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赵治勋围棋棋形精解:随手翻翻就能长棋的177道经典二选一
定价:39.80元
作者:【日】赵治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1154509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七小龙之首、21世纪初中国围棋界领军人物 常 昊九段 世界冠军 时 越九段 中日围棋友好大使、围棋教育专家 孔令文七段 弈招围棋(围棋TV网)创始人 赵守洵五段 联袂推荐! 日本位七大头衔战大满贯获得者、本因坊十连霸、二十五世本因坊 赵治勋 毕生经验荟萃! 围棋爱好者、初学者也能看懂,入级选手一目了然的棋力提升秘籍! ·708幅棋谱,图文讲解实战棋形·177道问题,着法2选1间快速长棋·正误解法对比分析·多步展开,棋局走向一目了然
内容提要
《赵治勋围棋棋形精解:随手翻翻就能长棋的177道经典二选一》由知名韩国旅日超围棋棋手赵治勋专为广大围棋爱好者创作。章介绍围棋的打吃,共有21个问答;第2章介绍围棋的接,共有20个问答;第3章介绍围棋的进攻方法,共有66个问答;第4章介绍围棋的防守方法,共有70个问答。通过大量的棋谱与讲解,《赵治勋围棋棋形精解:随手翻翻就能长棋的177道经典二选一》对围棋棋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同时提供正解和错解两种下法对比,让初学者能轻松自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入门指导书。
目录
前言……………………………………………………3
章 活棋 问题1~问题50 ……………………5
第2章 死棋 问题51~问题90 …………………107
第3章 活棋 问题91~问题143 ………………189
第4章 死棋 问题144~问题180 ………………297
作者介绍
赵治勋 1956年生于韩国釜山市。1962年到日本,拜木谷实九段为师。1968年11岁时成为围棋职业初段。1971年升为五段。1981 年升为九段。1975年在2期职业十强战中获得个冠军头衔,之后在各项棋赛中大显身手。1980年获得名人战冠军。至1984年为止蝉联五届名人战冠军,获得“名誉名人”称号。1981年又获得名人、本因坊、十段、鹤圣四项冠军。1983年获得棋圣战冠军。一人同时拥有三大冠军头衔。蝉联三届棋圣战冠军。1987年获得天元战冠军,成为历史上位大满贯获得者(获得七大冠军头衔)。1989 年再次获得本因坊战冠军,之后蝉联十届该项冠军,因而被授予“二十五世本因坊”的称号。1996 年,时隔11年他再次获得名人战冠军,第二次一人同时拥有三大冠军头衔,打破了由二十三世本因坊坂田荣男所保持的纪录。2014年获得第四届大师杯冠军。到2014年9月为止,共获得73项冠军头衔。到2012年为止,共获得1400次对局胜利。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拿到手里,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沉甸甸的,装帧设计很考究,那种老派棋谱的厚重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随便翻翻就能看完的书,而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有种特殊的质感,印刷的棋谱线条清晰锐利,黑白分明,就算是有些复杂的局面,看起来也不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用心,每一道题目都给出了足够的留白,不是那种把棋子塞得满满当当的局促感,让人在思考的时候感觉很舒服。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封面的烫金字体,都透露出一种对围棋文化本身的敬意,感觉作者和出版社都非常尊重围棋这项艺术,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知识的传递工具。光是捧着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棋道气息,很适合摆在书架上,时不时拿出来端详一番。
评分这本书的体例安排简直是太人性化了,那种“随手翻翻”的设计理念,我真的深有体会。很多围棋书都是长篇大论的理论分析,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棋盘上的“口袋练习册”。我经常在等车或者午休的间隙,随便翻开一页,眼睛扫过那个二选一的布局,脑子里就开始快速模拟各种变化,这种碎片化学习的方式非常适合我这种工作节奏快的人。而且,题目的选择看似随意,但背后透出的都是对实战中常见“取舍”的精准把握,不像那些过于偏僻的定式解析,更贴近我们业余棋手的日常对局。它不是在教你如何去“背”棋谱,而是在训练你如何“判断”形势,那种在两个选项中快速权衡利弊的能力,通过这种高频率的训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人感觉棋感在不知不觉中被润物细无声地加强了。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种“二选一”的模式有点保留,担心会不会过于简化了围棋的复杂性,毕竟实战中变招是无穷无尽的。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恰恰是它最巧妙的地方。围棋对局的绝大部分胜负手,往往就发生在关键的“两难”抉择之中,是“走这里会更厚实”还是“走那里会更快抢到实地”?这本书通过提炼出无数这样的“最小决策单元”,强迫我们的大脑进行高强度的“最优解搜索训练”。它不是让你去想象一整局棋的走势,而是让你在毫秒之间做出最符合当时棋形逻辑的判断。这种训练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临场反应速度和决策的准确性,很多时候,原本犹豫不决的棋,现在能迅速锁定最佳的落子点,这种进步是立竿见影的,令人振奋。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它提供的177个局面本身。它更像是一本“思维转换手册”。以前我学棋,总喜欢钻研那些顶尖棋手的名局,研究那些超越我当前水平的复杂变化,结果往往是“学了很多,但实战用不出来”。而这本书则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它专注于那些看似简单,却决定胜负的“基础决策点”。它迫使你放下对完美局面的苛求,转而关注“当前最优解”的达成。这种思维上的转变,让我对围棋的理解从“追求艺术完美”转向了“追求效率最大化”,这对业余棋手来说,无疑是通往稳定上分的捷径。它不是让你变成一个理论大师,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冷静、更高效的实战家,每次翻阅都能带来一次对自身棋风的校准,极具实用价值。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它对“棋形”这个概念的解构,简直是庖丁解牛般的精妙。很多人都说学围棋要靠“感觉”,但这本书却将这种“感觉”具象化成了可触摸、可分析的结构。它没有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直接把最关键的那个点,那个决定全局走向的“气节点”展示给你看。当你看到两个选项时,你会发现其中一个选项虽然看似平稳,但棋形上留下了隐患,而另一个选项则可能在短期内吃亏,但后劲十足,结构更加坚固。这种对比式的教学,让我对“好棋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看起来舒服”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效率和抗压性的工程学分析。它教会我如何从微观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落子的结构价值,对于提升中盘的精细处理能力,帮助太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