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本草纲目》中药养生智慧大全 (生活 家系列)
定价:39.80元
作者:张俊莉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605860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中药养生密码 / 1
温、热、寒、凉,四性用不同 / 2
辛、酸、甘、苦、咸,五味入五脏 / 4
科学煎煮效更强 / 7
正确服用增药效 / 12
配伍宜忌不能忘 / 15
药膳养生功效大 / 19
专题:中药四性五味、七情配伍歌诀 / 22
第二章 益气中药 / 25
人参——补气圣药,复脉固脱 / 26
党参——健脾益肺,益气养血 / 29
太子参——补气润肺,养阴生津 / 33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 35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采用简单的“按字母顺序”或者“按功效分类”的传统模式,而是建立了一套更具中医思维的知识网络。我注意到作者在介绍某一味主药时,会自然而然地引入相关的辅药、配伍禁忌以及历史上的著名医家是如何运用它的。这种层层递进、相互印证的结构,使得知识的吸收变得非常立体和牢固。阅读体验上,它给予人一种强烈的信赖感,这种信赖来源于其背后扎实的文献基础和严谨的考据态度。随便翻开任何一个章节,都能感受到作者在信息筛选和整合上付出的巨大心血,绝非市面上那些拼凑信息的快餐读物可比。它更像是一份经过千锤百炼的武功秘籍,需要你投入心力去钻研,但一旦领悟,便能受益终身。
评分这部厚重的典籍,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草药的芬芳,它简直像一个装满了古老秘密的宝库,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叙事风格,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式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带着你缓缓走进中药的世界。比如,书中对某种药材的性味归经的阐述,绝非寥寥数字带过,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古代医案和生活实例,让你深刻理解“良药苦口利于病”背后的深层逻辑。它没有过度渲染那些玄乎的养生概念,而是脚踏实地地讲解如何辨识、炮制和使用这些天然的馈赠。每一次翻阅,都像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那些看似寻常的植物,在作者的笔下仿佛都活了过来,展现出它们独特的生命力和治愈力。尤其是对季节更替与人体生理变化的关联分析,极其精妙,让人茅塞顿开,真正体会到“天人合一”的中医精髓。
评分坦白讲,一开始我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总担心内容过于陈旧或者夸大其词。然而,这部书成功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作者并未盲目崇拜古法,而是巧妙地结合了现代科学对某些药理成分的验证,使得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光彩,更符合当代读者的认知习惯。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某些疑难杂症的论述,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思路,而不是给出单一、僵硬的答案,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思考,让人明白中医的魅力在于它的灵活性和个体化治疗的精髓。它不是在贩卖“灵丹妙药”的幻觉,而是在培养我们自身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教会我们如何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知识的重量,是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画面感极强,每一次阅读都像置身于深山老林之中,亲手采撷那些带有露水的药材。作者的文笔细腻到可以描绘出不同产地、不同季节药材在能量上的细微差异,这种对自然万物深刻的洞察力,令人敬佩。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药食同源”理念的阐述,它超越了单纯的“吃什么补什么”的初级阶段,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结构来顺应身体的节律,实现真正的未病先防。书中对于食材选择的品鉴,充满了东方美学的韵味,教导我们如何用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方式对待食物,让吃饭这件事本身也成为一种疗愈。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药材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优雅、健康地生活的哲学指南。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彻底打破了我对传统中医药“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作者的文字功底了得,她仿佛是一位高明的翻译家,将那些拗口的古文和复杂的药理知识,转化成了一般读者也能轻松吸收的现代语言。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对照着家里的药柜或者厨房里的常见食材,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非常强烈。书中对于日常保健和常见小毛病的食疗建议,简直是为现代快节奏生活量身定制的“急救包”。我尝试了其中几种简单的方子来调理睡眠,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没有西药那种强烈的副作用感,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平衡与恢复。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可以常备在手边,随时翻阅,随时实践的“生活伴侣”。这种实用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结合,是很多养生读物难以企及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