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儿童经络按摩及饮食调养随手查
定价:24.8元
作者:时素华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42762719
字数:14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儿童经络按摩及饮食调养随手查》是为6岁以下儿童量身打造的经络按摩保健及常见病护理方法指导图册。经络是孩子身上自带的保健药库,本书部分介绍了儿童身上的60多个特效位及其按摩手法,每个位都附有真人及手绘取图,可帮助读者迅速找准位。还重点介绍了发热、感冒、便秘等常见病的经络按摩疗法,以及健脾胃、防近视、止嗝、增高及激发免疫力等日常保健的基本按摩法。第二部分则针对咳嗽、厌食、湿疹等儿童常见疾病,详细介绍了预防、护理及食疗保健方法,是有孩子的家庭居家的儿童保健图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时素华,女,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
十余年来致力于中医针灸的研究,导师为的针灸大师李志刚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养生堂特邀专家),还跟随的针灸大师张吉教授、王京喜教授、朱炜教授、徐阳春教授、陈枫教授等学习。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作者的语气就像是邻家经验丰富的大姐姐在传授育儿心得,完全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这让我在阅读时没有丝毫压力,反而觉得很放松,愿意主动去尝试书中的方法。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特殊体质(比如过敏体质或体寒)时,会特别提醒家长注意避免哪些“雷区”食物。这比市面上很多只强调“吃什么好”的书要全面得多。举个例子,我孩子以前体质偏寒,我总以为多吃红肉就能补回来,结果反而加重了积食。这本书明确指出,对于体寒的孩子,肉类烹饪时要搭配姜、葱等温性佐料,而且要注意烹饪的软烂程度。这种“对症下药”的细致入微,让我对中医调理的理解更上了一个台阶。它真正做到了将理论融入生活,让家长在日常的喂养和陪伴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打好健康的底子。这本书,是值得所有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常备的案头书。
评分说实话,我平时工作挺忙的,很少有时间去深入研读大部头的专业书籍,所以对这类“随手查”性质的工具书需求很大。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检索效率极高。如果你家宝宝突然半夜发烧了,你不需要翻阅厚厚的目录,可以直接翻到“发热”那一章,里面立刻告诉你哪些穴位可以按摩(比如曲池、大椎),以及如何辅助退热的饮食措施。这种即时响应的能力,对于急需帮助的家长来说太重要了。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处理过几次轻微的腹泻,效果立竿见影,没有发展成需要去医院的程度。而且,它对穴位的描述不仅仅是定位,还包括了力度和频率的建议,比如“轻柔按揉,直到局部有温热感为止”,这种细致的指导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和出错的概率。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柜上,很多时候都是在凌晨摸索着把它拿出来查阅的,足见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风格,说实话,很符合现代家长的审美,不像那些老旧的中医书籍那样厚重乏味。封面用色柔和,内页纸张质量也很好,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我最欣赏的是它内容组织上的逻辑性。它没有一股脑把所有内容堆砌在一起,而是清晰地分成了“常见病症的按摩应对”和“分季节、分体质的饮食调养”两大板块。我个人更偏爱后者,因为我认为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书中关于“春季养肝,夏季清热”的饮食建议,结合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比如,春天孩子容易过敏,书里就推荐了多吃一些温和的、发散风寒的食物,而不是盲目进补。此外,对于很多家长头疼的“不爱吃药”的问题,这本书通过食疗的方式完美地规避了,像那道“健脾开胃的小米粥”的做法,细致到连火候的把握都有说明,简直是手把手教学。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深奥的中医理论,转化成了厨房里简单可行的日常操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温馨,淡雅的米色背景上点缀着一些可爱的卡通经络图和食物插画,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完全没有那种传统医学书籍的严肃感。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家里孩子经常有些小毛病,感冒、积食、夜里哭闹什么的,看西医打针吃药总觉得不太放心,所以想学习一些中医的调理方法。这本书的排版很清晰,图文并茂,每一个穴位的位置都标注得非常准确,配上真人示范的穴位按压手法图片,即便是中医小白也能很快上手。尤其是关于“积食”那一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按摩天枢、中脘等穴位来帮助孩子消化,还推荐了几款非常家常的食疗方子,比如山楂水和萝卜水,操作起来毫不费力,孩子喝了之后效果也确实不错,脸上的红晕都少了很多。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位随时可以请教的育儿小助手,而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专业教材。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穴位时,总是会结合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来讲解,这点考虑得非常周到。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对这种“养生类”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有些东西可能过于玄乎,或者说,效果因人而异,难以验证。然而,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是它那种“循证”的、注重日常养护的理念。它不是鼓吹什么“包治百病”,而是强调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比如按摩和调整饮食结构,来提升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我关注的重点在于那些“疑难杂症”的应对。比如孩子容易上火,我以前都是买凉茶,但总觉得药性太寒凉。书里推荐了“清天河水”这个按摩手法,每天睡前给孩子按几分钟,说能清心火、安神。坚持了大概两周,我惊喜地发现孩子晚上入睡更安稳了,不再是以前那样翻来覆去的。饮食方面,它对“脾胃虚弱”的食谱讲解得非常细致,哪些食物是温补的,哪些是寒凉的,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晰,这对于经常下厨的我来说,太有指导意义了。这本书的好处就是让你从源头上思考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