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小学体育健身园地的设计与实施(21世纪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定价:9.00元
作者:毛振明,毛振钢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01
ISBN:9787500922735
字数:80000
页码:1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套丛书共有13本,我们确定了“扩大理论面,加深理论基底,充实理论新意,对学校体育实践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内容涉及到新世纪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理论、员训练与学校健身体育、在校园中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等。编写风格要求文字流畅,通俗易懂,不仅对学历达标有培训作用,更主要对广大在职体育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有“充电”作用。
参加编写的作用,基本上都是近十多年来学校体育理论队伍中涌现出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多数作者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是一支富有进取精神的、我国学校体育理论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这套丛书适应面较广,既可作为广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参考读物,也可作为体育院校和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参考书,又可供学校体育教研员、管理干部业务学习阅读。
内容提要
由于体育运动的多样性,体育场地和器材也是多样和丰富的。一个环境优美的场地、一套精美的器材可以使从事运动的人更感惬意,更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体育运动;一个科学体育场地的设计和良好的体育器材功能可以使从事运动的人更充分地进行运动和发挥自己的技能水平,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体育场地和器材是体育运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和的条件,研究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发展体育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学校,场地和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条件,是否配备齐全和良好的场地器材是主管教育部门和学校是否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娱乐的标志,也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准。
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地的经济和教育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配备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学校没有或严重缺少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甚至连基础的体育教学都无法进行,致使学生不能接受正常的体育教育,享受不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体育乐趣。然而,很多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不等、不靠,发挥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着他们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和对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忠诚,用他们的智慧和灵巧设计出出许多又美观、又实用、又廉价、又好玩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我们在本书中要向大家介绍这些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修旧利废创造出的,为广大学生所喜爱的设施和器材模式。
目录
一、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的器材
一、走路动作器材
手提“高跟鞋”
高跷
固定走步器
轮胎跑步器
花形跑步场地
二、跳跃动作器材
摇动跨栏架
纵跳模高器
助跑跳起摸高器
跳房子
三、投掷动作器材
墙上投靶
垂直篮筐
自制投掷器
各种墙挂投掷目标
墙上面篮球架
多出口篮球架
多层篮球架
多方向篮筐
投掷板
四、攀爬动作器材
木架
中垒木
梯形攀爬架
M形攀爬网架
斜坡爬绳墙
三角形帆布攀爬墙
攀爬柱
圆柱形攀爬墙
攀岩墙与滑梯
悬挂绳索与轮胎
多方向爬网与滑梯
大型爬网架
绝壁爬竿与爬绳
爬竿
爬绳、爬竿、云梯组合
攀爬柱和爬绳网组合
高攀岩墙
长攀岩墙
曲线攀岩墙
五、钻越动作器材
六、悬垂动作器材
七、角力动作器材
八、平衡、灵巧动作器材
九、支撑动作器材
十、其他器材
十一、组合器材
二、学校体育场地设计方案精选
作者介绍
曲宗湖,1936年生,1956年毕业于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从事学校体育理论教学、科研和行政领导工作45年,曾任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副司长,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组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研
文摘
序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设计”,更包含了“实施”的指导。很多时候,一本好的设计手册,你可能照着做了,但落地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本书就考虑到了这些。它提供了关于如何进行场地的前期调研、如何与学校领导和家长沟通、如何进行预算的编制和审批、以及如何在建设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建议。这种从概念到落地的全流程指导,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对于想要着手改造或新建体育场地的学校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宝典。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材料选择和设施维护方面也花了很大的篇幅,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实用的。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设计的美观和功能,但忽略了长期的使用成本和安全性。这本书会提到不同场地材料的优缺点,比如塑胶跑道、人造草坪、天然草坪各自的造价、耐用性、以及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而且,它还强调了日常的维护工作,比如如何清洁场地、如何检查设施的安全隐患、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因为一个设计再好的体育场,如果不好好维护,很快就会变得陈旧不堪,甚至存在安全风险。
评分这本书在提供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实践层面的指导,这一点我特别欣赏。它没有把体育场馆的设计想象成一个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从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比如,它会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发育特点,不同年级对场地功能的需求。书中关于如何规划篮球场、排球场、田径跑道以及一些小型健身器材区域的布局,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这样做”,还会分析“为什么这样做”。比如,为什么跑道要设计成一定宽度?为什么球场之间的安全距离很重要?这些背后的原理讲解得非常清楚,让读者不仅仅是照搬,而是能理解其中的逻辑,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做出更优化的调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有意思,封面上那种略带复古又充满活力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能勾起我对学生时代体育课的回忆。我记得以前学校的体育场,虽然简单,但那种绿茵茵的草地、跑道上的划线,还有几根简单的单杠和双杠,就足以让我们玩上半天。这本书的封面就有点像那种感觉,色彩搭配很舒服,不是那种刺眼的亮色,而是能让人联想到阳光下运动的暖意。拿到书的时候,它的纸张也很有质感,不是那种很薄容易皱的,翻阅的时候手感很好,感觉很有分量,不像有些书拿到手里轻飘飘的。我特意摸了摸封面的工艺,感觉是哑光的,那种低调的精致,让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应该也是经过仔细打磨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一点也不枯燥。作者似乎非常理解一线体育教师的处境和需求,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非常贴合实际,而且很容易理解。我感觉作者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同行,在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做。书中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教训。这些案例都来自于真实的学校,有具体的图片和描述,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设计理念是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的。而且,作者在讲述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
评分这本书的一个亮点在于它对“健身”概念的拓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跑步、跳远、球类运动,而是融入了更多元的健身方式。比如,书中提到了可以设置一些适合进行拉伸、瑜伽、太极等活动的区域,甚至可以引入一些适合进行心肺功能训练的器材。这些内容都紧密结合了当前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顺应了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评分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将体育健身活动融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比如,它会建议在楼梯间设置一些攀爬和运动的元素,在操场边缘利用绿化带设计一些自然的运动路径,甚至在教室内部都可以设置一些小型的运动装置,让学生在课间能够随时活动一下。这种“化零为整”的设计思路,对于一些学校空间有限的情况来说,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它说明了体育健身并不是只有在专门的体育场才能进行,而是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这本书在考虑安全性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它不仅提到了场地的防滑、防撞等基本要求,还考虑到了不同设施的使用安全,比如秋千、滑梯等游乐设施的安全距离和材料选择。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对场地周边环境的安全评估,比如树木的修剪、排水系统的畅通等,这些细节的关注,都体现了作者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我记得书中还专门讲到了如何处理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应急措施,这一点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能够让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安全更有信心。
评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可持续性”的讨论。它不仅仅是关于环保材料的使用,还包括了如何设计一个能够长期适应学生需求变化,并且易于维护和更新的体育场地。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些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学生年龄的变化,灵活地调整场地的功能和布局。这种前瞻性的设计理念,让体育健身园地不再是一个一次性投入的工程,而是一个能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优化和完善的动态空间。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场地的利用效率。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设计一个中小学体育健身园地,绝不仅仅是简单地画几条线、放几个器材那么简单。它涉及到教育理念、儿童心理学、运动科学,甚至还有一些社会学和环境学的考量。比如,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园地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何创造一个让学生愿意主动去运动的环境。它强调了活动空间的多样性,不仅仅是传统的运动项目,还包括一些可以进行团体游戏、自由探索的区域,甚至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空间。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设计理念,让我看到了体育健身园地背后蕴含的深层教育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