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及拳照 | 作者 | 劉金印作 |
| 定價 | 25.00元 | 齣版社 | 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4415327 | 齣版日期 | 2014-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汪永泉(1904~1987),楊式太極拳的傳人。曾任北京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汪永泉從7歲起隨父親一起跟楊健侯學拳,14歲時拜楊健侯的三子楊澄甫為師,深得楊式太極拳的真諦。他德藝雙馨,是楊澄甫的得意門生。《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及拳照(修訂版)》上篇是作者劉金印於1977~1987年間隨汪永泉學拳時用心記錄的汪先生授拳語錄,保持瞭原話的原汁原味,是難得的授拳精華;下篇則展示瞭汪老生前寶貴的拳照圖像。 |
| 作者簡介 | |
| 劉金印,男,漢族,河北唐山人。1930年4月生。曾就讀於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研究生畢業。曾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編審,副局級學術秘書、主編、期刊評審專傢小組成員,享受特殊津貼。 曾擔任北京傳統楊式太極拳研究會理事。現為北京永泉太極拳研究會理事、顧問。 自幼喜愛武術。1956年開始學習傳統楊式太極拳套路。1981~1987年跟汪永泉先生學習楊式太極拳。並曾參加《楊式太極拳述真》書稿的討論修改。 |
| 目錄 | |
| 序 編者的話 修訂版說明 上篇 汪永泉先生授拳語錄 一、總論 (一)武德為先 (二)老師“訪”學生要三年,學生“訪”老師要三年 (三)教拳先教武德 (四)虛心嚮前輩、同輩、晚輩請教 (五)揉手要有正確的目的 (六)楊式太極拳的特點——舒服、得意、大方 (七)必須有的理論作指導 (八)路子正,方法對 (九)楊式太極拳屬內傢拳一注重內功 (十)內勁是神意氣的化閤,不是神意氣的集中 (十一)練拳主要是練神、意、氣 (十二)意氣為君,骨肉為臣 (十三)“氣球” (十四)注重“養”,避免“傷” (十五)性命雙修 (十六)追求無的境界 (十七)太極拳功夫有兩個部分——知己之功與知彼之功 (十八)養生與技擊——兩種不同的練法 (十九)練太極拳的七個要求和步驟 (二十)隨時隨地練功夫 二、知己之功——鬆、“散”、通、空 (一)鬆 (二)“散” (三)通 (四)空 (五)虛靈項勁 (六)開胸張肘、鬆肩闊背 (七)氣沉丹田不是氣壓丹田 (八)輕鬆腰胯 (九)鬆垂散尾閭 (十)長三關竪三關 (十一)臂如鞭繩 (十二)靈活腕手 (十三)圓襠鬆膝 (十四)腳心吻地 (十五)鬆沉直竪,中正安舒 (十六)身形手勢關係得當 (十七)方嚮明確 (十八)陰、陽、虛、實分明 (十九)動靜相宜 (二十)呼吸自然 (二十一)開閤任自由 (二十二)動作走螺鏇 (二十三)姿勢運行有四個步驟 (二十四)功夫須從架子齣 (二十五)練太極劍須知 (二十六)練太極刀須知 三、知彼之功——聽、問、拿、放 (一)以“中”碰“中” (二)“中心”與“重心”要分清 (三)“中”不是固定的 (四)得“中”重要 (五)“氣球”崩人 (六)手中氣球代錶“中” (七)聽、問、拿、放是術不是招 (八)“聽” (九)“問” (十)“拿” (十一)“放” (十二)意念始終在對方身上 (十三)把對方當作球來接 (十四)聽、問、拿、放的點及勁兒 (十五)九麯串珠 (十六)接手意在先 (十七)手的功能是偵察、掌舵、通勁兒,不是打人的 (十八)接手要輕,刺皮不刺骨 (十九)一接點中求,要點不要麵 (二十)求側 (二十一)“找縫兒”、“叫開門” (二十二)通過接觸點,掌控對方的“中” (二十三)定和斷 (二十四)“散”(san) (二十五)化是為瞭發 (二十六)引進落空,揪勁根兒 (二十七)實中求虛,以虛帶實 (二十八)拿、打1/3 (二十九)變點打勁源側之側 (三十)攻擊點根據對方勁源確定 (三十一)時機和奧妙 (三十二)發勁兒是動神、意、氣 (三十三)發勁兒是一鬆,不是一緊 (三十四)中指根齣勁兒,手指指方嚮 (三十五)發勁兒“有球”、“有綫” (三十六)內綫、外綫和中綫 (三十七)“棗核”、“杏核” (三十八)扇麵 (三十九)平圓、立圓、斜圓 (四十)勁兒要鏇轉前進 (四十一)勁兒後要走平 (四十二)八種勁法的本質是內氣 (四十三)掤勁兒 (四十四)捋勁兒 (四十五)擠勁兒 (四十六)按勁兒 (四十七)采勁兒 (四十八)捌勁兒 (四十九)肘勁兒 (五十)靠勁兒 (五十一)滲勁兒 (五十二)順勁兒 (五十三)彈簧勁兒 (五十四)踏勁兒 (五十五)混閤勁兒 (五十六)淩空勁兒” (五十七)《三十字訣》 (五十八)亂環訣 (五十九)招術兼備,纔能勝人 四、各種姿勢動作的要領及用法 (一)預備勢 (二)起勢 (三)右踏 (四)攬雀尾 (五)單鞭 (六)提手上勢 (七)白鶴亮翅 (八)摟膝拗步 (九)手揮琵琶 (十)進步搬攔捶 (十一)如封似閉 (十二)十字手 (十三)抱虎歸山 (十四)肘底看捶 (十五)倒攆猴 (十六)斜飛勢 (十七)海底針 (十八)扇通背 (十九)撇身捶 (二十)雲手 (二十一)高探馬 (二十二)左右分腳 (二十三)左右蹬腳 (二十四)進步栽捶 (二十五)左右打虎勢 (二十六)雙風貫耳 (二十七)野馬分鬃 (二十八)玉女穿梭 (二十九)單鞭下勢 (三十)金雞獨立 (三十一)白蛇吐信 (三十二)十字擺蓮 (三十三)摟膝指襠捶 (三十四)上步七星 (三十五)退步跨虎 (三十六)轉身雙擺蓮 (三十七)彎弓射虎 (三十八)閤太極 下篇 汪永泉先生拳照 一、拳照 二、劍照 三、師徒閤影 四、生活照 附錄 一、汪傳楊式太極拳、劍、刀、槍譜 (一)太極拳名目 (二)太極劍名目 (三)太極刀歌訣 (四)四刀贊 (五)太極槍法 二、太極拳經典拳論 三、楊傢太極功夫軼事 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名字是《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及拳照》,書號是9787564415327。 初次翻開這本書,我便被它那厚重的質感和內斂的書名所吸引。我一直對太極拳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楊式太極拳的溫和與舒展心嚮往之。雖然我並非專業武術人士,但多年來我一直在斷斷續續地練習,希望能從中體悟到那份“以柔剋剛”的精髓,也渴望尋覓能夠真正指引我深入修煉的寶典。這本書的齣現,恰逢其時,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太極拳技法的書籍,更像是一扇門,引領我走嚮汪永泉先生這位楊式太極名傢的精神世界。從書名中“語錄”二字,我便可以預見,這其中定然蘊含著大師多年習拳、教學的智慧結晶,那些經過韆錘百煉的肺腑之言,定能點撥我修行中的迷津,讓我少走彎路。而“拳照”二字,則更是讓人期待,我希望能通過清晰、精美的圖片,直觀地感受楊式太極拳的每一個招式、每一個細節,將文字中的精妙理解轉化為身體的實踐。對於一個追求形神兼備的練習者來說,這無疑是難得的機緣,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書頁之間,尋找那份屬於楊式太極的獨特韻味,以及汪老先生那循循善誘的教導。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及拳照》傳遞給我一種莊重而權威的信息。我一直認為,太極拳的學習,最關鍵的在於師承和傳承,而能夠親炙名傢教誨,或者通過名傢留下的寶貴資料來學習,無疑是事半功倍的。汪永泉先生在楊式太極拳界享有盛譽,他的教學和實踐,是楊式太極拳寶貴財富的一部分。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窺探到汪老先生的教學風格和思想精髓。我期待“語錄”部分能夠包含他對於拳理、拳法的獨到見解,以及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對於學員常見問題的解答和指引。這些經驗性的文字,對於我這樣在練習中不斷探索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同時,“拳照”的存在,也極大地增加瞭這本書的吸引力。我希望這些拳照不僅能夠清晰地展示每一個招式的形態,更能捕捉到動作中的神韻和力量的流轉,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模仿和學習。我相信,結閤文字的指導和圖片的示範,我的楊式太極拳練習將會邁上一個新的颱階。
評分這本書散發齣一種沉靜而厚重的力量,正如楊式太極拳本身所蘊含的內在修為。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瓶頸,感覺動作的領悟停留在錶麵,而精神層麵的升華卻無從下手。這本書名中的“語錄”二字,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猜想,這裏麵一定收錄瞭汪永泉先生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對太極拳的理解、感悟以及對弟子們的指導。這些語錄,想必不僅僅是技法的講解,更包含瞭對太極拳哲學思想、養生之道、以及武德修養的深刻闡釋。我希望通過閱讀這些語錄,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楊式太極拳的內涵,跳齣隻注重招式動作的窠臼,去體會那份“用意不用力”的真諦,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太極的智慧。而“拳照”的加入,更是讓這本書錦上添花,精美的圖片能夠幫助我更準確地把握每一個動作的細節,校正自己的姿勢,讓身體的感受與文字的闡釋相得益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修煉路上的良師益友,指引我撥開迷霧,真正領略楊式太極拳的博大精深。
評分看到《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及拳照》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位深諳武學奧秘的長者,他目光炯炯,身姿沉穩,仿佛能從書頁中走齣。我雖然接觸太極拳的時間不算短,但總感覺在某些關鍵節點上,始終缺少一個點撥,一種領會。楊式太極拳,以其舒緩圓活、剛柔相濟的特點,一直是我最為推崇的拳種。而汪永泉先生的名字,在楊式太極的傳承中,無疑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因此,這本書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技法的參考書,更是一次與大師心靈對話的機會。“語錄”二字,預示著這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我相信其中蘊含的不僅僅是練拳的口訣,更是對人生、對自然的深刻洞察。我期待這些語錄能像明燈一樣,照亮我在太極拳修行道路上的睏惑,讓我對“聽勁”、“化勁”、“發勁”等關鍵概念有更透徹的理解。而“拳照”,則是我渴望看到的視覺盛宴,我希望通過清晰、規範的動作圖片,來印證和修正我對動作的理解,確保我的練習更加到位、更加符閤楊式太極的要求。
評分這是一本名為《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及拳照》的書,書號為9787564415327。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一種對傳統武術文化深深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武術,尤其是太極拳,抱有極大的熱情,並且一直試圖在練習中找到更深層次的哲學和精神層麵的東西。楊式太極拳以其圓活、鬆靜、自然著稱,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拳種。而汪永泉先生的名字,在我心中代錶著一種嚴謹、傳承的太極精神。這本書中的“語錄”部分,我預感將是精華所在,它很可能收錄瞭汪先生在教學、交流過程中的智慧之語,那些關於拳理、心法的闡述,定能幫助我突破技術上的瓶頸,更深入地理解太極拳的內涵。“拳照”的存在,則是對文字最好的補充,清晰的圖片能夠讓我將腦海中的理解轉化為身體的實際動作,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到位,避免走入誤區。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學習楊式太極拳,不僅是身體上的鍛煉,更是精神上的洗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