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
定价:25.00元
作者:(韩)李昌镐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1221708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是一套较好的儿童围棋入门读物,讲解了各种围棋技巧,并且本着循序渐近的原则,每册书在之前一册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难度提升。书中选取了很多难度适宜的练习题,并进行详细的解答。本书同时配有卡通插画和围棋故事,语言亲切、幽默,非常适合5~12岁的儿童阅读。
内容提要
本书是《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套书*册。从零开始,向儿童介绍什么是围棋以及简单的行棋规则。重点介绍了围棋基本术语、着法、吃子方法及应用,并初步讲解了布局的概念及棋盘上空间的使用方法。本书以启发儿童学棋兴趣为主,使儿童对围棋及其下法形成初步的认识。
目录
作者介绍
“石佛”李昌镐,韩国职业围棋棋手,8岁拜师,11岁成为职业棋手,14岁获得个职业冠军,16岁获得个世界冠军,1990~1995年称雄韩国,1996~2006年开创世界围棋史上的“李昌镐时代”。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儿童围棋的书籍,光是书名就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活泼的气息。《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性和亲切感的结合,让人忍不住想翻开来看看。想象一下,一个年幼的孩子,在李昌镐这样世界顶尖棋手的指导下,一步步领略围棋的奥秘,那画面简直太美好了。我期待这本书能用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把复杂的围棋概念拆解成小块,像搭积木一样教给孩子们。比如,关于“眼位”的教学,会不会有生动的插图,把那些弯弯绕绕的棋形用卡通形象表现出来,让孩子们一看就懂,而不是一堆枯燥的文字描述。对于初学者来说,最怕的就是一开始就被规则和术语压垮,所以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起对围棋的兴趣。它会不会有那种“闯关”式的练习,每学完一个新知识点,就有一个小小的挑战等待着小棋手们去攻克?而且,如果能穿插一些李昌镐本人的成长小故事或者对局中的经典瞬间,用儿童的视角去解读,那就更棒了。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传授棋艺,更能培养孩子坚韧不拔、沉着冷静的品格,这比单纯学会下棋要重要得多。我非常好奇,它在引入“打劫”这种稍复杂的概念时,会采用何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法,确保小读者的专注度和理解力不被分散。
评分我个人对围棋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入门”阶段,所以对于高级技巧的呈现方式特别好奇。如果这本书的目标读者群是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希望更上一层楼的孩子,那么它在“棋形变化”和“布局理论”的讲解上,就必须要有独到之处。我设想中的理想状态是,它不会直接抛出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迷你对局”来展示。比如,它可能用三到四局棋的篇幅,专门聚焦于一种特定的角部定式,从最基础的“碰”开始,逐步推演到各种变化和拐点,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每一步选择背后的利弊关系。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教会孩子“思考的方法”,而不是“记住的招法”。书中会不会有一个专门的板块,叫做“如果这样走,会发生什么?”引导孩子进行假设和验证,培养他们对局势的预判能力?如果是李昌镐本人的经验分享,那就更具说服力了。比如,他会不会剖析自己某次大赛中,是如何从看似劣势的局面中找到翻盘的微小机会的,用这种真实案例来激励孩子们保持乐观和细致的观察力。
评分作为家长,我们对儿童教育的投入,往往更看重它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围棋恰好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非常关注这本书是如何将围棋的逻辑思维和生活中的情商教育结合起来的。比如,在介绍如何“弃子争先”的时候,书中是否会引导孩子理解“舍小取大”的道理,并将这种哲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做取舍,不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长远的目标?同样,围棋的对弈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漫长的人际交往模拟。这本书会不会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教导孩子如何礼貌地认输,如何真诚地赞美对手的妙手,以及在失利时如何进行自我情绪管理?一个优秀的儿童围棋教材,绝不应该只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应该上升到“道”的引导。我希望李昌镐的课堂能传递出的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教育理念:尊重规则,尊重对手,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思考过程。如果这本书能巧妙地融入这些德育元素,让围棋成为孩子性格塑造的催化剂,那么它就远超了一本普通的棋谱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延伸价值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一本实体书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很快就会显得单薄。我非常期待《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能提供一些超越纸张限制的辅助学习工具。比如,书的扉页或者内页是否会印制一个专属的二维码,扫描后可以直接链接到配套的在线练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孩子们也许可以上传自己手绘的棋局,获得即时的反馈,或者与同级别的小棋友进行线上对弈练习。再者,这本书的定价和市场定位也反映了它的目标受众。如果它能提供一个“家长伴读指南”,指导父母如何在家中配合书本内容进行辅导,那简直是太贴心了。很多家长想教孩子下棋,但自己又不精通,这本书能否成为一座连接家长和孩子围棋学习的桥梁,让家庭教育变得更高效、更有趣?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能让孩子在离开书本之后,依然能在围棋的世界里持续探索和成长。
评分说实话,拿到一本新的学习资料,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排版和视觉设计,特别是针对儿童读物的。如果这本书只是简单地把棋盘和棋子的黑白线条堆砌在一起,那未免也太沉闷了。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想象一下,棋盘的背景不再是单调的木纹,而是可以设计成一片星空,每一颗棋子落下,都像是点亮了一颗星星,充满了神秘和探索的乐趣。色彩的运用也至关重要,比如用来区分死活的标记,能不能用亮眼的荧光色来突出重点,而不是模糊不清的细线条?而且,对于儿童来说,操作感很重要。这本书会不会在某些关键的对局步骤后,留下足够的空白区域,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用铅笔画出下一步的思考路径,甚至可以设计成可撕下来反复练习的活页形式?我深切期待看到的是一种“互动式学习”的体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如果这本书能结合时下的某些流行元素,比如用“小怪兽”来比喻“劫材”,或者把“定式”包装成“魔法咒语”,那就更能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了。它应该是一本让孩子爱不释手,甚至在玩耍中就把围棋知识潜移默化吸收进去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本束之高阁的“教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