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你一手好棋;学象棋50讲
定价:19.80元
作者:王国栋,李燕贵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48514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象棋具有极大的魅力,深受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目前,象棋已经向亚洲及世界推广。我国不少学校都开设了象棋课。 为使象棋这一专项事业能够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笔者依据长期从事象棋训练的实践经验,编写了这本《学象棋50讲》,以飨读者。 本书由浅入深,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战略、典型范例等,因此,它既适用于读者自修,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的教科书,在学校中普及开设象棋课。
目录
前言
序言
讲 象棋的基本知识
第2讲 残局知识(一)
第3讲 残局知识(二)——单一兵种的杀法
第4讲 残局知识(三)——单一兵种的杀法
第5讲 残局知识(四)——单~兵种的杀法
第6讲 残局知识(五)——单一兵种的杀法
第7讲 残局知识(六)——多兵种的杀法
第8讲 残局知识(七)——多兵种的杀法
第9讲 残局知识(八)——多兵种的杀法
0讲 残局知识(九)——多兵种的杀法
1讲 残局知识(十)——多兵种的杀法
2讲 基本杀法(一)
3讲 基本杀法(二)
4讲 基本杀法(三)
5讲 基本杀法(四)
6讲 基本杀法(五)
7讲 基本杀法(六)
8讲 基本杀法的组合运用
9讲 布局常识
第20讲 中炮对顺手炮(一)
第21讲 中炮对顺手炮(二)
第22讲 中炮对顺手炮(三)
第23讲 中炮对屏风马(一)
第24讲 中炮对屏风马(二)
第25讲 中炮对屏风马(三)
第26讲 起马对挺卒
第27讲 “仙人指路”
第28讲 其他布局
第29讲 中局战术(一)
第30讲 中局战术(二)
第31讲 中局战术(三)
第32讲 中局战术(四)
第33讲 将(帅)的运用
第34讲 兵(卒)的运用
第35讲 破士象攻杀
第36讲 关于棋局的引导
第37讲 精彩对局片断
第38讲 对局选评: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
第39讲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
第40讲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第41讲 中炮七路马巡河炮对屏风马
第42讲 飞相局对左过宫炮
第43讲 进兵转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
第44讲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第45讲 中炮进七兵对屏风马双炮过河
第46讲 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
第47讲 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第48讲 综合练习局
第49讲 综合练习局答案
第50讲 如何组织一般规模的象棋比赛
附录 循环赛对局秩序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棋谱真是让我这个初学者茅塞顿开!我一直对中国象棋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那些复杂的开局和中盘变化让人望而却步,学起来像是在啃一本天书。然而,这套书的编排方式简直是量身定制。它没有一上来就扔给你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引导你进入象棋的世界。尤其是对一些基础概念的阐述,清晰到甚至可以让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象棋的朋友也能大致明白其中的乐趣所在。我记得有一讲专门讲“马”的走法,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把“马腿”和“马盘”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这比我之前看过的任何一本教材都要直观有效。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例局选择都非常经典且富有代表性,既有实战的参考价值,又不会因为过于深奥而让人产生畏难情绪。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门技术,而是在进行一场有趣的思维探险。可以说,它成功地降低了象棋学习的门槛,让我体会到了动脑筋的快乐,也更坚定了我继续钻研下去的决心。对于所有想入门象棋,却又苦于找不到好向导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作为一名经常在网络平台与人对弈的爱好者,我发现自己的问题一直在于开局僵化和临场应变能力不足。很多时候,对手走出我不太熟悉的布局,我就会立刻陷入被动,只能被牵着鼻子走。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底层操作系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了某个流派的开局变化,而是从最基础的原则出发,比如“子力的协同性”、“中心控制的重要性”等,来构建一个强大的理论框架。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原理,我现在即使面对不熟悉的开局,也能迅速判断出双方的优劣势,并找到合理的应对策略,而不是盲目地依赖记忆。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陷阱和误区的分析,写得非常到位,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拿出棋盘,把书中的关键对弈复盘一遍,那种对照理论进行实践的过程,极大地加深了我的理解和记忆。这本书对于提升实战中的思维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它是一本能让你从“模仿者”蜕变为“思考者”的工具书。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细节比较苛求的人,尤其在学习需要逻辑思维的领域。市面上很多象棋教材,要么是图注过于简单,只给结论不给推导过程,让人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要么就是推导过程过于繁琐,充斥着大量生僻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读起来非常累。这本书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走”,更深入地剖析了“为什么这么走”。在讲解一些关键的战术组合,比如“炮打双象”或“马后炮”时,作者会细致地分析每一步的意图,以及如果对方应对失误或正确应对时,后续的几种可能变化,使得整个棋局的逻辑链条清晰可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残局时那种严谨的态度,每一步的选择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绝非随性而为。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也相当讲究,虽然内容专业,但整体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僵硬感。我常常是读完一章,合上书本,脑子里会默默地回放刚才学到的几局棋,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才是学习真正的乐趣所在。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追求深度理解的棋友准备的。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它的期望值并没有那么高,毕竟市面上关于象棋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然而,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程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书中的图示非常清晰,黑白分明,走子箭头指示明确,即便是复杂的跳动线路,也能一目了然,这对于保护视力、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其次,语言风格上,作者使用了大量富有画面感的描述,比如将某种局面比作“瓮中捉鳖”或者“虎口夺食”,这些形象的比喻,瞬间就将抽象的棋理具象化了。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一些“禁招”或“低效着法”时的态度——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会给出更优解,并解释为什么优于前者。这种建设性的批评,比单纯的理论灌输要有效得多。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匠心独运的作品,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的示范。它让我体会到,即便是学习一门流传已久的传统艺术,依然可以在教学方式上找到创新的空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招法”,而是“智慧”。
评分我接触象棋大概有几年时间了,也看过不少市面上的所谓“进阶”书籍,但总觉得缺少了那么一股“灵气”。很多书都是在重复已经被嚼烂的定式,缺乏对棋局宏观把控的指导。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似乎更侧重于培养读者的“棋感”和“大局观”,而不仅仅是记忆招法。在讨论中盘搏杀时,作者并没有急于展示那些惊心动魄的杀招,而是花了相当篇幅去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子力调动来建立优势,如何通过对士、象、车的控制来为后续的进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思路,对我这种总是在局部战斗中迷失方向的棋手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读完关于“先手”和“后手”的章节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每一步棋是否在为未来的进攻或防守布局。这本书的“50讲”结构划分得非常合理,每一讲既能独立成章,又紧密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真正教会了我如何像一个将军一样去思考整个战场的态势,而不是只关注眼前的一两个士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