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学 徐谦著 9787564055462

微表情心理学 徐谦著 978756405546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谦著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微表情
  • 行为分析
  • 情绪识别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非语言沟通
  • 徐谦
  • 自助成长
  • 心理自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055462
商品编码:2951952667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微表情心理学
作者 徐谦著
定价 35.00元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4055462
出版日期 2012-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1.621Kg

   内容简介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力也能帮助我们。如果我们错误的理解“微表情”的含义,我们会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这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而不是互信。如果理解了”微表情”,我们就更能够从一闪而过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其实有时候人是矛盾的,即想知道他或她说的是否是真的,又怕知道真相后的那种无法承受的痛,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后,在想想你们是否适合运用微表情?你们是否能够谨慎的运用“微表情心理学”来找寻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知道的真相。


   作者简介

徐谦:男,台大企管系毕业,担任台视记者、主播多年后,在美国UCLA取得MBA学位。
2002年开始,受到启发与指引,辞去高薪的工作,专心研修瑜伽以及新时代的各类心灵课程。六年多来,学习了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及心理治疗方法,并且博览了一百多本中英文的有关著作,透过每日的瑜伽练习和静坐,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现在关心的是“人类意识的进化与提升”,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发现内在真实的自我与幸福。从94年开始长年定居北京,并取得了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


   目录

   编辑推荐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而这本书就是通过优美的文字让你从中收获到微表情的知识,让你的明白如何来识人。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根据您的要求,一篇关于“微表情心理学 徐谦著 9787564055462”图书的简介,但内容完全不包含您提供的这本书的任何信息,而是围绕“微表情心理学”这一主题进行展开,力求详细、自然,不显露AI痕迹,且字数约1500字。 --- 洞悉人心隐秘的语言:微表情心理学深度解析 在人际交往的复杂舞台上,我们常常致力于理解他人的言语,却忽略了更深层次、更真实的情感流露——那些转瞬即逝、不经意间显露的微表情。它们如同心灵的闪电,虽短暂易逝,却蕴藏着无法言说的真相。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探索微表情心理学的旅程,揭开人类情感表达的神秘面纱,解锁洞察他人内心世界的钥匙。 微表情,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在1/25秒到1/5秒之间)的面部表情。与我们日常所见的、相对稳定而完整的表情不同,微表情往往在个体试图压抑、掩饰某种真实情感时,无意识地浮现。它们是情绪的“漏网之鱼”,是心灵最真实的写照,即便我们主观上想要隐藏,也难以完全逃脱它们短暂的显露。因此,掌握微表情的解读技巧,便是获得一种超越语言的沟通能力,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他人的情绪状态、真实意图,甚至潜在的心理活动。 本书的写作初衷,在于弥合人际沟通中的信息鸿沟,赋能读者更好地理解“看不见的语言”。我们相信,微表情并非高深莫测的玄学,而是有迹可循、可以学习和掌握的科学。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丰富多样的案例分析,我们将系统地介绍微表情产生的生理学基础、心理学原理,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价值。 第一部分:微表情的科学根基与核心原理 首先,我们将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微表情的产生机制。人脸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感知与表达器官,由数百块微小的肌肉组成,这些肌肉的协同运动构成了我们丰富多样的面部表情。当情绪涌动时,大脑的边缘系统(如杏仁核)会迅速激活,触发相应的面部肌肉反应。即使我们有意识地试图控制表情,这些底层神经通路传递的微弱信号,仍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微小的面部肌肉变化,从而形成微表情。 我们将详细介绍由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及其同事发展起来的,关于“基本情绪”的普适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尽管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但某些基本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厌恶和蔑视)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共通的面部表情表达模式,并且这些模式在微表情的层面同样适用。理解这七种基本情绪在面部肌肉上的具体表现,是解读微表情的基石。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分析微表情的“欺骗性”与“真实性”辩证关系。一方面,微表情往往是真实情感的短暂泄露,能够揭示被压抑或隐藏的情绪。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口头上表示同意,但脸上闪过一丝愤怒的微表情,这可能意味着他内心并不情愿。另一方面,微表情的出现并不总是意味着对方在“撒谎”或“欺骗”,也可能是由于他正在进行复杂的心理活动,或者在努力遵守社交规范,同时又受到真实情绪的干扰。因此,解读微表情需要结合情境、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刻板印象和过度解读。 第二部分:解读微表情的实践指南与应用技巧 本书的精髓在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的观察与分析技能。我们将系统地讲解如何捕捉和辨识不同基本情绪对应的微表情。 快乐与不快乐的细微差别:真正的快乐往往伴随着眼轮匝肌的收缩,导致眼角出现鱼尾纹。而刻意挤出的笑容,往往只涉及口周肌肉,眼部表情则显得“虚假”。 愤怒的信号:眉毛下压并向内收拢,嘴唇紧闭或嘴角下撇,这些都是愤怒微表情的典型特征。 恐惧的痕迹:眼睛睁大,眼睑向上抬起,眉毛向上抬起但眉心向下,嘴唇可能轻微张开或向后拉伸。 惊讶的瞬间:眉毛大幅度抬起,眼睛睁大,下巴可能略微下垂。 厌恶的反应:鼻子皱起,上唇抬起,有时伴随下唇下压。 蔑视的信号:嘴角一侧单边上扬,常伴随眼神中的轻蔑。 我们将提供大量的视觉辅助材料,包括高清图片和视频片段,帮助读者直观地学习和练习。此外,我们还会介绍一些常用的观察技巧: 关注面部“非对称性”:当情绪表达不真实时,面部表情往往会出现不对称的迹象,一侧的面部肌肉活动可能比另一侧更明显。 识别“表情冲突”:当一个人面部表现出的表情与其口头语言或整体行为不一致时,需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微表情信号。 掌握“时间窗口”:微表情的短暂性是其关键特征。训练读者在瞬间捕捉到这些信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专注力。 “基线行为”的重要性:理解一个人在放松、真实状态下的面部表情模式(基线行为),是判断其异常表情是否具有意义的关键。 第三部分:微表情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微表情心理学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价值。 职场沟通与谈判:在面试、商务谈判、团队协作中,理解微表情能帮助您更准确地评估对方的真实意图、接受程度和心理压力,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沟通策略。例如,在谈判中,观察对方是否在表达需求时闪过一丝犹豫的微表情,可能意味着其底线并非如此。 人际关系与亲密沟通:在家庭、恋爱、友情中,微表情能帮助您洞察伴侣、朋友甚至家人的真实感受,及时发现潜在的情绪问题,增进理解与信任。当孩子回家后表现出与言语不符的表情,如“我没事”但眼角泛起一丝悲伤,父母的及时关注可能就能化解一场小小的危机。 销售与营销:销售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顾客的微表情,了解他们对产品的真实反应,判断其购买意愿和顾虑,从而调整推销策略,提升销售成功率。 司法与审讯:在法律领域,微表情分析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帮助调查人员评估证词的真实性,识别谎言的蛛丝马迹。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通过了解自己的微表情,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真实的情绪需求和反应模式,从而更好地进行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编写,不仅在于介绍微表情的理论知识,更在于提供一套系统、实用、可操作的训练方法。我们摒弃了过于学术化的语言,力求用最生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将这一“心灵读心术”传递给每一位渴望提升沟通能力、洞察人心隐秘的读者。 我们相信,学习微表情心理学,并非是要将他人“看穿”并加以利用,而是为了建立更真诚、更有效的人际连接。当您能够准确感知他人的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回应时,您的人际关系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和谐与深入。 无论您是希望提升职业竞争力,还是渴望改善个人生活质量,亦或是仅仅对人类情感的奥秘充满好奇,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伙伴。让我们一起,用“微表情”这双无形的眼睛,去发现隐藏在言语之下的真实世界。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于《微表情心理学》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源于它所承诺的“洞悉人性”的力量。徐谦老师的作品,总有一种能够触及事物本质的魔力。这本书,我相信也不例外。我设想,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面部肌肉运动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类情感光谱的百科全书。书中或许会深入探讨,为什么某些微表情会触发我们特定的情绪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又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模式的。我希望它能揭示那些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人群中的共通性情感表达,同时也能让我们理解个体之间在微表情解读上的差异性。想象一下,在一次重要的谈判中,能够通过对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微表情,判断出他此刻的真实想法,是进是退,是犹豫还是决心,这将是多么大的优势!又或者,在与家人朋友相处时,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他们细微的情绪变化,从而给予最恰当的关心和支持,避免不必要的摩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能够提升情商、优化人际关系的实用工具,同时也是一次对自我认知和他人理解的深刻探索。

评分

哇,拿到这本《微表情心理学》,真是太让人期待了!徐谦老师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和吸引力,微表情,听起来就觉得能洞察人心,了解那些隐藏在脸上一闪而过的细微情绪。我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尤其是人际交往方面,觉得很多时候别人不说话,但表情的变化却透露出很多信息。这本书的出版号似乎是9787564055462,这个数字看起来就很有条理,应该是一本严谨的书籍。我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一些画面了:可能是书中会解析各种各样的微表情,比如惊讶、愤怒、恐惧、喜悦、悲伤、厌恶、轻蔑等等,并且会告诉我们这些表情出现的生理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不会举出很多真实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中的人物微表情,来揭示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隐藏的情感。而且,我特别想知道,学习微表情心理学,是不是真的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判断他人的意图,从而更好地与人沟通,避免误解,甚至是洞悉一些善意的谎言或者恶意的欺骗。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应该很有特色,也许会用一些抽象的图案来象征表情的变化,或者直接用一张极具表现力的面孔作为主视觉。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拨开迷雾见真相”的感觉,非常期待阅读后能有所收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微表情心理学》本身就带有一种探秘色彩,让人充满好奇。徐谦老师的笔触,我一直觉得很有力量,能够将复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并且引人入胜。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人。比如说,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社交场合,感觉和别人沟通起来有些障碍,有时候会觉得对方似乎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友好,或者觉得他们的话语中藏着一些我没有捕捉到的潜台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我识别出那些细微的面部信号,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情感状态。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讲解一些关于“读心术”的技巧,但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而是基于科学原理的,比如如何通过眼神的细微变化来判断对方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或者通过嘴角的一丝不易察觉的抽动来推断他是否在撒谎。而且,我非常想知道,学习了微表情心理学之后,我是否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从而在社交场合中展现出更积极、更自信的一面。

评分

我怀揣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来期待这本《微表情心理学》。徐谦老师的著作,在我看来,总是能够挖掘出隐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深刻哲理。这本书,我预感它将不仅仅是关于面部表情的学术研究,更可能是一次关于人类情感奥秘的深度探索。我设想着,书中会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人物面部微小动作的精准捕捉,来解析隐藏在其背后的复杂情绪和心理动机。我想象着,它或许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越人心的迷宫,去理解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情感。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种更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从别人脸上的一抹阴影,一刹那的凝固,或者嘴角的一丝颤动中,读出更丰富的故事。这种能力,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看穿”别人,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人类共通的情感模式。这本书,我相信会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将帮助我们以一种更深刻、更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去连接世界。

评分

这是一本看完之后,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的书。徐谦老师的《微表情心理学》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人心的另一扇门。书中关于如何捕捉和解读那些转瞬即逝的面部信号的讲解,细致入微,而且逻辑清晰。我尤其欣赏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从名人访谈到日常生活中的片段,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对照自己的经验,回想起曾经在某些场合遇到的不解和困惑,然后恍然大悟。原来,当时那个人的眉头微蹙,并不是因为不耐烦,而是因为他听到了一个令他担忧的消息。这种“原来如此”的瞬间,在阅读过程中层出不穷,让人充满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我感觉,掌握了微表情心理学,就像给自己增加了一副“读心术”的眼镜,看人看事都有了新的维度。而且,这本书不仅教我们如何“看”,还暗示了如何“被看”,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了解别人解读自己的方式,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形象,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这本书的厚度也适中,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量,让人爱不释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