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宝贝》

《相机宝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川野恭子,李静波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宝宝
  • 亲子
  • 成长
  • 纪念
  • 家庭
  • 育儿
  • 生活
  • 萌娃
  • 摄影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30828
商品编码:2960683699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相机宝贝》

定价:35.00元

作者:(日) 川野恭子 ,李静波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317308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宝贝在偷偷长大,你是否想要留住那些永恒的瞬间?
●摄影零失败!
●3分钟解决光圈、快门、抓拍、色彩等问题!
●送给**次当爸爸妈人!

内容提要


当宝贝偷偷地长大,你是否想要留住那些永恒的瞬间?作者以自己的女儿为模特,通过镜头,记录下宝贝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同时教给你简单实用的儿童拍摄技巧,让你无论在哪里都能拍出风格独特的可爱照片。你不必去专业的儿童影楼,只要照着做,你就是宝贝棒的摄影师。

目录


单反相机使用基础

10 拍摄前的注意事项
拍出好效果的五个基本技巧

12 拍不出好效果的原因是?
14 如何才能准确对焦到自己想要拍摄的人或物?
16 好照片的关键在于“光圈”
20 照片的亮度由“曝光”决定
24 照片发虚要看“ISO感光度”
26 像彩色透明胶带一样的“白平衡”
28 不要怕失败,多拍几次就会进步!


在家里拍出可爱的照片

30 在家里拍出好照片的基础知识
32 家里可以拍出专业摄影棚的效果
34 【实例】孩子灿烂的笑容是爸爸妈妈珍贵的记忆
36 留下仅有孩子才会展现出的可爱一瞬
38 【实例】充满了快乐的生日
40 在光线黑暗的室内留下美好回忆
42 【实例】喜欢的吃饭时间
44 孩子特有的吃相才是值得抓拍的地方
46 【实例】和宝宝独处的时间
48 如何将宝宝拍得更可爱
50 【实例】日常生活中的拍摄机会
52 用照片留下孩子每天成长的脚印
54 如何拍好在室内举行的仪式或活动


在户外拍摄孩子们活泼的身影

56 户外摄影的基本技巧
58 学会和光线打交道,照片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60 【实例】肥皂泡造出柔和闪亮的效果
62 营造柔和虚幻效果的方法
64 【实例】孩子们喜欢追逐赛跑
66 捕捉运动中的被摄体
68 【实例】全家福
70 外出玩耍拍摄时的基本技巧
72 【实例】和动物亲密接触
74 留下旅途中的回忆
76 【实例】孩子与海
78 大海的拍摄技巧
80 【实例】留下美好的夜景回忆
82 在光线暗的场所拍出好效果
84 【实例】阴天拍出柔和美丽的照片
86 天气不好时也能拍出好照片
88 运动会拍摄技巧
90 相机保养方法
母子一起拍出时尚照片

92 如何拍出杂志式的可爱照片
94 摆出合适的姿势或动作拍出时尚照片
96 用表情或视线突出照片效果
98 服装搭配技巧
100 用可爱的小道具增加情趣
102 距离不同,展现的风格不同
104 寻找合适的拍摄场地

106 用可爱的包包来装相机


玩转单反相机

108 好的构图是拍出好照片的捷径
110 灵活使用横向构图与纵向构图
112 巧用留白拍出好效果
114 倾斜也有意义
116 用快门速度来表现动感
118 用自己的色调来拍摄
122 根据形象选择色彩菜单
124 焦距和镜头的种类
126 镜头的基本知识和选择方法
128 如何购买到物美价廉的镜头

130 RAW拍摄很有趣
拍完后的乐趣

132 可以随时找出来的照片整理方法
134 打印出漂亮的照片
136 润饰照片
138 用写真集留下漂亮的照片
140 用封口胶纸制作简单的相册
142向上传照片

作者介绍


川野恭子
风格柔和的摄影师。出生于神奈川县。育有一女。怀着“将天空拍得更蓝”这一愿望,买了胶片单反相机,并从此爱上了摄影。2008年春天开设写真,因内容简单易懂备受追捧。之后,以女性为主要对象,从事写真演讲以及写作等活动。生活中,她坚持用照片记录女儿的成长过程,擅长将生活中不起眼的“可爱”、“优美”的场景拍成柔和的照片。著书有《“柔和可爱照片”教程》。

文摘






序言



《相机宝贝》 一部关于记录、成长与传承的温情之作 这并非一本关于玩偶或是虚拟宠物的可爱读物,也不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相机使用指南。它是一部流淌着时光痕迹,承载着深情厚谊,围绕着“相机”这一载体,娓娓道来的故事。故事的发生,源于一个有些特别的家庭,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情感与记忆的物件——一部老旧但充满故事的相机。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林悦的年轻女子。她生活在一个不算富裕,却充满温暖的家庭。她的父亲,一位朴实的工人,终其一生,最珍爱的物件莫过于那台陪伴了他大半生的禄来双反相机。这台相机,并非是什么昂贵的奢侈品,它的身上布满了岁月的划痕,镜头盖也已有些松动,但父亲却视若珍宝,用它记录下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妻子温柔的笑容,孩子们成长的瞬间,老屋前那一棵愈发茁壮的柿子树,甚至是偶尔栖息在窗台上的麻雀。 林悦自小就在父亲的相机旁长大。她依稀记得,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镜头,在胶卷盒上细心地写下日期和简短的文字。她看着父亲按下快门时那专注的神情,听着快门“咔嚓”一声轻响,仿佛那声音能够定格住时间的流逝,捕捉住生命中最宝贵的瞬间。然而,年少时的她,并不真正理解父亲为何如此钟爱这台笨重的机器。在她看来,拍照不过是留下一张影像,而她更喜欢用画笔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悦长大了,离开了家乡去大城市求学、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她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拍照,方便快捷,即时分享。父亲的相机,则被静静地安放在阁楼的角落,积满了灰尘,仿佛已经褪出了时代的舞台。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父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似乎预感到自己即将离开。在一次病重的住院期间,他颤抖着手,将那台老旧的禄来相机交到了林悦手中,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悦儿,这相机,装着我一辈子的念想,装着咱们家的故事。你……要好好收着。” 父亲离世后,林悦回到家中,整理遗物。当她再次看到那台禄来相机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涌上心头。她小心翼翼地将相机从包装盒中取出,抚摸着冰凉的金属机身,那些熟悉的划痕,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她忽然明白了父亲的珍视,那不仅仅是一台相机,更是承载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深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眷恋。 带着复杂的心情,林悦决定重新拾起父亲的相机。她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如何使用这台已经有些陌生的老式相机。她笨拙地装上新的胶卷,试探着按下快门。第一次冲洗出来的照片,带着胶卷的颗粒感和独特的色彩,虽然不完美,却让她看到了父亲所看到的世界,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独有的质感。 于是,林悦开始用这台相机,重新记录自己的生活。她回到家乡,站在父亲曾经站立的地方,用同样的角度,拍下了老屋,拍下了那棵柿子树,拍下了母亲在夕阳下忙碌的身影。她发现,当她专注于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她仿佛能与父亲的灵魂对话,感受到他曾经的喜悦与忧愁。 故事的展开,并非一帆风顺。初次接触胶片摄影,林悦遇到了许多困难。她常常拍出曝光不足或过度的照片,也曾因为操作失误浪费了宝贵的胶卷。但每一次失败,都让她更加坚定地想要学好。她开始深入了解摄影的技巧,学习光影的运用,构图的精妙。她也开始翻阅父亲留下的老照片,那些黑白的影像,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让她对摄影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 她用这台相机,记录下自己在大城市的生活。高楼林立的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夜幕降临时霓虹闪烁的夜晚。她试图用父亲的视角,去发现那些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的美好。她拍摄了街边卖花的老人,在公园里下棋的老人们,以及那些在城市角落里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她开始明白,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观察,一种发现,一种与世界建立连接的方式。 随着她拍摄的照片越来越多,林悦也开始将它们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她的母亲看着那些照片,泪水模糊了双眼,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丈夫,看到了他们共同走过的岁月。她的朋友们也被这些充满怀旧感的照片所吸引,纷纷询问关于这台相机的故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悦在一次小型摄影展上,展出了她用禄来相机拍摄的作品。出乎意料的是,她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评论家们称赞她的作品中蕴含的“温暖与力量”,称赞她“在快节奏的时代,找回了手工制作的温度和对瞬间的尊重”。 这次展览,也让她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摄影爱好者,他们中有不少人也钟爱着老式相机。他们交流心得,分享经验,林悦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更多关于摄影的知识,对“相机宝贝”的理解,也越发深刻。她意识到,这台相机,不仅仅是她与父亲之间情感的纽带,更是她与过去、与传统、与摄影艺术之间连接的桥梁。 故事的结尾,并没有一个惊天动地的转折,而是充满了温情与希望。林悦决定将父亲的相机,以及自己用这台相机拍摄的作品,整理成一本影集。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深情,以及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宝贵瞬间,传递给更多的人。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能够唤起人们对于“记录”和“传承”的思考。 在写这本书的序言时,林悦这样写道:“这本《相机宝贝》,不仅仅是关于一台老旧相机的故事,它更是关于我们如何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去爱,去回忆,去生活。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隐藏着最动人的风景;即使在最寻常的物件里,也蕴含着最深沉的情感。而相机,就是那个能够捕捉住这些瞬间,并将它们永远珍藏的,最忠实的‘宝贝’。” 这本书,或许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但它却拥有着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它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美好,并非只存在于远方,而更多地,隐藏在我们身边,隐藏在我们对过往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之中。它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物件,都可能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一段关于爱,关于回忆,关于传承的故事。就像这台老旧的相机,它不仅仅是拍照的工具,更是那个家庭,那个时代的“宝贝”,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光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相机宝贝》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惊喜的读物之一!我曾以为这只是一本关于相机如何使用的技术手册,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本充满诗意的散文集,用一种极其温柔的方式,探讨了相机与人的情感连接。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不同人与他们的相机之间那份独特而深厚的情感。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关于旅行博主的故事,她用一台轻便的微单相机,记录下了她穿越丛林的冒险,记录下了她在异国他乡与当地人交流的温暖瞬间。她对待相机,就像对待一位最亲密的旅伴,小心翼翼,又充满爱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摄影的魅力远不止于按下快门那一瞬间的技巧,更在于它背后所承载的思考、情感和生活态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手中那台冰冷器材的关系,不再将它仅仅视为一个冰冷的工具,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它、爱护它,并赋予它更多的生命意义。

评分

这本《相机宝贝》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技术性的相机使用指南,没想到,它像一本充满温度的相册,让我看到了摄影背后那些鲜活的故事。书里没有那些枯燥的参数和复杂的设置,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场景,展现了相机如何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有记录童年纯真瞬间的父母,有捕捉人生重要时刻的新人,也有用镜头定格家乡变迁的老者。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一位退休教师的故事,他用一台老式胶卷相机,细心地拍摄了小镇上每一棵树的四季轮回,每一扇窗户里透出的生活气息。读着读着,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小镇,感受着时间流淌的痕迹,也重新审视了自己与相机之间早已被忽略的情感连接。这本书让我明白,相机不仅仅是记录影像的工具,更是承载记忆、传递情感的载体。它没有给我生硬的知识灌输,却让我内心涌动着一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起我的相机,去捕捉属于我自己的“相机宝贝”故事了。

评分

《相机宝贝》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奇妙旅行。我一直以来对摄影都抱着一种“学不会”的挫败感,总觉得那些专业术语和器材让我望而却步。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一切都改变了。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摄影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了相机在不同人群生活中的角色。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写的是一位街头摄影师,他如何用一台价格并不昂贵的相机,捕捉到了城市里最动人的瞬间——一个流浪艺人专注的眼神,一个孩子在街角纯粹的笑容。书里没有强调器材的优劣,而是着重于摄影师如何通过观察,如何与被拍摄者建立连接,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赋予照片生命。读到这里,我深受启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过于纠结于技术,而忽略了摄影中最本质的东西——情感的表达。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没有给我答案,却引导我去思考,去发现。我感觉自己不再害怕相机,反而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评分

我向来对那种“干货满满”的书籍颇为推崇,所以一开始接触《相机宝贝》时,我抱着一种试探的心态。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我未曾预料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柔软。它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罗列大量关于景深、曝光、构图的专业知识,反而像是娓娓道来的故事集。每一个篇章都围绕着一个“相机宝贝”展开,讲述了它如何与主人共同经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关于一位老人和他的老式徕卡相机的段落,相机陪伴他度过了大半生,记录了他与妻子的点滴时光,见证了儿女的成长。即便在数码时代,老人依然坚持使用胶卷,他说,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怀揣着一份郑重,每一次显影,都像是重温一次过往。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湿了眼眶。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相机不仅仅是捕捉画面的工具,更是时间、情感和回忆的容器。它提醒我,在追求技术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我们拿起相机最初的理由。

评分

我必须承认,《相机宝贝》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摄影书籍的固有印象。我一直觉得这类书籍要么枯燥乏味,要么过于炫技,很难引起我的共鸣。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亲切和温暖,悄悄地走进了我的心里。它没有教我如何成为一名“大师”,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了相机在普通人生活中扮演的温情角色。比如,有一个章节讲述了一对年轻父母,他们用一台小巧的入门级相机,笨拙却充满爱意地记录下了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他们会反复观看那些照片,对着照片里的孩子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美好的时光。这本书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无论器材如何,最重要的永远是那份想要记录生活、珍藏记忆的心。它没有给我任何技术上的压力,反而让我对摄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更纯粹的向往,那种想要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