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围棋经典死活3600题(中级) |
| 作者 | 李春震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8177121 |
| 出版日期 | 2013-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359Kg |
| 内容简介 | |
围棋死活是贯穿围棋序盘、中盘、官子各阶段的要素,可以说,不研究围棋的死活,就不能谈论围棋。下棋时,如果看不清棋的死活,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李春震编著的《围棋经典死活3600题》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分册。初级适合业余1段以下的读者,中级适合业余1段至3段的读者,高级适合业余3段以上的读者。《围棋经典死活3600题·中级》在经典死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实战常型和一些少见的珍奇型,由于分类比较明确,便于读者记忆与掌握。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1.做活要点 2.破眼急所 3.扑与倒扑 4.左右同形 5.倒脱靴 6.双方急所 7.导致气紧 8.左右兼顾 9.外侧攻杀 10.角部特征 11.借助扳子 12.正确次序 13.抓住弱点 14.利用弃子 15.间接攻击 16.巧借外围 17.一路妙手 18.追杀 19.金柜角及变形 20.珍珑奇形 习题解答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名业余棋手,我们学习围棋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赢,更是为了享受思考的乐趣。一本好的围棋书,应该在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也能滋养读者的心性。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处理习题的解答部分的。如果仅仅是给出最终的棋谱变化,那未免有些单薄。我更期待看到的是对“为什么不能走那一步”的深入剖析,对那些看似合理的“陷阱”的详细解释。比如,一个看似必杀的局面,如果A走法被对方的B手所破,作者能否清晰地指出,是因为计算中忽略了某个微小的反先机会?这种深层次的思维引导,远比单纯的“记住答案”更有价值。一本真正优秀的围棋教材,应该能教会读者如何思考,而不是仅仅告诉读者该怎么走。我对这种能够“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抱有极高的期望。
评分我个人对“经典”这个词非常敏感,因为它意味着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棋手的检验。市面上很多新出的死活题,很多时候只是对旧有套路的一种微小变体,缺乏那种“醍醐灌顶”的力量。我更倾向于那些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来被公认为精妙的死活题型。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作者和出版社的名声去的,希望他们能从浩如烟海的棋谱中,筛选出那些真正具有代表性和教学价值的题目。如果能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死活思想熔于一炉,那就太棒了。比如,唐代棋谱中的朴实无华,和近现代日本研究的精细入微,如果能在这3600题中有所体现,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一本练习册,而是一部微型的围棋历史缩影了。我期待的是那种虽然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着深厚哲理的题目。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官子和中盘战斗的收束能力,而死活题是检验这一切的基础功。中级棋手的困境在于,大家都会做明显的“提子”或“做活”的题目,但一旦进入到需要细微“手筋”才能活棋或者“一气之差”决定胜负的局面时,就容易失误。因此,这本书的难度曲线设置得怎么样,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像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梯,从相对直观的“提目”开始,逐渐过渡到需要复杂“借位”和“长线”计算的复杂局面。如果它能系统性地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死活难点,比如“打吃与被打吃”、“双活与假活”、“边角定式深入”等等,并给予明确的分类说明,那么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否则,如果只是随机罗列,我可能就无法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短板了。
评分拿到书本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扎实的装帧,这一点非常重要。围棋题库的书,翻阅频率极高,如果纸张太薄或者装订不牢固,用不了多久就会散架,那体验简直是灾难性的。这本的纸张质量显然是经过考量的,油墨清晰,黑白分明,做题时眼睛不容易疲劳。我更欣赏的是它排版的布局,题目的间隔和留白处理得当,不像有些出版社为了塞内容,把棋盘挤得密密麻麻,让人一看就心生畏惧。我习惯于在棋盘旁边直接写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变化,这本书的版式设计无疑是支持这种学习方式的。而且,我注意到,即便是最复杂的死活题,它也保证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清晰的局部图,这对于精确计算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的流畅感,往往决定了一本棋谱能否被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光是内容好,但阅读体验差,那也只能束之高阁了。
评分这本书的书脊上印着几个醒目的汉字,让我这个围棋爱好者一眼就注意到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汗牛充栋的围棋书籍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大多是老生常谈,讲的无非是布局的精妙或者官子的算计,但真正能触及到棋力提升瓶颈的,寥寥无几。我买这本书纯粹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竟“3600题”这个数字听起来就挺唬人,感觉作者是真的下了血本。我最看重的是它对中级棋手这个定位的把握,很多教材要么太基础,让你觉得在浪费时间,要么直接跳到专业级,那些复杂的定式和变化一看就让人头大,根本没法融入到自己的实战水平中去。这本如果能做到恰到好处的难度跨越,那才算得上是物有所值。我已经好久没有因为一本棋谱而感到兴奋了,希望它能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尤其是在那些让人抓耳挠腮的“打劫”或者“手筋”的选取上,能有让人豁然开朗的解释,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图例堆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