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南山东菊的阳台小菜园(全彩)
:29.9元
作者:南山东菊 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121194962
字数:236000
页码:1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编辑推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现代都市人要想过“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生活,似乎已经是一种奢望了。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阳台上开辟一个绿色的小世界。
作者说:“我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份对自然的热爱。虽然每每想起,总会觉得很遥远,但那份原始的喜爱一直存在。如今,在以拥堵与忙碌为主旋律、以灯红酒绿为主色彩的都市中,人们更需要一份来自大自然的清新恬淡。至少我是这样,而我并不是
个例外。”
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整个过程就像孕育一个新生命。发芽时的欣喜,结果时的满足,生病时的焦急,枯萎时的不舍……感受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历程,从中发现生命的灵感。
当然,可能会面对失败。你的种子可能不发芽,植株可能不长高。但是我想告诉你,对于种菜这件小事来讲,只要开始了就是成功。
我家阳台的一方乐土种植的不仅是蔬菜,还有几色装点阳台的甜瓜、葡萄等水果,甚至破土而出的花生也参与其中,种植的快乐在这里得以充分的体现。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其他植物,小小阳台都有它的一席之地。种植的快乐使阳台成为了心灵休憩的港湾。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专为都市大众打造的阳台种菜宝典,主要介绍适合阳台栽种的蔬菜,不仅详细地介绍栽种方法、病虫害的处理,还会告诉读者这些小蔬菜时兴、美味的吃法。语言温和轻柔,在教给读者种菜技能的同时,也带给读者一份收获的好心情。种的是蔬菜,收获的是幸福。
作者简介
南山东菊,生于田园,长于市井,混迹于钢筋水泥之城数年。年过而立,喜好摄影,常把玩相机,欲拍尽人生百态。性喜山林,思恋田园,于家中辟一园地以种菜为乐,不想竟结集成书,慕五柳先生之志,遂化其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取笔名南山东菊。现在在《现代快报》的“小日子·吃货”栏目开设专栏,连载自己的种菜心得,分享种菜的方法。
目 录
目录
P a r t 1 打造你的私房菜园
阳台朝向有讲究
将小种子当成小朋友
我的园艺世界
种菜达人超有范儿
阳台变成绿色菜园
身心的双重放松
P a r t 2 快乐种菜的小秘密
选择合适的容器
栽种蔬菜的小工具
新晋菜友先种什么咧
看好种子包装袋上的信息
阳台土壤我做主
土的循环利用
合理用肥种好菜
在家自制有机肥
选种选苗要看好
浇水也要讲科学
防治病虫害有妙招
混种的快乐
种菜图标全解析
P a r t 3 有水就有菜,轻松就搞定
黄豆芽
红薯梗
白菜花
洋葱苗
绿豆芽
豌豆苗
P a r t 4 绿叶繁茂,叶茎类蔬菜快乐种
生菜
香菜
紫苏
薄荷
苋菜
上海青
芹菜
白菜
菠菜
油菜
韭菜
茼蒿
大葱
P a r t 5 硕果累累,果实类蔬果快乐种
小西红柿
辣椒
芸豆
豌豆
茄子
南瓜
葫芦
豆角
丝瓜
黄瓜
蚕豆
苦瓜
葡萄
草莓
甜瓜
P a r t 6 根深蒂固,根茎类蔬菜快乐种
萝卜
胡萝卜
花生
生姜
红薯
土豆
甜菜
P a r t 7 自家阳台的私房菜
冬季驱寒喝点葱花蛋汤
了喝点葱白大米粥
妈妈菜豆芽卷饼
好味道的绿豆芽拌菠菜
色香俱全的生菜扒鸡腿
多种功效的生菜豆浆
养生靓汤香菜鱼片汤
爽口的炝芹菜腐竹
颇有特色的摩洛哥薄荷茶
惬意的西芹菠菜汁
家常的香菇油菜
好看又好吃的蛋黄酿苦瓜
家传韭菜盒子来了
经典的韭菜炒腰花
美味的小西红柿鸡蛋汤
诱人的西红柿炒蛋
香辣可口的辣椒炒肉
东北名菜老虎菜
清淡小菜蒜泥茄子
甜美的草莓奶昔
丝瓜虾仁汤来了
不错的丝瓜炒蛋
开胃的凉拌黄瓜
咸香适口的白萝卜羊肉蒸饺
超赞的胡萝卜炖羊肉
老醋花生好下酒
回味无穷的姜母老鸭煲
降血压的红薯烧南瓜
的土豆泥
前 言
我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份对自然的热爱。虽然每每想起,总会觉得很遥远,但那份原始的喜爱一直存在。如
今,在以拥堵与忙碌为主旋律、以灯红酒绿为主色彩的都市中,人们更需要一份来自大自然的清新恬淡。至少我是这样,而我并不是
个例外。
我一向认为,对于喜欢的事物就要勇敢地追求。所以,虽然我不能将自己放逐到原始森林里,也不能整日流连于公园美景,但我
可以打造自己的“自然”——将我的阳台装点成绿色的世界。想一万次不如做一次,我的行动在产生想法的那一刻就被提上了日程。不过,对于种什么,我起初是有些小纠结的。种花?种菜?,可能是“食色,性也”的缘故,我选择了种菜,因为既可以观赏,又可以品尝。
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整个过程就像孕育一个新生命。发芽时的欣喜,结果时的满足,生病时的焦急,枯萎时的不舍……感受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历程,从中发现生命的灵感。
当然,可能会面对失败。你的种子可能不发芽,植株可能不长高。但是我想告诉你,对于种菜这件小事来讲,只要开始了就是成功。
我家阳台的一方乐土种植的不仅是蔬菜,还有几色装点阳台的甜瓜、葡萄等水果,甚至破土而出的花生也参与其中,种植的快乐在这
里得以充分的体现。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其他植物,小小阳台都有它的一席之地。种植的快乐使阳台成为了心灵休憩的港湾。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将阳台种菜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不仅传授了种菜技能,还传递了一份好心情。步骤详实,配有图片,让种菜新手轻松打造自己的“自然”——迷人的小菜园。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阳台朝向有讲究
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怕自己家的阳台不够大、不够亮、阳光不够足、楼层太高、风太大……各种不适合种菜的理由这时候通通跑了出来。其实不必有这样的担心,我的经验是,只要肯花心思,任何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当然,如果有个完美阳台一定会事半功倍,如果没有也无须强求,因地制宜也会有自己的特色。
下面就根据以上几点因素,确定不同朝向的阳台适合种植的蔬菜吧。
朝南的阳台是通常意义上完美的阳台,如果空间足够大,能放很多花盆就更没得说了,因为我们处于北半球,光照的朝向就是南。如果通风条件又非常好,温度也适中,就十分完美了。
如果你家正好是这样的情况,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种植一些喜光的蔬菜,如黄瓜、苦瓜、西红柿、菜豆、金针菜、番杏、芥菜、西葫芦、青椒、莴苣、韭菜等。朝南阳台的大部分地方都能受到阳光直射,再搭起简易保温棚,就可以给冬季蔬菜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朝东的阳台一般阳光会照射半天,从早上照射到中午之前,因为中午是中日照足的时候,所以朝东的阳台每天的日照时间不长,而且相对较弱。这样就建议将蔬菜尽量摆放得高些,让清晨的缕阳光就能照射到。
这个方向的阳台适合种植一些喜光耐阴的蔬菜,但是由于光照时间较短,蔬菜往往会出现过分生长的现象,因此,建议下午的时候可以将蔬菜搬到朝南或者朝西南的屋子里。朝东的阳台适合种植的蔬菜有:洋葱、油麦菜、油菜、丝瓜等。
朝西的阳台与朝东的阳台有一些类似,也是阳光照射半天,但它是后半天,就是每天的下午至太阳落山,因此,比较适合种植那些在春季、秋季孕育的蔬菜,如南瓜等。
朝西的阳台夏季需要重点防护,因为西晒时温度较高,有些不耐高温的蔬菜有被灼伤的危险。为预防起见,可以在阳台的角落里种植一些蔓类耐高温的蔬菜,用于遮挡强烈的阳光。
如果家中的阳台是朝北的,即背阴面,几乎终日不见阳光,或者地势较低,光线被其他建筑物阻挡,则可以种一些耐阴不喜光照的蔬菜,如芦笋、香椿、空心菜、木耳菜等。
我的园艺世界
我的新工作在时间上较有弹性,为了享受美好的上午时光,我一般会调班,将上午的时间留在家里。很多蔬菜都适合上午浇水,在太阳出来一点点,还不是很热的时候,蔬菜能吸收水分了。一般我会用1个小时的时间给蔬菜浇水、除草、授粉,以及打理阳台,有时搭支架会用上半个小时左右。通常,大部分工作只是浇浇水而已,因此,很快就可以完成。
对于种菜新手,我建议先种几盆好活的菜,这样每天只要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够了,不会耽误很久。而且除了早期培土、撒种的时候需要一些整块的时间之外,其余的用零散的时间就能搞定。在阳台门口贴上记事便笺,这样就不会忘记哪种蔬菜没有浇水了。
虽然在后面章节中对每种蔬菜应如何浇水都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掌握了基本窍门就不用每次都翻书查找。你可以将需要每天浇1次水的蔬菜放到一起,每2~3天浇1次水的蔬菜放到一起,其余的再放到一起。这样分类清晰,便于记忆。
小黄瓜渐渐长到巴掌长咧,可以吃了。小西红柿的花开了,原来这么可爱。红薯的叶子居然很漂亮,简直可以和吊兰一样当装饰品了,不如把它弄到架子顶上吧,这样它的枝叶往下长还能帮其他蔬菜遮挡阳光。
这些都是特别富有成就感的时刻,每当这些时刻来临,我就忘记了劳师动众地请全家出动,又是搭架子、又是换土的辛苦。
园艺是一门艺术,只要有兴趣就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园艺世界。虽然小小的阳台可能只有几平方米,而且又远离地面,但是在这寸土寸金的都市里能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已经是非常的事情了。如果这片小天地被打理得既有趣又实用,如果小小的阳台上能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迁,如果各类蔬菜能在这个小小的园地里茁壮成长,如果……这些所有的假设正在变成现实,而这样的现实又是这么值得我们期待和付出哦。
阳台土壤我做主
很多阳台种菜的新手们都会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种出来的蔬菜不仅个头小,产量也不高呢?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用对土。土用得不好,蔬菜就不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当然长势不如人意啦。现在,作为种菜达人的我就将我的选土诀窍传授给您。
直接购买培养土
种菜的时候,简单的选择是去市场上购买配制好的培养土,这种土的保水性、透水性和通气性都比较好,而且酸碱度适中。但是,培养土因配制不同分很多种,购买时要谨慎选择。一般而言,质量与价格是成正比的,比如,未成熟的腐叶土和微尘等含量较高的培养土质量相对较差,所以价格往往会比较便宜。另外,不宜购买重量过重的土壤,因为重量重表示土壤的颗粒很小,这种土的通气性、排水性都相对差一些。
自己配制培养土
虽然买回来的培养土可以直接使用,但自己动手配制培养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可以让你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而且和孩子一起做,还可以为小朋友提供近大自然的好机会。
你可以先在家附近的花园挖回一些园土,再到市场上买一些腐殖质土,将二者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一般来说可按照2∶1的比例配制。腐殖质土具有丰富的有机营养,一般不含病菌和虫卵,肥力较好,与一般土壤混合后配制出来的土适合于大多数蔬菜生长。
不过,自己配制培养土时,有一件事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土壤的酸碱度。大多数蔬菜都喜欢弱酸性和中性的土壤,但是也有一些蔬菜偏爱碱性或者酸性较强的土壤。所以,在配制培养土时,要根据蔬菜的喜好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如果土壤酸性太强,可以加一些石灰石粉来中和,如果土壤碱性过高,则可以加入天然的硫磺矿石粉来调节。测试土壤的酸碱度可以用pH试纸,也可以用土壤酸度计。pH值是酸碱度的度量,7为中性,低于7为酸性,数值越小表明酸性越强,高于7为碱性,数值越大表明碱性越强。
作为一名实际操作的园艺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书中的“实操性”和“可复制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空谈理论,而是提供了大量“手把手”的指导。比如,对于新手最头疼的“育苗”环节,它不仅告诉你什么时候播种,还细致到种子在育苗盘中不同行距、不同深度播撒的图解,以及不同温度下出苗的天数预估表。更贴心的是,书中针对“容器选择”这一关键点,详尽分析了陶盆、塑料盆、种植袋各自的透气性、保水性和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并给出了一套完整的不同尺寸容器适用蔬菜的推荐表格。我按照书里的步骤尝试了几次,成功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关于“定植后缓苗期”的管理技巧,让我成功避免了之前经常遇到的幼苗“萎蔫”问题。这完全是一本可以直接带到阳台上,边做边查阅的实用宝典,实用价值极高。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具有亲和力,完全没有传统教科书那种枯燥的说教感。作者的文字读起来就像是邻居家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长辈在跟你分享他的“私房秘籍”。语言朴实又不失文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在描述种植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和“经验教训”时,那种真诚的分享让人感到无比放松和信赖。比如,他提到自己第一次尝试种植西红柿时遭遇的“脐腐病”,以及他是如何通过调整钙肥吸收来解决问题的,这种坦诚的“翻车”经历,比一味地宣扬成功经验更加具有说服力,让人觉得种植并非遥不可及的完美艺术,而是充满了探索和修正的乐趣。这种温暖的笔触,极大地降低了园艺的门槛,让人产生“我也能做到”的积极心态。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阳台环境适应性”上所下的功夫。城市阳台环境复杂多变,采光、通风、温度波动都与地面菜园有很大不同。这本书没有采用“一刀切”的种植方案,而是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朝向阳台的推荐种植清单。例如,对于常年阴暗的北向阳台,它推荐了哪些耐阴的叶菜和香草;对于夏季西晒的阳台,它提供了哪些遮阳降温的策略,以及适合在高温下生长的“耐热型”品种。这种基于实际居住环境的精准指导,是很多通用型园艺书所缺乏的。它帮助我这种住在高层公寓的读者,精确地匹配了植物需求与自身条件,真正实现了“因地制宜”的精致化种植。这种对城市微型生态系统的深刻理解和解决方案,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种植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极其严谨和全面,我感觉它不像是一本简单的入门手册,更像是一本浓缩的专业教材。作者没有停留在“浇水施肥”这种基础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许多园艺爱好者常常忽略的“进阶”细节。比如,书中花了大量篇幅讨论了“光照时长与光谱分析”对不同科属蔬菜产量的影响,甚至还涉及到了如何利用简单的反光板来优化阳台的采光效率,这对于那些光照条件有限的城市居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再有,它对病虫害的防治部分也极其到位,不是简单地推荐化学药剂,而是提供了大量的有机、物理防治策略,比如“以虫制虫”的理念和自制天然抑菌剂的方法,这体现了作者对可持续、健康种植理念的坚持。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一些新的知识点击中,感觉自己对植物的理解从“经验主义”迈向了“科学管理”,非常受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享受!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个厚实而有质感的封面吸引住了,全彩印刷的图片色彩饱和度非常高,看得出来印刷厂是下了功夫的。书里的内容排版也很有章法,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比如,介绍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时,常常会配上清晰的实物照片和步骤图,这对新手来说太友好了。我特别喜欢它在“土壤配方”那一章里,详细展示了不同介质混合的比例和最终的质地对比,这种细致入微的呈现方式,让人感觉作者真的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进去了。而且,书中的插画风格也很清新自然,完全符合“阳台小菜园”这种温馨的主题,拿在手里翻阅,心情都会跟着明亮起来。即便是光看图,都能感受到那种丰收的喜悦和照料植物的成就感,这种高品质的视觉体验,绝对是市面上很多园艺书比不上的。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愿意摆在茶几上随时翻阅,随时汲取灵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