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冠军教您学太极图解系列:42式太极拳
定价:35.00元
作者:杨艳,高翔,董国兴等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337667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42式太极拳是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编创和大力推广的健身运动项目之一。本书详细讲解了42式太极拳动作及要领等,内容系统,图文并茂。书中对每个动作都进行了分解式介绍,讲解细致,又要点突出,使读者易懂易学;书中对每个动作易犯的错误,也给以明确指出并加以纠正;尤其是本书甴世界冠军编写和演示,动作标准、规范、舒展、美观,保证了本书内容的准确性和性。本书可谓融知识性和指导性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学习参考读物。
目录
作者介绍
杨艳,女,河南焦作人,原国家武术队队员,武术六段,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国家一级裁判员,国家武术段位制指导员。现为河南理工大学体院教师、韩国岭南大学博士。还曾任校高水平武术队教练。
杨艳自幼习武,8岁即被选入市武术队,从此也开始了她辉煌的武术专业生涯,并获奖无数,被誉为“美女冠军”;杨艳还代表我国多次出访海外,参与中外文化交流;甴杨艳示范、编写的太极拳、剑教材和光盘系列出版发行后,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学者众。CCTV“欢乐中国行”栏目、宝岛台湾的《全球功夫》杂志、河南电视台等媒体,都对她做过大量的报道,以传颂她对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和推动太极拳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杨艳的主要成绩有:2003年全国武术冠军赛太极拳项目冠军;2005年国际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双项冠军;全国城市运动会太极拳项目冠军;2007年国际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双项冠军;2009年国际焦作太极拳交流大赛陈式传统太极拳、32式太极剑双项冠军;国际香港武术节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双项冠军,太极拳对练冠军;全国武术段位制大赛武术套路总决赛冠军。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挑选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冲着“42式”这个套路去的。市面上流行的套路太多了,初学者很容易陷入选择困难。42式作为国家推广的简化套路,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基础性,它既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神韵,又兼顾了现代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限制。这本书对这个套路的分段和编号做得非常系统化,每一段的标题都很明确,让人很容易定位到自己需要练习的环节。更让我惊喜的是,在讲解完整个套路的基本动作后,作者还特地加入了一些关于不同招式之间连接转换的要点分析。这些连接之处往往是初学者最容易出错、动作断裂的地方,而这本书的细致讲解,有效地帮助我理顺了整体的流程,让整个拳架打起来感觉更加连贯流畅,不再是零散动作的堆砌。这种注重整体性、流程性的编排,对于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框架至关重要。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几本介绍传统武术的书籍,说实话,很多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理论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的动作分解图却模糊不清,或者关键的发力点讲解得过于专业和晦涩,看得人一头雾水。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非常注重“图解”二字的作用。每一个架势的转换,每一个手法的细微差别,都配有非常清晰、角度多变的图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容易混淆的动作时,会用红色的箭头或者高亮标注出运动的轨迹和重心的转移,这对于我这种靠视觉学习为主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对着书上的图,试着比划了一下,能明显感觉到,原来自己以前理解的那些动作都是“僵硬”的,而书上强调的“松沉”和“圆活”,通过这些图解变得具象化了。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真正“看懂”并“模仿”的教材,这大大增强了我练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评分作为一个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节奏很快的上班族,我练习武术主要图的就是一个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机械地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引导你“为什么这么做”。它没有一味地鼓吹快出成绩、速成什么,而是反复强调太极拳的“慢”和“匀”。在对42式这个套路进行拆解时,作者会穿插一些关于呼吸配合的指导,比如何时深吸,何时徐呼,以及意念应该放在哪里。这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发现,当我按照书上的指导去调整呼吸时,身体的紧张感真的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每一次练习完,虽然身体会有些微酸痛,但精神上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清晰。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耐心又深谙此道的师傅在耳边细语,让我明白太极拳是流动的禅修,而不是一套花架子,这种注重内在体验的叙事方式,非常符合我追求身心合一的初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水墨晕染的感觉,配合着简洁有力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哲学思想很感兴趣,太极图作为核心符号,那种阴阳平衡、刚柔并济的理念,总让人觉得充满了智慧。拿到书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发现里面的排版和插图设计也延续了这种风格,非常注重视觉上的和谐统一。尤其是那些关于太极哲理的阐述部分,作者用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将深奥的道家思想融入到对拳架动作的讲解之中,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大致领会到,原来打拳不只是简单的肢体运动,更是一种内在的修炼和对自然的体悟。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到每一个细节的练习中,但光是阅读这些关于理论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就已经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对武术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很好,纸张厚实,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绝对算得上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武术入门经典。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独运。它不仅关注了动作的外部形态,更深入到了练习者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比如,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常见错误及修正方法”。我发现自己常常在做“揽雀尾”的时候,上身总是会不自觉地侧倾,而书中非常精准地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原来是重心没有完全转移到支撑腿上。它提供的修正建议非常具体,比如建议我在练习初期先用一面墙来辅助感知身体的垂直度。这种将理论指导与实操反馈紧密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不再需要不断地去揣测“我做对了吗”,因为书本已经预设了我的困惑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对于一个自学者来说,这种预见性的指导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让练习过程中的“迷茫期”大大缩短了。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武术教材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