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阴阳八卦掌:熊形掌
定价:28.00元
作者:田克延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09456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阴阳八卦掌全套丛书共8册,包括蟒形掌、狮形掌、虎形掌、熊形掌、蛇形掌、马形掌、猴形掌、鹏形掌,《阴阳八卦掌(熊形掌)》为第四册,**、第二、第三册分别于1990年、1999年、2013年出版。田克延编著的《阴阳八卦掌(熊形掌)》主要介绍了熊形掌的练法和用法,并有正面、背面、侧面的照片图示,适用于健身和自卫。
内容提要
目录
熊形掌简介
熊形掌势
动作与解说
势掌——熊背锁喉探掌
第二势掌——熊背旋翻挞掌
第三势掌——熊背旋盖挞掌
第四势掌——熊背摇摆挞掌
第五势掌——熊背旋劈挞掌
第六势掌——熊背摇晃挞掌
第七势掌——熊背悠身挞掌
第八势掌——熊背滚撞挞掌
作者介绍
田克延,阴阳八卦掌第十代传人、门宗,田氏国际武术文化交流中心董事长。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练习传统武术的武者,我必须说,《阴阳八卦掌:熊形掌》在技法细节上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对方位感和空间利用的描述。书中有一部分内容专门讲解了如何在狭窄空间内施展熊形掌的缠绕和借力技巧,这对于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习武者来说,实用价值极高。作者提到“熊行似醉汉,步法却滴水不漏”,形象地描绘了那种看似笨拙却蕴含极大后劲的步法。图片部分的处理也很有匠心,有些关键的受力点会用特殊的符号标注出来,非常直观。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那就是排版上,某些重要的口诀和注解混杂在正文段落中,需要仔细辨认,如果能用醒目的方框或字体突出显示会更方便查找和复习。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一本速成手册,而是一份需要终身研习的“武学地图”。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套拳法,更是一套完整的武学方法论。作者在探讨熊形掌的“发力”机制时,引入了力学概念,用现代的语言去解释古老的内功原理,这种跨界的解读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静中生动,动中寓静”的讨论,这深刻揭示了阴阳八卦掌的核心矛盾统一体。虽然书中的理论深度很高,但作者并没有完全抛弃实操性,每一章的最后都会附带几组针对性极强的练习方法。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厚重、值得反复研读的著作,它让你在学习招式动作的同时,也提升了对身体、对环境以及对自身哲学的认知。
评分这本《阴阳八卦掌:熊形掌》的书,我刚翻了几页,就被里面的某些理念给深深吸引住了。作者在讲解招式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动作的分解上,更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哲学思想。比如,他谈到“熊”在八卦中的象征意义,如何将这种厚重、沉稳的气质融入到掌法之中。我尤其欣赏那种对内劲的描述,不是空泛地谈“气感”,而是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去类比,让一个初学者也能大致体会到那种“抱圆蓄势”的感觉。书中的插图非常清晰,每一个起手式和转换步法都标注得非常细致,这一点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不过,有些关于经络运行的描述,我感觉略显晦涩,可能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整体来说,这本书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预期的武术教学范本,更像是一部融合了武学、易学与哲学的典籍。它迫使你不仅仅是“练拳”,更是要“悟道”。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冲着那句“熊形掌”的威猛去的,期待看到一些足以震撼人心的实战技巧。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但方式有点出乎意料。它没有堆砌那些花哨的、脱离实际的“绝招”,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根基”的重要性。作者对“桩功”的阐述极其耐心,甚至细化到了脚底板如何着地、膝盖如何微屈才能达到“山岳不移”的效果。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了几天马步桩,第二天早上起来酸痛得几乎站不稳,但那种踏实的感觉是以前练习其他拳种时没有体会到的。书中对于“化劲”的理解也十分独到,强调的是“借力打力”中的“借”字,如何顺应对方的来力,而不是硬碰硬。唯一的不足是,对于一些高阶的连贯套路,书中的文字描述稍显零散,我还是需要结合网上的视频辅助理解才能更好地串联起来。
评分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强烈兴趣的武术爱好者,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阴阳”二字的诠释。作者没有将阴阳简单地理解为“刚与柔”,而是上升到了“虚实相生”、“开合转换”的更高层面。在讲解“熊形掌”的掌法时,他总是在强调掌心的虚领和指尖的实按之间的微妙平衡。例如,在“开”的瞬间,如何保持住内里的“合”,这让我对攻防转换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古典,用词考究,读起来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武馆之中。不过,对于那些只追求快速见效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节奏可能会显得有点慢。它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每一个字背后的意境,急躁是学不好这套掌法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