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橡胶气象灾害与气候适宜性评价 | 作者 | 刘少军张京红蔡大鑫 |
| 定价 | 66.00元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 ISBN | 9787502796372 | 出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天然橡胶是国防和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和稀缺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橡胶对温度、降水、光照、风速条件均有严格要求。受气候因素限制,中国橡胶种植面积有限,目前中国天然橡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由于我国适宜种植区域纬度偏北和海拔偏高,橡胶树整个生长周期中受到风、寒、旱等气候胁迫因子的威胁,发展橡胶受到自然资源的严格制约。海南是我国的天然橡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刘少军、张京红、蔡大鑫等编*的《橡胶气象灾害与气候适宜性评价》主要根据海南橡胶种植区存在台风和寒害这两大灾害的特点,相继开展橡胶林寒害、风害及气候适宜性研究,以期为橡胶气象生产服务提供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1 天然橡胶生产概述 1.1 中国天然橡胶发展历史 1.2 全球天然橡胶种植概况 1.3 海南岛天然橡胶种植概况 1.4 天然橡胶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2 橡胶树对环境的要求及习性 2.1 橡胶树对环境的要求 2.2 橡胶树的发育特征 2.3 橡胶树年周期变化 2.4 橡胶树主要气象灾害3 橡胶树种植面积遥感估算 3.1 数据来源 3.2 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 3.3 面积的估算4 橡胶林寒害 4.1 数据来源 4.2 寒害指数 4.3 橡胶寒害评价因子分布特征 4.4 橡胶综合寒害时空演变特征 4.5 小结5 橡胶林风害 5.1 数据来源 5.2 不同风害等级发生频次 5.3 橡胶灾损的空间格局 5.4 橡胶灾损的时间格局 5.5 橡胶灾损与风速的关系6 橡胶林风害损失的遥感评估 6.1 数据来源 6.2 评估方法 6.3 橡胶林台风前后植被指数变化 6.4 台风破坏潜能、地形指数与橡胶林植被变化指数的关系 6.5 台风对橡胶林植被影响评估7 橡胶林风害评估技术 7.1 橡胶林风害评估模型 7.2 橡胶树断倒模型 7.3 基于遥感的橡胶林零平面位移和粗糙度估算 7.4 橡胶林风害评估系统8 橡胶产量灾损风险 8.1 数据来源 8.2 风险评估方法 8.3 产量减产序列分布 8.4 变异系数空间分布 8.5 减产风险指数分布 8.6 综合灾损风险指数 8.7 橡胶灾损风险区划9 橡胶林主要气象灾害风险 9.1 数据来源 9.2 区划方法 9.3 橡胶林主要气象灾害风险 9.4 小结10 橡胶树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10.1 数据来源 10.2 气候适宜性评价方法 10.3 橡胶树气候适宜性指数分布 10.4 橡胶树台风灾害指数分布 10.5 橡胶树综合寒害指数分布 10.6 橡胶树种植气候区划 10.7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天然橡胶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影响11 橡胶生产应对气象灾害对策措施 11.1 橡胶生产应对寒害对策措施 11.2 橡胶生产应对风害对策措施 11.3 气候变化背景下橡胶生产对策和措施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名字——《橡胶气象灾害与气候适宜性评价》,听起来就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在我看来,它很可能是一部深入研究橡胶种植与气候之间关系的学术专著,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猜测,“气象灾害”部分会详细剖析那些对橡胶生长构成威胁的自然现象,例如,是否会涉及高温、低温、干旱、洪涝、强风等对橡胶树生理功能、产量及品质的具体影响机制?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历史案例,说明重大气象灾害对橡胶产业造成的损失? 而“气候适宜性评价”则让我联想到,作者们可能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用以判断不同地区种植橡胶的气候条件是否理想。我很好奇,这套评价体系会考虑哪些关键的气候要素,比如温度、降水、光照、以及它们的季节性变化?书中是否会提供相应的评价模型或指标,帮助人们科学地选择种植区域,或者优化现有种植布局?此外,我还在想,这本书是否还会探讨如何通过调整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或水土保持等措施,来提高橡胶园对不利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保障全球橡胶供应的稳定性和提升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非常有深度,让我对其中探讨的内容充满了好奇。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阅读,但仅从书名“橡胶气象灾害与气候适宜性评价”来看,我预感到它将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学术专著,能够为橡胶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我猜想,书中一定会详细阐述各种极端气象现象,比如台风、干旱、洪涝、霜冻等,对橡胶树的生长周期、产量以及品质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可能包含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和案例分析,去量化这些灾害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我尤其对“气候适宜性评价”这个部分感到兴奋。这是否意味着书中会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模型,用来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是否适合大规模种植橡胶?这对于规划新的橡胶种植区,或者优化现有种植布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不是会涉及到对温度、降水、光照、湿度等一系列气候要素的综合分析,并给出具体的适宜性等级划分?或许,书中还会提出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建议,比如如何通过品种改良、耕作方式调整、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提高橡胶园的抗灾能力和气候适应性。这样的研究成果,对于保障全球橡胶供应的稳定性,以及促进橡胶产区可持续发展,无疑将起到关键作用。
评分《橡胶气象灾害与气候适宜性评价》这个书名,立刻激起了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深刻思考。我常常在想,我们依赖的许多重要农作物,其生长都与气候息息相关,而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的种植和生产更是对气候条件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本书,我预感它会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自然环境对橡胶产业的约束和挑战。我猜想,书中关于“气象灾害”的部分,会详尽地介绍各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它们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橡胶树的生长发育,比如导致落叶、枝枯、甚至死亡,从而影响橡胶产量和质量。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气候适宜性评价”的实际应用。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套可操作性的评价框架,让橡胶种植者、投资者,甚至政府部门能够更科学地评估某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发展橡胶产业?是不是会涉及到一些量化的指标,比如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生长季长度、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等,并根据这些指标来划分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等不同等级?或许,书中还会讨论一些适应性策略,比如如何通过改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或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等方式,来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并提高橡胶的产量和品质。这对于促进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避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橡胶气象灾害与气候适宜性评价》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像橡胶这样重要的经济作物。我推测,这本书将深入探讨复杂的气候因素如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橡胶的种植、生长和产量。书中对“气象灾害”的阐述,想必会细致地分析诸如台风、干旱、霜冻、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对橡胶树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我好奇,作者们是否会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进行量化分析? 关于“气候适宜性评价”的部分,我猜测书中会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估框架,为橡胶产业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这是否意味着书中会详细介绍如何基于气候数据,如年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生长季长度等,来综合评价一个区域是否适合大规模橡胶种植?我还在想,书中是否会针对不同气候带的橡胶种植,提出相应的适应性管理策略,例如,如何通过品种改良、耕作制度调整、水利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最大限度地提高橡胶产量和质量。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更可能为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评分仅仅是瞥了一眼《橡胶气象灾害与气候适宜性评价》的封面,我的脑海中就涌现出无数关于科学研究的画面。我能想象作者们是如何在一个个监测站、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收集数据,分析模式。这本书,在我看来,很可能是一本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结晶,是科研人员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从“气象灾害”这个关键词,我推测书中必然会详细剖析那些影响橡胶生长的“罪魁祸首”。是不是会列举历史上发生过的那些导致橡胶减产甚至绝收的重大气象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以及其后续影响,想必会是书中浓墨重彩的篇章。 而“气候适宜性评价”则更像是在为未来指明方向。我好奇书中会给出怎样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是否会基于长期的气候数据,结合橡胶树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构建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是否会详细说明哪些地区的哪些气候指标是限制橡胶种植的关键因素?书中是否还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地图和图表,直观地展示出全球或区域性的橡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布?我甚至在想象,这本书或许还能为橡胶产业的国际贸易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决策者评估不同区域的生产风险和潜力。这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可能是一份对橡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预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