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临床论治精要
作 者: 黄政德,李鑫辉 主编 定 价: 75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5-01 页 数: 338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513247924 ●XX章针刺手法要坱001 ●XX节凡刺之真,久先治神001 ●第二节针刺方向是关鍵003 ●一、针刺方向的临床意义004 ●二、针刺方向的作用004 ●三、针刺方向的分类005 ●四、针刺方向的临床应用008 ●第三节重视针刺作用力010 ●一、正确掌握针刺作用力可使进针无痛010 ●二、正确掌握针刺作用力可调整得气强度,促进感传011 ●三、正确掌握针刺作用力可提高针刺补泻效果011 ●第四节、注重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012 ●一、得气的反应012 ●二、不得气的反应014 ●三、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决定针刺的深浅与得气的效应014 ●四、病人的体质、病情决定针刺的手法与得气的效应015 ●五、术者治神优劣决定针刺手法的得气效应015 ●六、病人治神优劣决定得气与否及针刺方法015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包括上、下两篇,上篇心病基础篇,系统阐述了中医心病的源流,心的生理学特性,心病病因病机,心病诊断方法,心病辨证 ,心病治则与治法,下篇心病临床篇,选择15种常见及多发心病,每种病阐述了该病的概念、沿革及临床特点,病因与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名医经验精粹等,对提高中医临证思维能力以及其临床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在阅读《心病临床论治精要》的过程中,我被书中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图表所深深吸引。虽然书名带有“精要”二字,但其内容却一点也不含糊,反而做到了详实而不冗杂。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的中医概念,例如经络循行、穴位定位,都配有详细的解剖图和示意图,使得读者能够一目了然,避免了因文字描述不清而产生的理解偏差。尤其是在介绍一些特色疗法时,例如针灸、推拿,书中不仅有清晰的穴位图,还附有操作手法示范图,这对于学习这些疗法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同时,书中还设计了大量的流程图和表格,将复杂的心病诊疗过程条理化,例如不同证型的鉴别要点、常用方剂的药物组成及功效等,都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方便读者查阅和对比。这种图文并茂、化繁为简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也使得书中的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和吸收。我曾尝试过阅读一些纯文字的中医书籍,常常因为概念抽象而感到晦涩难懂,而这本书的图表设计,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倍感轻松和有趣。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心病辨证论治的精辟阐述。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将重心放在了临床实践。黄政德和李鑫辉两位主编,将他们毕生的临床经验凝聚于此,针对各种常见的心病类型,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到具体方药,都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论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心痹”的解读,它不仅区分了心痹的不同证型,如寒凝心脉、痰浊痹阻、气虚血瘀等,还针对每一种证型,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具体的方剂组成、加减变化以及药物的配伍原则。书中列举的几则医案,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例如,一位长期被心悸困扰的患者,西医诊断为焦虑症,但服用多种药物效果不佳,在书中两位主编的指导下,通过辨证为“痰湿内阻,心神不安”,采用温化痰湿、宁心安神的治法,最终取得了显著疗效。这种“西医不解,中医求根”的案例,充分展现了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独特优势。此外,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心病治疗经验也有所涉猎,体现了编著者们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治学精神。从这本书中,我不仅学到了具体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中医的精妙之处,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其学术严谨性与临床实用性的完美结合。黄政德和李鑫辉两位主编,不仅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书中在论述每一个病证时,都力求溯本追源,引经据典,引用了大量古代医籍的论述,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古人的论述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阐发。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书中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说服力。然而,严谨的学术探讨并没有让这本书变得枯燥乏味,相反,它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将理论知识活化。书中收录的每一个案例,都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辨证过程以及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这些案例不仅是理论的验证,更是临床思维的示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病例的处理方式,两位主编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病情,并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展现了中医的灵活性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这种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书籍,在国内中医著作中实属难得。
评分翻阅《心病临床论治精要》的过程中,我最为震撼的是其对“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理念的深刻体现。书中并非仅仅关注如何治疗已经发生的心病,而是将预防和早期干预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养生保健篇”中,两位主编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养心建议,包括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健脾益心,如何通过适度运动来疏通经络,以及如何通过静心养性来调和情志。这些建议并非空泛的理论,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养生药膳、食疗方以及具体的功法指导,例如书中介绍的八段锦和五禽戏对于调理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让我跃跃欲试。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已病心病患者,如何进行“病后调理”和“防止复发”的指导。例如,对于心肌梗死后遗症的患者,书中不仅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更注重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的构建,以及如何通过穴位按摩、药浴等辅助疗法来加速身体的康复进程。这种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指导,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最高境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在如今亚健康人群日益庞大的背景下,这本书的指导意义非凡。
评分拿到这本《心病临床论治精要》的初稿,我怀着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编著者黄政德和李鑫辉的名字,这在国内中医界都是响当当的大家,他们的临床经验和理论造诣早已为人所熟知,因此对于这本书,我自然有着极高的期望。开篇的章节,主要阐述了心病的整体观,将心病不仅仅局限于生理层面的心脏疾患,而是将其与情志、起居、饮食等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这让我眼前一亮。书中对“心藏神”的论述尤为深刻,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结合了大量的临床案例,生动地展现了情志失调如何一步步侵蚀心神,最终导致多种心病的发生。举例来说,书中对于“思虑过度伤心”的解读,详细阐述了现代社会中,信息爆炸、工作压力等因素如何加剧人们的忧思,从而引发心悸、失眠、健忘等一系列症状。这种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视角,使得整本书的解读更加贴合当下读者的实际感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此外,书中对心病病因病机的梳理也十分清晰,无论是寒邪袭心、痰浊阻滞,还是瘀血内停,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并辅以大量的医案佐证,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复杂的病理过程。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对于中医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盏指路明灯,而对于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印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