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高校排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
定价:57.00元
作者:李尚滨 李淑红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18034130
字数:
页码:
版次:19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素质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为强健大学生体魄,在“健康*”指导思想的之下,各个高校在各级的支持之下开始阔步前行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如今各个高校都开始增设体育设施,扩建运动场地,增加教学内容来适应大学生各种各样的需求,尤其是排球运动项目,更是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现代高校排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先讲述了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特点价值、在我国的发展以及排球运动文化等内容。然后从排球运动基本素质训练、排球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技战术理论等方面入手,让大家进一步熟知排球运动。*后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排球运动的一些常用技术、战术以及相应的排球竞赛组织与裁判知识。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李尚滨,男,1971年4月生,哈尔滨人,中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现就职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主要从事排球项目公共体育课以及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工作以来,主编教材2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近70篇;多篇文章入选奥科会、亚运会、世界大运会以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外学术会议;参与课题3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5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教育部课件大赛一等奖2项;申请并得到授权实用新型11项;2010年省精品课程《排球》的负责人;2004、2008、2013年获“黑龙江省体育教师”“黑龙江省教育科研骨干”“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目前担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计算机应用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委、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电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体育科学进展》杂志编委会委员等职务。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严谨与创新的气息。它对“训练负荷的个体化监控”部分的处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详细介绍了几种基于可穿戴设备和生理指标反馈的动态调整模型,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依赖经验和主观感受来安排训练强度的做法。作者不仅仅是介绍技术,更深入地剖析了高校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特殊性——代谢率、恢复速度、以及心理抗压能力的差异化。特别是关于“过度训练综合征的早期预警信号”的描述,细致到连呼吸频率和睡眠质量的微小波动都被纳入了考量范围。阅读完这一章节,我立刻着手调整了我队队员的近期训练计划,感觉对队员身体状态的掌控力提高了一个档次。这本书的实用性,正体现在这种将前沿科技与运动科学无缝对接的能力上,它真正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最高境界。
评分我通常不太喜欢读这类偏向“研究”性质的体育书籍,因为它们往往脱离了赛场的真实脉搏,读起来感觉像在云端行走。然而,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深入浅出”,让理论的火焰能够点燃实践的引擎。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高校排球运动中“非技术因素”的探讨。通常大家关注的都是一传、二传、扣球的成功率,但这本书却花费了大量篇幅来讨论如何构建高校高水平队伍的“文化体系”——包括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培养、教练组与管理层的有效沟通机制,乃至如何处理学业与训练之间的矛盾。这些内容,恰恰是很多学院派理论常常忽略的“灰色地带”。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通过一些侧面的案例和访谈记录,展现了在现实环境下推行高标准训练所遭遇的阻力与突破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更宏观、更人性化的视角来看待“现代高校排球”,让我们明白,技术只是冰山一角,支撑起一座高水平队伍的,是看不见的文化基石。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学术气息有点过重,初次接触可能需要一些耐心。我是在准备一个关于中国大学生排球发展趋势的报告时,被导师推荐阅读的。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其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它不仅仅关注“当下”的训练方法,更是回溯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高校排球在不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演变轨迹。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政策文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时代背景分析框架”。对于想进行深度学术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库。不过,对于那些期望快速掌握一套“立竿见影”的训练秘诀的教练员来说,这本书可能显得有些“慢热”。它更像是给研究者提供的“研究蓝图”,而非给实干家提供的“工具箱”。我个人非常赞赏作者不回避复杂性的勇气,它没有试图将排球运动的复杂性简化为几个易于理解的口号,而是勇敢地展示了它多维度、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复古”了,这反而带来了一种别样的亲切感。内页纸张的质感很厚实,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却透露着一种沉稳的学术气息。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一个旧书店里翻到它的,最初只是被它厚重的篇幅所吸引。翻开后发现,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快速出版的运动书籍那样追求“快餐式”的知识点,而是对排球运动中一些核心问题的探讨进行了非常扎实的文献梳理和长篇论证。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学术研讨会现场,作者的文笔是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逻辑链条清晰得如同精密的机械结构。虽然部分理论推导的深度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完全领会,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排球运动的深厚情感和知识积累。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研究性的专著,而非一本操作手册,它要求你慢下来,去咀嚼每一个观点背后的支撑逻辑。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排球教学的一扇新窗户!我原以为自己对高校排球的理解已经够深入了,毕竟在圈子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但读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之前的一些“经验之谈”其实是多么的片面和教条。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书,只是罗列规则和基础技术,而是真正深入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特别是书中关于“基于数据分析的战术调整”那一章,作者不仅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模型,还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让我这个曾经只相信感觉和经验的教练,开始重新审视赛场上的每一次决策。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中体现出的那种严谨又不失灵活性的态度,它不是要求所有队伍都遵循同一套僵化的流程,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根据自身的硬件条件和对手的特点,构建出最适合自己的战术体系。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教练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简直是太重要了。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一线教练和体育院校的师生,它绝对能让你的排球教学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