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速成围棋:高级篇 中
定价:18.80元
作者:金龙天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146052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聪明的孩子学围棋,学围棋的孩子更聪明。
给我学围棋,培养好兴趣;看谁学得快,大家比一比。
内容提要
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作者金龙天认识到入门教育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克服这些问题出版了《速成围棋》这套教材。
《围棋教材·速成围棋:高级篇(中)》简单易懂,是学习围棋的好帮手,非常适合作为儿童围棋教育的教材。
目录
1 布局
1-1 根据地
1-2 合理开拆
1-3 搜根攻击
1-4 攻击步调
2 行棋
2-1 整形
2-2 腾挪
2-3 弃子
2-4 劫争
3 对杀与死活
3-1 杀棋
3-2 做活
3-3 手筋运用
4 官子
4-1 官子判断
4-2 收官技巧
5 过关训练
附录:打谱找感觉
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阅读节奏感把握得极佳,它不是那种一口气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可以伴随棋手成长的“武功秘籍”。我通常不会连续阅读超过两个小时,因为那样反而容易产生“信息过载”。我更习惯于每天选取其中一个章节,比如专门研究一章关于“星位点三三的后续变化”或者“边空经营的效率比拼”,然后把书放在一边,自己尝试用纸笔复盘三到四盘模拟对局。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分析一些复杂的战斗局面时,会巧妙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或者古代棋谱的典故,这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枯燥的计算多了一层文化底蕴的滋养。这种将技艺提升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处理手法,非常符合我个人对“雅”的追求。每当我感觉自己思维有些僵化时,翻开这本书的某一页,总能被其中蕴含的智慧重新激活,仿佛与古代的智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从装帧设计到内容编排,这本书都体现出一种对围棋艺术的极致尊重。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即使用笔在棋谱上做标记也不会洇墨,这对需要深度研习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而内容的组织结构,则像是精心雕琢的园林,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绝妙一手”,而是非常扎实地从最基础的“气势与眼位关系”开始,慢慢构建起高级棋手所需的判断框架。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全局性原则时,所采用的简洁有力的语言,那种不拖泥带水的叙述方式,反而更显出作者的自信和深厚内力。这本书不是快餐式的学习资料,它需要你投入时间、精力和思考。但作为回报,它给予你的,是一种更加稳固、更加可靠的棋艺根基,以及一种对围棋这项古老艺术更深层次的敬畏与热爱。读完后,你不会觉得“学会”了多少招法,而是会感觉“理解”了更多围棋的内在逻辑。
评分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感觉棋艺停滞不前的棋友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破瓶颈的利器。我个人在定式记忆方面一直很吃力,总是记不住长串的招法,所以更侧重于理解“理”。这本书在讲解变化时,很少采用“如果你走A,我就走B,然后你走C”的流水账式记录,而是会用大量篇幅去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走,背后的意图是什么。比如,它深入剖析了在特定局面下,为什么选择“舍小取大”的效率会高于“步步为营”的策略。这种对本质的挖掘,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对局中去寻找那些“结构性”的弱点,而不是仅仅盯着眼前的几目得失。通过对书中几个关键案例的反复推演,我发现自己对待官子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简单地数点,而是开始评估每一个官子对双方“大势”的影响。这种从战术层面提升到战略层面的飞跃,正是这本书所能带来的最大价值。
评分这本棋谱的排版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墨香与现代设计感的完美结合,初翻开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古典韵味,却又不失清晰的逻辑线条。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复杂变化时所采用的图例设计,那些棋子摆放的位置和箭头指示,简直是为我这种在实战中容易迷失方向的棋手量身定制的。每一次深入研究一个定式,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棋盘全局掌控的那种深厚功力。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角落处理,往往藏着扭转乾坤的玄机。特别是对于中盘搏杀的策略剖析,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耐心十足的师父,一步步引你走进那个充满陷阱与机遇的战场。书中的案例选取也十分精妙,大多是那些流传已久却又常被现代棋手忽略的“老活”,通过现代的眼光重新解读,让人豁然开朗,感觉自己瞬间打通了某种任督二脉。装帧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有种庄重感,更愿意把它放在案头,时常翻阅揣摩。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提升了学习围棋的体验,让人不仅仅是在“学棋”,更是在欣赏一场视觉与智慧的盛宴。
评分坦白说,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毕竟“高级篇”这三个字本身就带着一定的威慑力。我原本以为会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术语和过于偏门的对局分析,读起来会像啃一本天书。然而,实际阅读体验却完全超出了预期。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用一个非常直观的、生活化的比喻来打个底子,比如用“筑坝蓄水”来形容局部优势的积累,或者用“斩断联系”来比喻切断对方的棋筋。这种接地气的解释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对于那些我曾经反复研究却始终不得要领的“厚味运用”,这本书给出了非常系统性的梳理,从“如何形成厚势”到“如何将厚势转化为实利”,中间的过渡衔接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跳跃感。我合上书本,立刻尝试在网上复盘了几局棋,惊讶地发现,那些原本模糊的判断标准,现在清晰了不少,甚至能预判到对手下一步可能会选择的几种应对。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告诉你“最优解是什么”,而在于教会你“如何思考才能找到最优解”,这种思维方法的传授,远比死记硬背招法来得珍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