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葫芦丝流行经典歌曲集 乐海 乐海 艺术 书籍
作者:乐海
市场价:50元
ISBN号:9787547714539
出版社:北京同心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类型:图书
随书附赠:光盘2张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5-07-01
版次:1 页数:214
印刷时间:2016-11-01
印次:2 字数:395千字
目录
《葫芦丝流行经典歌曲集》
内容简介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乐器历史悠久,一件乐器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具有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而这些流派的形成与各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语言、戏曲等因素都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这些流派大多以“代代传人”的形式在演奏家之间传承着。作为中国民族器乐中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的葫芦丝,它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有丰富的表现力,既能够充分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还能很好地反映社会生活,为广大百姓所喜闻乐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器乐在教学、演奏和科研方面也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这本葫芦丝曲集选择了不同流派、风格且有艺术品位的众多歌(乐)曲,并针对各类人群分为少儿篇、流行篇、经典篇和民歌篇等版块,让读者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曲目。
这本书的“自学入门”功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读者自身的悟性和极强的自律能力,对于渴望被手把手引导的“小白”来说,它提供的帮助近乎于零。书中关于“演奏基础”的讲解部分,用词过于书面化和笼统。例如,它会提到“气息要深沉绵长”、“颤音要圆润流畅”,但对于如何“做到”这些要求,它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练习方法或肌肉控制的指导。它只是简单地罗列了“是什么”,却完全没有解释“怎么做”。譬如,在讲解“按孔的力度和时机”时,它没有提供任何特写照片或详细的文字说明,来告诉初学者应该用指腹还是指尖,按下去的时候手腕要不要配合放松。学习一门乐器,尤其像葫芦丝这样对手指精细动作要求较高的乐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需要被拆解和解释。这本书的作者似乎默认读者已经拥有某种音乐基础,或者说,他只是简单地将一些网上能找到的指法图进行了整合,然后将一些“概念性”的说明塞进了空白处。我尝试按照书中的练习曲目进行模仿,结果吹出来的声音要么漏气,要么发闷,根本达不到书中所描述的“悦耳”效果。这本书更像是乐谱的汇编,而非系统的教学指南。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上的灾难,简直考验学习者的视力极限。作为一本教授演奏技巧的书籍,清晰的乐谱和直观的图示是重中之重,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敷衍。首先,印刷的清晰度堪忧,特别是那些用来指示按孔位置的指法图,细小的线条和模糊的黑色油墨让我的老花眼倍感压力。我经常需要眯着眼睛,对照着封面上的葫芦丝实物图,才能勉强辨认出某个特定音符对应的孔位是全按还是半按。更别提乐谱本身了,简谱的字体大小忽大忽小,行距紧凑得像是被什么无形的力量挤压过一样,一行还没吹完,眼睛就已经找不到下一行的起始位置了。关于呼吸控制和吐音技巧的文字描述部分,更是干瘪无力,生硬地堆砌着术语,完全没有配上任何能够辅助理解的图示或口型示范(当然,葫芦丝的书籍通常缺少口型,但至少可以配上气流走向的示意图)。这让我感觉,作者似乎是把一本早就过时的印刷品直接扫描、裁剪,然后用最廉价的工艺重制出来的。对于需要长时间专注于乐谱的初学者而言,这种低质量的阅读体验无疑会极大地消磨学习的积极性。我甚至考虑过自己用A4纸把重要的曲谱部分重新打印出来,只为看得更清楚一些。
评分如果说曲目选择和排版是“硬伤”,那么附赠的光盘内容简直就是一场“技术灾难”。光盘本该是初学者自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听觉导师”和“节奏标尺”,然而,这张附盘带来的体验只能用“折磨”来形容。首先,光盘的识别性很差,我的CD机反复读了几次才勉强识别出里面的数据结构,而且里面的文件命名极其混乱,完全没有按照书本的目录顺序进行排列,你需要手动打开每一个WAV文件,听上几秒钟才能确定这是哪首曲子的伴奏。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伴奏的质量——它听起来像是用最基础的MIDI合成器制作出来的,缺乏真实乐器应有的音色和弹性。尤其是某些“流行金曲”的改编,编曲极其敷衍,鼓点机械得像个老式打字机,这完全不利于培养学习者对音乐节奏和律动的正确感知。我尝试跟着光盘练习了几次,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非常廉价的电子琴伴奏下独舞,完全无法体会到葫芦丝与伴奏融为一体的美感。与其附带这样一个鸡肋且让人倒胃口的光盘,不如干脆省去成本,把价格降低一些,或者把资源投入到优化乐谱的清晰度和增加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视频链接上,那对学习者来说价值会高出百倍。
评分这本号称“葫芦丝流行经典歌曲集”的书,我拿到手时心里是充满期待的。毕竟,现在大家都喜欢轻松愉快的音乐,葫芦丝这种自带“田园风”的乐器,如果能演奏一些耳熟能详的流行金曲,那绝对是聚会上的焦点。然而,打开书本才发现,它更像是一个面向完全零基础的“扫盲班”教材,而非我所期望的“流行金曲速成”。首先,这本书在曲目编排上显得有些保守和传统,虽然名字里写着“流行经典”,但实际收录的曲目大多是那些我上初中时听过的老歌,或者是一些旋律简单到有些“土味”的民歌改编版。真正能称得上是当下热门的流行歌曲,凤毛麟角。我尝试跟着书上的指法和简谱走了一遍,发现对于一个已经掌握了基本指法,只是想换换曲目口味的“进阶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它把大量的篇幅用在了如何正确拿捏葫芦丝、如何吹出第一个音、甚至是如何识别简谱的基础知识上,这对于我这种已经能吹奏一些基础曲目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浪费时间。更别提那个所谓的“附光盘”,里面的伴奏质量也相当粗糙,听起来像是早年间卡拉OK伴奏带的音质,缺乏现代录音应有的饱满度和层次感。我本来是想找点能给朋友表演的“拿手好戏”,结果却挖掘出了一堆尘封已久的“时代金曲”,实在让人有点失望。这本书的定位非常明确——面向“零基础小白”,如果你已经能吹出稳定音阶,请谨慎购买。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乐器爱好者,我对教材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本书最让我感到不解的是其对“葫芦丝”本身的介绍部分,显得非常业余和过时。开篇部分花了好大的篇幅去介绍葫芦丝的历史渊源,这无可厚非,但随后在介绍如何选购和保养葫芦丝时,提供的信息却非常陈旧。它推荐的购买渠道基本都是一些早已不知所踪的实体老店,对于如今主流的线上购买渠道和注意事项只是一笔带过。在“保养”章节,它还强调了要避免“受潮”和“暴晒”,这些都是常识,但对于现代皮质或塑封葫芦丝的特殊保养需求却只字未提,甚至没有提醒读者定期清洁内部的簧片。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它将“流行经典歌曲”的定义停留在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对于近年来风靡的民族风、国潮音乐在葫芦丝改编上的探索几乎是完全空白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被时间遗忘了的产物,它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填补市场上“零基础教材”的空白,而不是真正想帮助现代学习者快速、高效地融入到当下的音乐环境之中。购买者期待的是一本与时俱进的“流行”之选,收获的却是一本厚重的、略显过时的“文物”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