儒家和谐、体恤、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司法领域的体现和应用,亦可为当代司法提供有益借鉴。
目录
第一编儒家思想与中国法治
第一章儒家文化与中国法治
一、儒家文化概述
二、儒家文化与中华法系
三、儒家文化与中国司法
第二章孟子仁政思想与现代法治
一、孟子仁政思想与现代立法
二、孟子仁政思想与司法判决
三、孟子仁政思想与现代司法调解
第三章曾子思想对现代法治社会的影响
一、曾子人本思想与现代宪政
二、曾子四德思想与司法实践
三、曾子修身思想与法官道德
第二编儒家思想与定分止争
第一章定分止争与儒家的正名思想
一、什么是定分止争
二、儒家的正名思想与社会秩序
三、定分止争的法律与社会意义
第二章儒家礼治思想与定分止争
一、儒家的礼与法
二、孔子的礼与正名思想
三、孟子“以仁统礼”的礼学思想
四、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第三章儒家仁政思想与定分止争
一、儒家“德治”思想与社会规范
二、孔子的“仁爱”思想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四章定分止争与文明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的司法考量
二、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核心价值观
三、定分止争的道德价值与文明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三编儒家思想与当代司法
第一章儒家思想与法官的公正裁判
一、问题的提出
二、影响法官公正裁判的因素
三、儒家思想对法官公正裁决的启示
第二章儒家思想与裁判文书说理
一、以理服人:裁判文书说理的应有之义
二、引儒入理:儒家思想融入裁判文书说理的可行性
三、以儒助理:以儒家思想强化文书说理
第三章儒家思想与法官形象
一、当前中国法官形象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民众期待法官应具有的品格
三、“青天”法官是怎么炼成的
四、社会发展变化对当代法官角色担当的挑战
五、古代法官形象对当今法官的启示
六、古今社会的传承和法官衔接
第四章儒家思想与法院调解
一、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调解
二、传统调解的历史价值
三、儒家思想融入法院调解的实现路径
四、多元联动调解——法院调解对传统调解的突破与创新
第四编儒家思想经典判例、判词
第一章儒家思想经典判例
一、孔子赦父子讼——教化为本
二、卫太子返宫案——经义决疑
三、何武断剑——原情断案
四、春秋决狱——原心定罪
五、徐元庆复仇案——法律与礼义之争
六、袁枚断遗产案——重在孝行
第二章儒家思想经典判词
一、儒家思想与“古代判词”的渊源
二、儒家思想经典判词
后记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关于“分”与“争”的全新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更加强调个体的权利和利益,但有时也会因此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和冲突。书中对于“分”的理解,并非简单的物质分配,而是包含着身份、职责、权利、义务等多个层面的含义,而“止争”也并非是压制矛盾,而是通过合理的界定和公正的协调来化解。我非常赞同书中关于“各守其分”的论述,这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服从,而是一种积极的担当和责任。当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定位,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时,很多不必要的争执自然就会烟消云散。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并从中汲取智慧,构建更加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又进了一步,特别是对于儒家思想如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充满了智慧的火花,让我看到了儒家思想在“定分止争”方面的独特优势。我一直在思考,在信息爆炸、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够从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这本书给了我肯定的答案,它让我意识到,那些几千年前的智慧,并非陈旧过时,而是经过历史沉淀,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理性主义的视角,更加注重人伦、道德和情感的考量,这在解决一些复杂社会问题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希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内心平静和秩序的读者。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指导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它直接点出了“儒家思想”和“定分止争”这两个关键概念。在我看来,“定分止争”不仅仅是一个古代的社会治理口号,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实践智慧。如何通过明确的规则和公平的原则来化解矛盾、维护秩序,这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儒家思想与具体的“定分止争”这一目标联系起来的,是侧重于理论的阐释,还是更偏向于案例的分析?这本书是否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论,能够启发我们如何在个人生活、家庭关系、乃至更广泛的社会交往中运用这些智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精彩的论述,带领我探索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命力。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里涌现出许多关于古代圣贤的智慧,尤其是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与书中探讨的“定分止争”主题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书中对儒家经典文献的引用和解读,既严谨又生动,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先贤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切关怀。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礼”和“义”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的阐述,这与现代法律强调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又更加注重道德伦理的约束和教化。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挖掘那些历久弥新的思想精髓,并将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它提醒我,在追求外在规则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内在的道德修养,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实现“定分止争”,达到长治久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封面的设计风格典雅大气,字体选择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沉静而深刻的阅读体验。拿到手里时,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印刷清晰,字迹工整,翻阅起来非常舒适。我特别喜欢它封面上的那一抹留白,简约而不失品味,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书籍的主题所蕴含的东方智慧。内页的排版也非常合理,行间距适中,段落清晰,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部疲劳。这本书的出版质量无疑是优秀的,无论是从视觉还是触觉上,都彰显了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专业和严谨。这样的书籍,摆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能够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氛围。对于我这样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读者来说,一本内外兼修的书籍,绝对是值得珍藏的。无论是作为个人阅读还是送给朋友,都能体现出赠送者的品味和心意。我非常期待能够深入其中,感受它带给我的精神滋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