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曼施坦因传:第三帝国“闪电杀神”的辉煌与没落
定价:45.00元
作者:(法)皮埃尔·塞尔芬 孔秀云 凤凰含章出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2141947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现在市场上罕有的关于帝国名将曼施坦因的生平传记。专家执笔,内容:本书作者系法国当代军事史学家,曾在法国的军事学院任教20年,预备役上校军衔。他还是法国电视二台的“军事顾问”,并与其他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合作。版本稀有,译文流畅:本书的译者旅居欧洲多年,翻译水平精深,所以这个版本的曼施坦因传实为不可多得的稀有版本,值得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内容提要
本书由军事史学家执笔,结合大量的档案、回忆录和真实老照片,勾勒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杰出的军事将领——曼施坦因的生平传记。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隆美尔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三大名将。与后两者相比,曼施坦因又被称为“陆军中的*强大脑”“德国的头号战略家”,无论是西线还是东线,从入侵波兰,到闪击法国;从苏联广袤国土上的塞瓦斯托波尔到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曼施坦因永远是德军历次大型战役中的中心人物。但随着德军的节节溃败,第三帝国的覆灭,一代名将曼施坦因终究逃不过被罢黜乃至俘虏的命运。
出身于普鲁士军事贵族家庭的曼施坦因为何甘愿被绑上的战车?被誉为“军事战略天才”的他为何终究没有跻身于第三帝国*权力层?被士兵广为爱戴,甚至令敌人都赞叹不已的他,为何却被希特勒厌恶至极?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的他,为何能被提前释放并在死后依然享有军事荣誉的葬礼?且看本书娓娓道来。
目录
1 带着军人肩章出生
2 锋芒初现
3 德意志国防军的萧条年
4 在新的军事反应堆中心
5 在波兰的牛刀初试
6 一个恼人的冬天
7 魔鬼般的大镰刀收割行动
8 “巴巴罗萨计划”
9 克里米亚之战
10 塞瓦斯托波尔元帅
11 为元首救场的人
12 伏尔加河上的“古希腊悲剧”
13 在哈尔科夫的振奋和暂时的延缓
14 “堡垒计划”
15 东线后的战火
16 失势
17 死而复活
作者介绍
法国当代军事史学家、当代冲突研究专家,曾在军事学院任教20年,预备役上校军衔。他还是法国电视二台的“军事顾问”,并与其他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合作。出版有《贝当神话》《现代化战争》《鸵鸟情结——论法国的失败》等著作近10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拿捏得炉火纯青,它没有像许多历史传记那样陷入枯燥的年代罗列,反而将人物的命运与宏大的战争画卷紧密交织。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能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个时代钢铁洪流的轰鸣与硝烟弥漫的紧张。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带入到那些关键的战役现场,去体会决策层面的权衡与取舍,那种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视角,在关键时刻又被无情地拉回历史的洪流之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对复杂人性的刻画,他没有将笔下的主角简单地塑造成一个完美或全然邪恶的符号,而是呈现了一个在特定体制下,展现出超凡军事才能,却又不得不与历史的巨轮一同前行的悲剧性人物。那种挣扎、那种精明、那种深不可测的战略思维,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惊叹其军事天赋的同时,也不禁对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法,使得厚重的历史题材读起来也充满了画面感和紧张感。
评分这本书的资料搜集工作量简直是惊人的,这从它提供的详实细节和多维度交叉验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不仅仅是重复前人已经挖掘出的史料,更是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和解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带有争议性的军事决策时所展现出的审慎态度,他并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将所有可获取的证据碎片拼凑起来,构建出一个尽可能接近真相的图景。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获得一种极强的信服力,感觉自己正在触摸历史的真实脉络。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通俗历史读物,更像是一部精细打磨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同时又保持了极佳的可读性,没有让人感到晦涩难懂。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深入了解二战东线战役和德军军事思想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提供了远超预期的信息密度和解读深度。
评分文风的转换处理得极为巧妙,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丝毫没有断裂感。在描述宏大的战略部署和复杂的政治博弈时,作者的语言显得沉稳、冷静,充满了智力上的交锋感;然而,一旦进入到对具体战术细节或个人心境的描绘时,笔锋又会变得犀利而富有洞察力,捕捉到了那种瞬间的决断与压力下的心理波动。这种张弛有度的文笔,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层次感。我常常在读到某个精彩的战术布局分析时,由衷地赞叹作者的军事洞察力,紧接着又被角色在重大挫折面前表现出的坚韧或绝望所打动。这种叙事的双轨并行,让读者既能进行理性的分析,又能进行感性的共鸣。它成功地将一部严肃的军事历史作品,转化为一部充满人性光辉与阴影的史诗叙事,这在同类题材中是相当罕见的成就。
评分如果从历史研究的严谨性角度来看待,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并非简单地复述已知事实,而是对许多传统认知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修正意见。作者似乎花费了大量心血去甄别和解构战后那些带有明显政治目的的口述历史,力图还原出更接近事实的决策链条。这种“去神化”的过程是痛苦但必要的,它揭示了精英阶层内部的权力运作、相互掣肘乃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多个情报来源的对比分析,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指挥官的决策是如何在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被不断扭曲和修正的。这种对历史建构过程本身的审视,极大地提升了该书的学术品味,让它成为了一份值得反复研读的、关于权力、才能与时代局限性的深度文本。它教会我们,真正的历史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教科书式陈述。
评分这本书对战争残酷性的描绘,是直击人心的,它没有美化战争,也没有回避那些光环背后的血与火。尽管聚焦于一位“胜利者”的视角,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人力、物力巨大消耗的深刻反思。特别是一些描写后勤补给线、士兵士气变化,以及冬季作战环境的段落,读来令人心悸,能真切地感受到前线士兵所承受的非人煎熬。作者似乎很清楚,再高明的战略家,其最终的执行者都是鲜活的生命,这种对“人”的关注,使得这部传记显得尤为厚重。它不仅仅是在探讨军事理论的成败,更是在审视在极端环境下,人类决策的局限性与代价。这种对宏大叙事中的微观痛苦的捕捉,让这部作品拥有了超越纯粹军事分析的道德和人文深度,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深思良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