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Argo剖面数据在远洋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
定价:68.00元
作者:张胜茂,杨胜龙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027866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际Argo计划历时7年,实现了其*初目标,建成3000个浮标组成的Argo,规模和覆盖面遍及全球,每年10万个剖面(0~2000m水深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观察资料,为我们估算海洋中尺度活动过程提供了可能,让我们更好的去研究海洋,保护海洋资源。 张胜茂、杨胜龙所著《Argo剖面数据在远洋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主要讲述了Argo观测点数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分析;2001年到2008年Argo观测点数量的垂直分段;2008年Argo观测点数量的垂直变化;Argo观测点数量垂直变化的周期;Argo数据的水平分布与覆盖率的垂直变化等。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绪论
1.1 Argo概况
1.2 Argo数据研究应用现状
1.3 渔业应用意义
第2章 Argo数据基本情况
2.1 Argo数据中心
2.2 数据文件与目录结构
2.2.1 全球数据中心的文件系统结构
2.2.2 目录结构
2.3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Argo浮标数据格式
2.3.1 剖面数据文件
2.3.2 元数据文件
2.3.3 质量控制标记
2.4 NetCDF文件格式介绍
第3章 Argo数据量分析
3.1 Welch功率谱估计方法
3.2 Argo观测剖面数据量的时间变化与周期分析
3.2.1 研究资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Argo数据量的变化分析
3.3 Argo观测点数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分析
3.3.1 2001年到2008年Argo观测点数量的垂直分段
3.3.2 2008年Argo观测点数量的垂直变化
3.3.3 Argo观测点数量垂直变化的周期
3.4 Argo数据的水平分布与覆盖率的垂直变化
3.4.1 Argo数据水平分布状况
3.4.2 Argo数据水平覆盖率的垂直变化
3.5 结论
第4章 Argo数据库构建与数据处理
4.1 数据库管理
4.2 原始数据处理
4.3 数据库结构图
4.4 软件模块
4.5 数据库表命名规则
4.5.1 渔区划分范围
4.5.2 次表层深度信息数据库表命名规则
4.5.3 温跃层命名规则
4.5.4 次表层温度等值线信息数据库表命名规则
4.5.5 次表层温差等值线信息数据库表命名规则
4.5.6 混合层数据库表命名规则
4.6 处理流程
第5章 Argo数据挖掘
5.1 单个浮标数据挖掘
5.1.1 垂向拟合方法
5.1.2 Akima函数代码
5.1.3 次表层深度信息
5.1.4 次表层温度信息
5.1.5 温跃层参数信息
5.1.6 温差信息
5.1.7 混合层信息
5.2 水平网格化数据挖掘
5.2.1 水平插值方法
5.2.2 太平洋温度场重构
5.2.3 等深线温度网格化计算
5.2.4 等温线深度网格化计算
5.2.5 温跃层特征参数网格化计算
5.2.6 7~9。c温差网格化计算
5.2.7 混合层温差网格化计算
第6章 Argo数据在金枪鱼渔业资源应用案例
6.1 Argo数据在金枪鱼渔业资源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6.2 Argo浮标数据在远洋金枪鱼渔业资源中的应用
6.2.1 统一时空数据分析平台
6.2.2 基于栅格数据结构的空间数据存储和数据挖掘
6.2.3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6.3 金枪鱼数据库构建
6.4 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水温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
6.4.1 分析方法
6.4.2 水温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
6.4.3 温跃层上界的季节变化
6.4.4 结论
6.5 热带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关系
6.5.1 材料与方法
6.5.2 温跃层上界深度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关系
6.5.3 温跃层下界深度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关系
6.5.4 温跃层上界温度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关系
6.5.5 温跃层下界温度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关系
6.5.6 黄鳍金枪鱼适温跃层特征范围
6.5.7 结论
6.6 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关系
6.6.1 分析方法
6.6.2 温跃层上界深度和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关系
6.6.3 温跃层下界深度和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关系
6.6.4 温跃层上界温度和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关系
6.6.5 温跃层下界温度和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关系
6.6.6 大眼金枪鱼适温跃层特征范围
6.6.7 结论
6.7 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垂直分布空间分析
6.7.1 数据分析方法
6.7.2 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高渔获率10。c和16。c等温线深度
6.7.3 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高渔获率12。c和13。c等温线深度
6.7.4 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适宜垂直分布区间
6.7.5 结论
6.8 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获量与垂直温差初步研究
6.8.1 材料与方法
6.8.2 结果
6.9 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
6.9.1 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分析
6.9.2 结论
6.10 热带印度洋黄鳍金枪鱼垂直分布空间分析
6.10.1 材料与方法
6.10.2 16。c等温线深度
6.10.3 △8口C等温线深度
6.10.4 适宜垂直分布区间
6.10.5 讨论与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家大型远洋渔业公司的技术顾问,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并将其与渔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挂钩。当我在新书推荐中看到《Argo剖面数据在远洋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时,立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们公司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更先进的海洋监测技术来提升我们的捕捞效率和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而Argo项目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海洋观测计划,其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Argo剖面数据是如何被转化为 actionable insights,为金枪鱼渔业的决策提供支持。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不同区域、不同季节金枪鱼对海洋环境响应的案例分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优化捕捞策略,例如选择最佳的捕捞时间和地点,甚至是对不同捕捞强度进行评估。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探讨Argo数据在渔业资源管理和预警方面的潜力,例如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监测鱼群健康状况、预测潜在的资源枯竭风险,从而帮助我们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捕捞经验的远洋渔民,我一直深感我们对于大海的了解仍然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海洋环境中,预测鱼群的踪迹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Argo剖面数据在远洋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很好奇,这些来自深海的“剖面数据”究竟能为我们这些一线渔民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帮助?是能够更精准地预测金枪鱼的聚集区域,从而减少空船返航的次数?还是能帮助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对鱼群分布的影响,从而调整捕捞策略以适应未来的变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接地气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将这些高科技的数据转化为渔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建议。我希望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复杂的海洋学概念,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获取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指导。毕竟,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理论有多么高深,而是它能否帮助我们在这个日渐艰难的行业中生存下去,并且更加高效地工作。这本书是否能成为我们渔船上的一本“藏宝图”,指引我们找到那片金枪鱼最可能出现的海域,这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我是一名海洋生态学专业的学生,目前正在准备毕业论文。我的研究方向正涉及到海洋环境变化对特定鱼类种群动态的影响,而金枪鱼作为重要的远洋渔业资源,一直是我的关注对象。在导师的推荐下,我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它的主题“Argo剖面数据在远洋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与我当前的学术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我非常渴望了解书中是如何运用Argo剖面数据来深入剖析影响金枪鱼行为和分布的关键海洋因素,例如水温、盐度、洋流以及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等等。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 Arago 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模型,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型应用到金枪鱼的种群建模和渔业资源评估中。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些研究的灵感,展示一些我之前未曾想到过的分析角度和技术手段。我希望它能成为我论文写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Argo数据在渔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并且在我的论文中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见解。
评分作为一名对全球海洋科学研究进展保持高度关注的科普作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将前沿科学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以期向更广泛的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这本书的标题《Argo剖面数据在远洋金枪鱼渔业中的应用》,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看似抽象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海产品联系起来,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向读者揭示Argo浮标是如何默默地为我们监测着地球的脉搏,以及这些数据是如何被科学家们用来理解远洋金枪鱼这种重要海洋生物的行为模式和生存环境。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解,来解释复杂的海洋动力学和生物学概念,让即使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启发读者思考,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科学数据对于保护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并引发大家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简洁,带有海蓝色调和一些抽象的波浪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且聚焦于海洋科学。我是一个对海洋渔业,尤其是远洋渔业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一直关注着捕捞技术的进步以及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我之所以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Argo剖面数据”这个概念的好奇。它听起来就像是揭示海洋深层奥秘的一把钥匙,而这些奥秘又如何与我们餐桌上的金枪鱼联系起来,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对书中可能深入探讨的Argo浮标的工作原理、它如何采集到各种海洋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与金枪鱼的迁徙、生长、甚至是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的复杂关联产生了极大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既科学严谨又不至于过于晦涩的方式,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海洋环境如何直接影响金枪鱼资源的新视角。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暗示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将遥感技术(或海洋探测技术)与渔业管理相结合,这正是当前许多前沿研究的趋势,因此,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这种前沿性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为理解和优化金枪鱼渔业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