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奧運科技——我國科技産業新發展
定價:55.00元
作者:黃魯成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0302163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本書由“方法篇”和“源泉篇”組成。在“方法篇”中,首先研究瞭總體方法論,從“科技奧運”到“奧運科技”的産業化總體思路,以及評估對象和方法研究現狀(、2章)。其次,提齣瞭奧運科技産業化的主客觀評估方法(第3、4、5、6章),一方麵采用主觀評估方法,如ANP方法;另一方麵,采用客觀評估方法——分析和文獻分析方法。再次,提齣瞭評估奧運科技潛在市場的評估方法(第7章)。*後,研究奧運科技産業化推進方法——如何用技術路綫圖、情景規劃和文獻計量工具,分析所選項目在産業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第8、9、10章)。“源泉篇”旨在給企業創新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更好地推廣奧運科技成果。
內容提要
本書由“方法篇”和“源泉篇”兩部分組成。“方法篇”重點研究瞭總體方法論及奧運科技産業化的主客觀評估方法,並提齣瞭評估奧運科技潛在市場的評估方法和奧運科技産業化推進方法。“源泉篇”主要介紹瞭部分奧運科技項目研究內容、技術創新點及主要創新成果,旨在給企業創新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更好地推廣奧運科技成果。
本書既可以作為從事技術管理、新技術産業化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參考書,又可以用於企業尋找技術創新突破口的方法選擇和新産品開發的決策依據。
目錄
前言
方法篇
章 從“科技奧運”到“奧運科技”産業化
1.1 奧運科技産業化的提齣
1.2 奧運科技産業化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3 奧運科技産業化的技術方案
1.4 奧運科技項目産業化分析框架
參考文獻
第2章 奧運科技産業化評估對象與方法
2.1 奧運科技屬性與評估對象
2.2 奧運科技産(商)業化潛力評估基礎
2.3 奧運科技産業化評估方法與工具
參考文獻
第3章 基於主客觀綜閤的奧運科技産業化評估方法
3.1 為什麼要進行主客觀綜閤評估
3.2 基於主觀判斷的綜閤評估方法
3.3 基於客觀判斷法的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於ANP的新技術産業化潛力評估研究
4.1 基於ANP的主觀評估方法
4.2 新技術産業化潛力評估指標體係的構建
4.3 網絡層次分析法
4.4 基於ANP的新技術産業化潛力評估研究應用
參考文獻
第5章 基於分析的奧運科技産業化評估方法
5.1 分析方法的引齣
5.2 製約新(興)技術商業前景的技術特性分析
5.3 基於數據的新技術特性評估
5.4 基於數據的新技術商業前景評估過程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於文獻計量學的奧運科技産業化評估方法
6.1 文獻計量學方法的引齣
6.2 文獻計量學及在技術管理領域的應用
6.3 科技文獻、與技術産業發展的關係
6.4 文獻計量學與新(興)技術成熟度判斷
6.5 文獻計量學與新(興)技術商業化環境判斷
6.6 基於文獻計量學的新(興)技術商業化潛力分析思路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於集對分析方法的奧運科技潛在市場評估研究
7.1 集對分析方法的引齣
7.2 評估新(興)技術潛在市場的基本思路
7.3 評估新(興)技術潛在市場的基本過程
參考文獻
第8章 LED産業化問題與對策——文獻計量分析
第9章 空間膜結構技術産業化問題與對策——技術路綫圖分析
0章 IPv6照明控製係統産業化問題與對策——情景分析
源泉篇
動態交通網絡中尾氣排放控製策略的定量分析與評價
空調型建築塗料及其吸熱絕熱機理研究
數字化三維人體運動的計算機仿真研究
城市與城際間旅客運輸一體化技術與實施政策研究
區域供水與水汙染控製係統綜閤規劃的優化研究
先進無鉛電子連接材料及工藝的研究與應用
磁性顆粒固定化細胞用於柴油生物催化深度脫硫
國傢體育館100韆瓦(峰)並網光伏電站
高鑒彆特性的漢語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彆聲學模型研究
奧運村及示範小區優質飲用水淨化示範研究
奧運會公共風險分析及安全管理係統的研究
“麵嚮奧運的WLAN係統研發及産業推動”項目——“無綫射頻模型及無綫覆蓋方案研究”課題
北京奧運前水資源保障對策及關鍵技術措施研究
網絡時空行為與2008奧運會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究
北京奧運物流係統規劃研究
北京科技奧運中的數字體育
奧運羽毛球館預應力鋼結構優化設計及結構健康監控研究
雙層復閤共擠軟麵塑料闆材的産業化關鍵技術
北京工業大學奧運會羽毛球場館空調係統節能運行方案的優化
高性能汽車尾氣淨化催化劑和高性能稀土儲氧材料的製備科學與技術
奧運用純電動客車整車優化及製造
催化裂化汽油液相選擇性氧化脫硫的研究
虛擬奧運博物館關鍵技術研究
基於嵌入式編碼器的分組語音傳輸研究
奧運綜閤信息服務關鍵技術及核心平颱
煤燃燒形成碳氣溶膠的機理及控製方法研究
高溫超導濾波器移動通信應用示範
城市汙水處理係統的智能控製理論、方法與技術
水質安全與淨化新理論新技術
不同類型慢性痛(炎癥痛、神經病理痛和癌癥痛)的外周和脊髓機製
電動汽車交流驅動係統技術
遠程沉浸式虛擬奧運博物館關鍵技術研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閱讀《奧運科技——我國科技產業新發展》這本書,仿佛打開瞭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我國科技實力在重大曆史機遇下的飛躍。我一直對體育賽事背後的科技支撐充滿好奇,而奧運會無疑是這場科技盛宴的最佳舞颱。書中可能詳盡地剖析瞭從申奧成功到賽事舉辦期間,我國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我尤其對書中可能涉及的“科技惠民”方麵的內容感到興奮,比如,交通導航、安保監控、信息發布等技術是如何為普通民眾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觀賽體驗的。同時,我也關注書中對“國傢科技戰略”與“産業發展”之間關係的探討。奧運會不僅僅是一場體育競技,更是國傢形象的展示,而科技實力則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理解,我國是如何通過奧運契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從而帶動整個國傢産業的升級轉型,構建起更加自主、更具競爭力的科技體係。
評分我最近讀瞭關於科技發展的幾本書,而這本《奧運科技——我國科技産業新發展》無疑是其中一個獨特的存在。它將目光聚焦於我國在舉辦奧運會這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盛事時,科技産業所經曆的變革與突破。這不僅僅是一部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部記錄時代變遷的宏大敘事。我特彆期待瞭解書中如何闡述科技創新如何驅動産業結構調整,如何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例如,在通信技術方麵,我想知道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是如何在奧運期間得到大規模應用和檢驗的,這對於我國科技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又意味著什麼?再者,隨著數字化浪潮的席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賽事組織、觀眾體驗、城市管理等方麵的作用也必然是本書的重點。我對書中關於“數字孿生城市”和“智慧場館”的描述尤為感興趣,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正逐步邁嚮一個更加智能化的未來?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在迴顧曆史,更是在展望未來,它為我們理解中國科技發展的脈絡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頗具匠心,封麵以一抹鮮亮的奧運藍為主色調,輔以金色的奧運五環標誌,傳遞齣一種積極嚮上、充滿活力的時代氣息。書名“奧運科技——我國科技産業新發展”字體醒目,清晰地錶明瞭本書的主題。拿到手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略帶啞光的觸感,使得閱讀時眼睛不易疲勞。翻開目錄,章節的劃分邏輯清晰,從宏觀的國傢戰略到具體的産業應用,再到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層層遞進,似乎能勾勒齣一幅我國科技産業在奧運浪潮中蓬勃發展的全景圖。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綠色科技與可持續發展”的部分,期待能從中瞭解到我國在環保技術、新能源應用等方麵如何與奧運精神相結閤,展現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此外,對於“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的探討,也讓我充滿瞭好奇,想知道科技如何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讓城市運轉更高效、生活更便捷。整體而言,這本書的初步印象非常積極,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科技的書,更承載著一個國傢在重大體育盛事中展現科技實力、推動産業升級的雄心壯誌。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就足夠吸引眼球,“奧運科技”這四個字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它暗示著一項國傢級的盛事如何成為科技創新的催化劑,推動著我國科技産業的革新與進步。我猜想書中會對一係列具體案例進行深入的解讀,例如,在安保領域,先進的監控技術、身份識彆技術是如何保障奧運期間的安全有序的?在媒體傳播方麵,高清直播、VR/AR體驗又是如何讓全球觀眾身臨其境的?此外,我對於書中關於“綠色奧運”的科技實踐也充滿期待。如何在賽事組織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新型環保材料、節能技術在場館建設和運營中的應用,是否也為我國其他産業提供瞭寶貴的藉鑒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科技本身,更是關於科技如何服務於國傢戰略、如何提升國際影響力,以及如何最終惠及民生的一個縮影。它似乎提供瞭一個觀察中國科技發展“加速度”的絕佳窗口。
評分當我看到《奧運科技——我國科技産業新發展》這本書時,一種強烈的學習欲望便油然而生。奧運會作為一項全球矚目的盛事,其背後蘊含的科技力量是巨大的,而我國作為主辦國,必然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我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我國在航天科技、高鐵技術、生物醫藥等國傢尖端領域,如何在奧運籌備和舉辦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展現與應用。例如,通信技術的發展是否為我們帶來瞭更快的網絡速度和更廣闊的連接範圍?新能源技術在奧運場館的建設和運營中,是否起到瞭示範作用,引領瞭綠色發展的新潮流?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似乎不僅僅局限於技術本身的介紹,它更關注的是科技創新如何轉化為現實的生産力,如何推動我國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而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科技發展對於國傢崛起的重要性,以及我國在這一進程中所展現齣的非凡實力和遠見卓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