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书 名 | 从零起步学架子鼓附DVD版 | 定 价 | 36.00元 |
| 作 者 | 孟宪德 | 难 度 | 入门-提高 |
| 开 本 | 16开 | 属 性 | 架子鼓教程 |
| 页 数 | 148页 | 光 盘 | 1DVD |
| 谱 号 | 五线谱、简谱、歌词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 数 量 | 1本书、1光盘 | 出版日期 | 2012年1月第5次印刷 |
| 产品展示 |
| 细节展示 |
| 内容简介 |
| 为了给学习架子鼓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编写了这本《从零起步学架子鼓》一书。 这本教材带给大家的,是作者多年学习和演奏架子鼓时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及心得。它不光是基本功和技巧上的纯粹训练,更有应用方面的具体指导。由浅入深,尽量在有限的空间内去覆盖多方面的知识,好让大家学而有用、用而实在。章是介绍架子鼓的基本知识和常识。第二、三章是基本功的训练和各种节奏的练习。第四、五章是应用练习。 章是介绍架子鼓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学习者在练鼓之前应当了解在先,把音符,鼓谱中的节拍、标记搞清楚,这样学习起来会顺利一些。 第二、三章是基本功的训练和各种节奏的练习,基本功的训练是重中之重,学习者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不要怕枯燥,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稳步提高。手脚的深度配合练习和各种节奏的练习,艰苦而又充满乐趣,是提高架子鼓整体技术的关键环节,请下功夫训练。 第四、五章是应用练习,与众多教材不同的是,它对学习者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提示,并结合具体谱例进行对照,相信对学习者在整体音乐素质上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们还录制了DVD教学光盘,为大家讲解和进行谱例示范。 |
| 作者简介 |
| 孟宪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民乐首席。他曾代表中国文化部艺术团、中国文联艺术团、中国民族之光艺术团、全总艺术团等出访欧亚非及港澳台许多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应邀为国外音乐制作公司录制中国民乐唱片中的独奏。其中包括:《吹箫引风》(法国)、《中国风情》(意大利)、《梦.峡谷》(香港)等。北京音像公司及中国唱片深圳公司分别制作发行了他的三张个人独奏专辑《中国胡琴》、《平川怀》和《传统与现代》。 他不但善长演奏二胡、板胡、高胡、京胡等多种胡琴,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民族音乐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曾出版《二胡演奏入门与提高》、《二胡基础教程》、《经典二胡名曲200首》、《二胡独奏名曲精选》等多部民族弓弦乐教程及DVD教学片。他所教授的学生曾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也因此多次获得园丁奖和**老师奖。 |
| 产品目录 |
| 章 架子鼓入门 节 架子鼓的构造 一、鼓(Bass Drum.Kick)(B.D.) 二、桶鼓(Tom-Tom Durm)(T.T.) 三、小鼓(Snare Drum)(S.D) 四、踩镲(Hi-Hat Cymbal) 五、吊镲(Cymbal) 第二节 鼓的调音 第三节 鼓棒的种类 一、鼓刷(Brush) 二、槌棒(Mallets) 三、束棒(Rute) 四、其他多种鼓棒 第四节 鼓刷的应用 第五节 鼓棒的基本用法 一、如何控制鼓棒 二、如何挥动鼓棒 第六节 运棒的基本练习 一、UP 二、Down 三、Tap 四、Tull 第七节 甩鼓棒的方法 一、定点回转法 二、指间转法 第八节 鼓谱 一、大鼓 二、小鼓 三、踩镲 四、桶鼓 五、吊镲 六、其他打击乐器 第九节 认识音符 一、音符的种类和休止符号与五线谱记法 二、附点音符 第二章 基础打击练习 节 基本功练习入门 一、小鼓的基本功练习 二、大鼓基本功训练 三、小鼓与大鼓组合练习 四、大鼓与踩镲组合练习 五、基本功综合练习 第二节 基本功练习进阶 一、小鼓基本功深度练习 二、大鼓、小鼓、桶鼓及镲的组合练习 三、常用舞曲节奏练习 第三章 备战练习 节 手脚配合的深度技巧练习 一、重音移位练习 二、大鼓深度技巧练习 三、单跳与双跳的混合练习 四、双跳三连音与三连音复合跳练习 五、单跳双跳四连音与大鼓和踩镲组合训练 六、单跳双跳三连音与大鼓和踩镲组合训练 七、手镲十六分音符双手敲击的开镲训练 八、“加花”插入的实用技巧练习 第二节 实用流行节奏练习 一、摇滚风格练习 二、爵士风格练习 三、拉丁风格练习 第四章 应用练习 节 演奏中的常识和学习者关心的问题 一、歌曲使用节奏的种类 二、怎样选择正确的节奏型 三、歌曲层次变化时鼓如何变化 四、“加花”插入怎样设计 五、结尾时鼓如何处理 六、即兴独奏(Solo) 第五章 实战练习 首 喜欢你 第二首 光辉岁月 第三首 爱不爱我 附 录常用音乐术语 |
坦率地说,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其他出版社的爵士鼓入门书籍,但无一例外,它们要么过于注重西方古典音乐的体系,对我们亚洲学习者的习惯考虑不足,要么就是内容更新速度太慢,跟不上现代音乐对鼓手提出的新要求。但这本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的版本,明显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对市场前沿的敏锐洞察。它在基础训练之余,非常巧妙地穿插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窍门”和“常见错误纠正”。比如,书中专门用了一章来分析如何避免“踩镲时而松散时而过紧”的问题,这几乎是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的技术瓶颈。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不同音乐风格(如摇滚、放克、布鲁斯)的基础律动范例的选取非常精准,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给出了最核心、最常用的Groove,这对于希望快速上手并融入乐队演奏的人来说,简直是黄金标准。这种实用性与专业性完美结合的教材,在市面上实在不多见,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们知道如何思考节奏,而不是仅仅机械地模仿符号。
评分这本《从零起步学架子鼓》的出版,对于渴望踏入鼓手世界的音乐爱好者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对架子鼓那种强劲的节奏感和掌控全场氛围的能力心生向往,但苦于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起点太高,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却异常清晰,它仿佛是一位经验老道的老师,耐心地牵着你的手,一步步走出入门的第一步。从最基础的手型、坐姿开始,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极其到位。我特别欣赏它在节奏训练上采用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是一上来就丢给你复杂的切分音,而是先巩固最基本的“咚”、“哒”、“哧”的组合,确保你打下的地基是无比扎实的。而且,书籍的排版设计也极具匠心,大量的图示和清晰的五线谱(或者说鼓谱)标注,让那些原本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节奏型,瞬间变得可视化、易于理解。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门技能,而是在“解锁”一种全新的语言,这种畅快感是其他一些枯燥的教程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积极正向的反馈至关重要,它能极大地增强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也值得一提。作为一本高频使用的学习工具,耐用性非常重要。厚实的纸张保证了在反复翻阅和在鼓房练习时,页面不容易被汗水浸湿而损坏,而且印刷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小字体的技术注解也一目了然,这在长时间的阅读和练习中,大大减轻了眼睛的疲劳感。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解理论概念时,那种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文风,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它不会用一些故弄玄虚的术语来制造距离感,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复杂的乐理概念在鼓上是如何体现的。例如,它在讲解“律动”时,不是简单地定义,而是引导你去感受音乐的“呼吸”,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培养的是音乐感而非单纯的机械操作能力。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植入了一种内在的“节拍器”,开始真正理解为什么某些节奏会让人想跟着摇摆起来,而不是仅仅知道“该打在哪里”。
评分从我个人的学习体验来看,这本书的整体设计理念更偏向于“构建一个完整的音乐思维框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如何打出某个节奏”的层面。它在每一章节的结尾,都会设置一些“自我检验”和“小考题”,这些题目往往要求你不仅仅是打对,更要求你“打得好听”,例如对力度层次(Dynamics)的把握。这种对音乐表现力的早期强调,无疑为我未来的进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很多人在后期不得不“推倒重来”纠正坏习惯的痛苦过程。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精密的路线图,它明确地标示出了从“新手”到“合格乐手”的每一条必经之路,并且提供了最可靠的工具(DVD)和最人性化的指引(文字)。对于任何真心想把架子鼓学扎实、不走弯路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信赖的首选教材,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一种对节奏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网络上搜集学习资源的鼓手,我对“附赠”的内容通常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很多附赠的资料往往是质量平庸的凑数之作。但这次,我必须为这本书的配套DVD点赞。它完全不是那种“放个视频随便录一下”的敷衍态度。视频的拍摄质量极高,多角度的镜头切换,清晰地展示了鼓手左右手的配合细节,尤其是脚部动作的精确控制,这些是纯文字和静态图片很难完全传达的。当我看到教学老师演示那些快速的底鼓(Bass Drum)或复杂的军鼓(Snare)击打时,我能清晰地看到他的手腕和手指的微小发力点变化,这对于提升我自身击打的力度控制和清晰度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视频的节奏速度控制也设计得很科学,从极慢速到正常速度的渐进,让我能真正做到“慢练出精”,而不是急于求成导致手感混乱。这份高质量的视觉辅助,极大地加速了我的学习进程,让枯燥的基本功练习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