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截拳道入門 |
| 作者 | 舒擁軍 |
| 定價 | 36.00元 |
| 齣版社 | 華夏齣版社 |
| ISBN | 9787508087511 |
| 齣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是截拳道的入門指南,可供初學者參照習練,也可供武術同行參考、藉鑒。對於截拳道初學者而言,截拳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戰術和訓練方法,正是必須重點學習、訓練、掌握的核心、基礎的內容。誠如李小龍宗師所言:“在截拳道中,基本、簡單的技術,就是實用、高深的技術。”因此,“一個人學習瞭多少新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從所學的內容中吸收瞭多少有用的東西。好的技術是得到正確運用的簡單技術。格鬥時,要強調這一點,學生們自己也會意識到,追尋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是華而不實的。他們應該投入必要的時間,去練習簡單技術的正確應用” 。 |
| 作者簡介 | |
| 舒擁軍:安徽省宣城人,習武20餘載。1996年皈依李小龍截拳道,並拜入中國大陸李小龍第二代傳人、中國截拳道代導師硃建華、郝鋼兩位師父門下,並先後得到李小龍親傳弟子,代國際截拳道導師李愷師公,以及國際截拳道導師麥剋·魯特爾(SiFu Mike Rutter,美國)、陳國強(SiFu Patrick Chan,加拿大)等師傅的私教指點。對於李小龍後期截拳道有係統深入的修習和研究。 專業任職:中國截拳道國際聯盟(CJIF)理事;CJIF教練團核心成員;CJIF安徽省分會發起人兼主要負責人;CJIF安徽寜國截拳道會館館長、主教練;安徽宣城(地區)武術協會副會長。 專業資曆:中國武術協會認證中國武術六段、中國截拳道國際聯盟認證截拳道黑帶三段師範、美國黃錦銘係麥剋·魯特爾師傅認證國際截拳道三級教練。發錶截拳道技術類文章50餘篇。 教學成果:2006年迄今教授學員近3000人,其中2300餘人獲得武術專業級段認證,5位學員先後入選省柔道隊、散打隊並取得優異競賽成績。2015年5月,帶隊參加江蘇省南京市李小龍功夫節截拳道大賽,取得6枚和2枚銀牌的成績。 |
| 目錄 | |
| 章 概 述 節 李小龍武術發展簡史 第二節 截拳道不可任意添加 第二章 振藩禮 第三章 警戒式 第四章 步 法 第五章 拳 法 節 基本技術 第二節 拳法的輔助訓練 第六章 腿 法 節 基本技術 第二節 腿法的輔助訓練 第七章 防 禦 節 基本技術 第二節 防禦的輔助訓練 第八章 攻 擊 第九章 街頭格鬥 節 什麼是街頭格鬥 第二節 擊打目標的選擇 第三節 街頭格鬥的一些戰例 第十章 力量訓練 |
| 編輯推薦 | |
| 學習知識的目的不是為瞭應付考試,修夫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熟稔攻防,而在於這種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修行終會影響我們思想和生活的方式,讓我們自內而外地透顯齣清醒和自信。在功夫的習練中,一拳一腿的磨礪,可漸消心中之棱角,使習練者臻於平常心境,終迴歸本我,尋迴遺失在凡塵間本有的寜靜與和諧。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帶著一絲古樸的氣息,拿在手裏分量十足,感覺就像捧著一本武學秘籍。封麵材質的觸感也相當不錯,摸上去有種獨特的紋理,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內頁的紙張質量也挑不齣什麼毛病,字跡清晰,排版疏密有緻,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尤其要提的是,這本書的插圖和示意圖,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存在。綫條的精細程度和對動作細節的捕捉都非常到位,很多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通過這些圖示一下子就變得直觀易懂瞭。無論是對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習練者來說,這種視覺上的輔助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裝訂方麵也做得非常結實,可以平攤在地上或牆邊,方便在練習過程中隨時查閱,這點對於實操性的書籍來說,簡直是太人性化瞭,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和用心的打磨。整體來看,從外到內,這本書的物質載體本身,就已經傳遞齣一種對所載知識的敬畏感和專業性。
評分關於練習方法的編排,這本書的邏輯性實在是太強瞭,簡直可以視為一套嚴謹的課程大綱。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那些高難度的、令人望而卻步的動作,而是極其耐心地從最基礎的站姿、呼吸控製開始鋪墊。每一個階段的訓練內容都設置得循序漸進,前一個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決定瞭下一個動作能否順利過渡和深入理解。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於“基礎功”的強調,作者用極大的篇幅去解析那些看似枯燥的馬步和弓步,並說明瞭它們如何連接到實戰中的平衡和爆發力。這種“先打地基,再建高樓”的教學方式,讓人感到踏實,也避免瞭許多新手容易陷入的“貪多嚼 লোককে而不得要領”的誤區。它強迫你慢下來,去感受身體內部細微的變化,這種慢,反而是在加速真正的進步。
評分如果非要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挑剔,這本書的深度偶爾會讓人感到有些“吃力”,但這反過來也成瞭一種激勵。有些關於身體結構和運動生物力學方麵的描述,需要結閤一些額外的知識儲備纔能完全消化。但即便如此,它也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路徑圖,指引我們去探索這些更深層次的科學原理。與其給齣一個簡單的答案,不如給齣更復雜但更準確的框架,讓讀者自己去填充血肉,這纔是真正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做法。總而言之,這本書成功地建立瞭一座連接理論與實踐、東方哲學與現代理解之間的堅固橋梁,它不僅是一本關於“如何打拳”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更好地生活和麵對挑戰”的教材,值得反復品讀和實踐。
評分我最欣賞的其實是作者在闡述核心理念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哲思深度。這本書遠不止於羅列招式和技巧,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武術的指南。作者似乎非常擅長用最簡潔的語言去觸及最本質的問題,比如對“中綫”的理解,不同於市麵上許多簡單粗暴的定義,這裏的闡述帶著一種動態的、流動的辯證思維。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琢磨其中的某些段落,會發現隨著自己練習的深入,對這些文字的理解也會隨之發生微妙的變化,這說明作者的理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延展性。這種引導性的敘述方式,成功地將讀者從單純的“模仿者”推嚮瞭“思考者”的角色,鼓勵我們去構建屬於自己的理解框架,而不是盲目地照搬。這對於任何追求武學精進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品質,畢竟真正的功夫,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個人的體悟和轉化之上。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上,透露齣一種非常真誠和坦率的態度,絲毫沒有故弄玄虛或故作高深的感覺。作者在描述一些關鍵技巧時,會非常坦誠地指齣訓練中的常見誤區,甚至會分享自己早年踩過的“坑”,這種“過來人”的視角,瞬間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比如,在講解如何處理對手的攻擊時,他不是簡單地說“要閃躲”或“要格擋”,而是會詳細分析在不同力量和角度下,身體重心應該如何微調纔能達到效率最大化,並且會明確告訴你,如果角度不對,強行發力反而會造成反噬。這種貼近實戰、直擊痛點的分析,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理論書,而是在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身邊進行一對一的私教。正是這種毫不保留的分享,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得到瞭極大的提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