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附DVD)
作 者:约翰.汤普森
开 本:890x1240mm 1/16
定 价:28.00元
页 数:47页
厚 度:3mm
净 重:160克
谱 号:五线谱
光 盘:1VCD(视频)
难 度:入门
属 性:钢琴教程
出 版 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印 刷:2011年3月第17次印刷
内容简介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一开始就说明:要以乐句为单位,而不是以一个一个的音为单位去思考和感受音乐,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唤起学生的注意:用不同的音乐处理弹奏每一个乐句,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手段之一。
触键:毫无疑问,触键是钢琴演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对诸如断奏、连奏、连线等曲例的安排,是循序渐进和合乎规律的。
要全面发展各种触键方法,作者编订的《哈农练习曲》便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目前,该书已被大多数钢琴教师和音乐学校用作标准教学用书之一。
音阶与和弦:
在学习了半音和全音之后,接着是音阶的构成,和以音阶为旋律及伴奏音型的曲例。
然后,用纵向结合和分解形式的和弦构成的小曲,向学生展示三和弦及转位。
七和弦(及基转位)不是从和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简单地作为一种和弦形式教给学生,应当让他们记住这种和弦,因为它在现阶段的乐谱中会经常出现。
范围:
在调号方面,《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只用到三个降记号和三个升记号为止,其余调号将按适当顺序,在第四册中依次介绍。
第44页上列出了《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所用的音阶与和弦,因为它在现也从原乐谱中会经常出现。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汤普森
约翰·汤普森,钢琴教育家,美国钢琴教育家。出版有约翰·汤普森钢琴教程系列。其中的是约翰·汤普森钢琴简易教程。是世界公认的初学钢琴的性教材,由美国威利斯(WILLIS)音乐出版公司出版,现在全世界已有7种文字的版本。汤普森钢琴教程以对音乐名作的简易改编为特点,从“学钢琴首先是学音乐”的战略眼光来看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琴童进一步学习复杂节奏、聆听内声部及低音旋律、训练手指的触键和跑动、熟悉和理解各种风格均提供了丰富的训练内容。
目录
乐句《旋律》
三个乐句《蜜蜂》
四个乐句《无事生非》
手腕断奏《有些人》斯蒂芬原曲
练习题
手腕断奏练习《动物展览会》
变换手的位置《在堤岸上》
新的表情记号《日出》
连线
二音连线《黄鼠狼逃跑了》
左手二音连线《布吉鸟吉舞曲》
右手二音连线《知更鸟罗宾》
半音
全音
三音连线《曳步舞》(布吉乌吉)
双手交叉的乐曲《影子舞》
大调音阶
四四拍子的新记号《玩杂耍的人》
F大调音阶练习《杂技演员》
切分音《我喜欢“节奏”》 重音和连线《部落舞》
教师和学生的四手联弹《步态舞》
和弦的构成
和弦的转位
左右手的三和弦《跳跃手弦》《分解和弦练习曲》
和弦的形式《古老的曲调》
分解和弦《双手交叉练习曲》
不协和音《中国大戏院》
D大调《农民舞曲》
降B大调《降B大调练习曲》
左手分解和弦《我的太阳》
复习《牛仔之歌》
六八拍子《嚓,嚓,嚓》
降E大调《月光下》
六八拍子《你好吗?》
音阶与和弦
术语表:音乐术语和表情记号
升级证书
坦白说,我对于那些宣称“速成”或者“一夜之间掌握”的音乐书籍总是抱持着十二分的怀疑态度,但《节奏的奥秘:掌握时间艺术的终极指南》这本书,却用它的扎实内容和严谨逻辑赢得了我的尊重。这本书的重点非常明确,它完全聚焦于“节奏”这个常常被旋律和和声的光芒所掩盖的核心要素。作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奏型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从巴赫的复调结构到非洲鼓点的复杂交织,再到现代电子乐中精确到毫秒的切分,无所不包。我最欣赏的是它提供的那套“身体律动训练法”,要求读者不仅用耳朵听,更要用身体去感受和模仿节奏的内在脉搏。这套训练法非常实用,它帮助我打破了以往那种僵硬的节拍器依赖,真正将节奏“内化”到了我的演奏之中。书中还附带了大量的音频示例,这些示例的质量极高,录音清晰,并且涵盖了从最简单的二拍子到极为复杂的复合拍子,方便听觉上的对照学习。这本书的厚度虽然令人望而生畏,但每一页都充满了干货,绝无任何水分,对于想要精进自己节奏感,想要成为一个“时间掌控者”的乐手而言,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暂且称之为《和声学的优雅探索》,简直是为那些被传统和声学吓怕了的现代音乐人准备的一剂良药。我曾经尝试过几本厚重的和声学教科书,结果往往是陷入了对“禁忌”和“规则”的恐惧之中,生怕自己写出一个“错误”的进行。然而,这本书的视角完全不同,它以一种“如何打破规则才能创造新美学”的姿态出现。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分析印象派、爵士乐以及电影配乐中那些看似“不合规矩”的和声运用,并将其背后的原理剖析得淋漓尽致。它没有停留在功能和声的层面,而是大胆地引入了后浪漫主义的半音和声、扩展和弦,甚至是对位法的现代应用。对于我这种热衷于创作独立音乐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语汇量是爆炸性的。它的论述充满了思辨性,常常会抛出一个问题让你停下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比如,它探讨了“不和谐音的审美阈值变化”,这个话题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基础和声,渴望在自己的音乐中注入更丰富的色彩和更高级的张力,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下一站。
评分说实话,我对很多“音乐史”相关的书籍都提不起兴趣,因为它们往往写得像一部严肃的编年史,充斥着年份和人名。然而,《跨越时代的旋律:从民间曲调到全球音乐的演变》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完全摒弃了传统的“英雄崇拜式”的历史叙述,而是将音乐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作者的叙事脉络非常清晰,他总是从一个极其微小的、具体的音乐片段入手,比如某一个地区流传的摇篮曲或某种工作号子,然后层层剥茧,追溯其如何受到技术进步(比如乐器制作的改变)、政治变迁,乃至气候变化的影响,最终演变成我们今天听到的宏大音乐风格。我特别喜欢他对比了不同地区对“悲伤”情绪的音乐化表达,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旋律和节奏的构建方式有着惊人的差异,这拓宽了我对音乐可能性的想象。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行文却充满了人文关怀,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反而让人对人类的创造力充满敬畏。这是一部真正的“活着的历史”,强烈推荐给所有想理解音乐在人类文明中扮演角色的读者。
评分哇,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既有深度又能让人轻松上手的乐理入门书,这本《音乐的魔法:从音符到和弦的奇妙旅程》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来阐释复杂的乐理概念。比如,讲到调式的时候,他竟然将不同的调式比作不同性格的“音乐小精灵”,让人一下子就对它们产生了亲近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和声进行的部分,讲解得深入浅出,特别是如何运用色彩和声来营造情绪,这一点在很多入门教材里都是被一带而过的。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极其用心,大量的图表和手绘插图,让那些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可视化。我以前总是在乐理书里迷失方向,感觉像在啃一本厚厚的字典,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音乐导师,耐心地牵引着你一步步深入音乐的殿堂。读完第一章,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拿起乐器去试验书里讲的那些技巧,这种即时反馈的成就感,是其他教材无法给予的。对于那些想要真正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进行,而不是仅仅记住“怎么”弹奏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评分我必须承认,当我打开《键盘演奏的艺术:触键与音色的精妙控制》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是一本老生常谈的技巧书吧。但读进去之后,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本书的重点根本不在于指法练习的难度,而是完全聚焦于“如何用手指与乐器进行一场深度对话”。作者对键盘乐器(包括钢琴、电钢乃至合成器)的物理特性理解得极为透彻。他不仅仅教你如何弹奏出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更重要的是,他教授如何控制触键的“重量”、“速度曲线”和“深度”,以达成对音色细微差别的掌控。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呼吸与演奏的同步性”,要求演奏者将身体的呼吸节奏融入到乐句的处理中,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机械式”演奏的习惯。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踏板的哲学”的探讨,远不止于简单的延长音,而是如何用踏板来创造空间感和混响的层次。这本书对音色细节的追求,已经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但正是这种极致的关注,才使得我的演奏立刻提升了一个维度,不再是平面的声音,而是立体的、有呼吸感的音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