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杀法习题集(下)
定价:28.00元
作者:汪霞萍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34576010
字数:
页码:1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关于象棋杀法的专项训练手册
本习题集大多取材于实战,实用性强
上册收录一步杀到三步杀400道练习题
2017新加印,答案单独成册
采用绿色印刷,更加安全环保,保护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
内容提要
《象棋杀法习题集》大多取材于实战,并精选了非常实用的多种杀法杀型,增加了如何得子的方法,这对提高杀棋能力,增强中局力量,加深对象棋内涵的认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套书收入各类杀法总共800道练习题,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一到三步杀的400道题,下册为四到六步杀的400道题。无论是少儿棋手还是成年爱好者,如果坚持把这些题做完,杀棋能力定将会明显提高,用棋界的行话来说,差不多可提高一马的功力,甚至更多。
目录
四步杀
1.两将对面杀
2.马后炮杀
3.大胆穿心杀
4.闷杀
5.双车错杀
6.铁门栓杀
7.双将杀
8.马杀
9.钓鱼马杀
10.士角马杀
11.侧面虎杀
12.双炮杀
13.四步得子的方法
五步杀
1.两将对面杀
2.马后炮杀
3.大胆穿心杀
4.闷杀
5.双车错杀
6.铁门栓杀
7.双将杀
8.马杀
9.钓鱼马杀
10.士角马杀
11.侧面虎杀
12.双炮杀
13.五步得子的方法
六步杀
1.两将对面杀
2.马后炮杀
3.大胆穿心杀
4.闷杀
5.双车错杀
6.铁门栓杀
7.双将杀
8.马杀
9.钓鱼马杀
10.士角马杀
11.侧面虎杀
12.双炮杀
13.六步得子的方法
习题答案
作者介绍
汪霞萍,女,1963年出生于南京,8岁开始学下象棋,1983年进入江苏省队,1986年获得象棋国家大师称号,1988年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女子亚军。1995年10月调入南京市青少年宫,任少儿象棋教练,培养出了多位少儿棋手。著有《怎样下象棋》、《象棋实战技巧》两书,还参与编著了《象棋东南烽火》、《江东俊秀徐天红专集》、《中国象棋实战技巧》等书。2000年考取国家象棋裁判,近年来多次担任江苏省及全国象棋比赛的裁判长。
文摘
序言
四步杀
1.两将对面杀
2.马后炮杀
3.大胆穿心杀
4.闷杀
5.双车错杀
6.铁门栓杀
7.双将杀
8.马杀
9.钓鱼马杀
10.士角马杀
11.侧面虎杀
12.双炮杀
13.四步得子的方法
五步杀
1.两将对面杀
2.马后炮杀
3.大胆穿心杀
4.闷杀
5.双车错杀
6.铁门栓杀
7.双将杀
8.马杀
9.钓鱼马杀
10.士角马杀
11.侧面虎杀
12.双炮杀
13.五步得子的方法
六步杀
1.两将对面杀
2.马后炮杀
3.大胆穿心杀
4.闷杀
5.双车错杀
6.铁门栓杀
7.双将杀
8.马杀
9.钓鱼马杀
10.士角马杀
11.侧面虎杀
12.双炮杀
13.六步得子的方法
习题答案
这本书的后记部分写得非常真诚,作者没有高高在上地教导,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谈到了自己学习杀法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关于如何克服“心算疲劳”和“局面恐慌”的技巧,这部分内容读起来让人感到格外亲切和受鼓舞。另外,书中还附带了一个关于如何利用业余时间系统性训练杀法的建议清单,这个清单非常实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虽然我们买的是习题集,但作者显然希望我们不仅仅是做一个题库的“刷题机器”,而是能够真正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战斗力。这种对读者成长的深切关怀,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棋谱范畴,更像是一本“棋手成长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挺有意思的,封面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拿在手里感觉质感不错,纸张的厚度和印刷的清晰度也都在水准之上。我特别喜欢它这种硬朗的风格,很适合长时间阅读和反复翻阅。内页的排版布局也考虑得很周到,章节划分清晰,即使是像我这种有点“老花眼”的读者,看起来也不会觉得吃力。不过,如果能在字体上再多用几种对比度稍高的字体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题目,可能会让视觉疲劳感再减轻一些。总的来说,作为一本工具书,它的硬件条件已经非常出色了,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希望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准。书脊的稳固性也很好,不用担心翻开太多次就散架,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的棋谱类书籍来说非常重要,这点值得点赞。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逻辑安排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从基础的弃子争先到复杂的双重杀局,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拼凑感。作者似乎对中局残局的杀法演变有着深刻的理解,每组习题之间的递进关系都体现出一种深思熟虑的设计感。我最近在攻克其中的“缠斗后的绝杀”部分,发现它不仅提供了清晰的解法路径,更重要的是,还附带了对每一步关键决策的详细心理解析,这对于我这种棋力尚浅的爱好者来说,比单纯记住招法要实用得多。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引导我用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棋局的动态平衡,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几步棋。这种教学方法,远比那些只罗列招式的资料集要高明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语风格非常简洁有力,没有那些冗长拖沓的介绍和不必要的抒情。作者的语言直截了当,就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每一步都直奔主题。对于经常进行快速训练的棋友来说,这种高效的表达方式是极大的福音,可以直接将注意力集中到棋盘的变化上。我个人尤其欣赏它对“禁着点”和“妙手”的描述方式,总是用最精炼的笔墨指出问题的核心所在。这种务实到近乎冷酷的写作风格,反而建立了一种信赖感,让人觉得这本书提供的信息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干货。相较于一些卖弄文采的棋书,我更偏爱这种能迅速将知识点植入脑海的叙事手法。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有点担心这本习题集会不会过于偏重理论而缺乏实战的趣味性,但翻阅后发现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些习题的选材非常贴近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复杂场景,很多都是我自己在对弈中经常处理不好的“僵局”或“微妙残局”。书中的案例并非那种遥不可及的特级大师间的华丽组合,而是更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的。我特别喜欢它在解析中穿插的一些“陷阱”提示,这些小小的提醒,往往能帮我避免在实战中走入误区。对于提高棋艺而言,能够从失败的模式中学习,比盲目追求胜利的招法更为重要。这本书在培养棋手“风险意识”方面做得尤为出色,感觉自己实战中的谨慎度都提高了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