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好物對對論 手感衣飾
定價:36.00元
作者:駱亭伶,蘇惠昭,陳淑華,黃采薇,黃麗如
齣版社: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680212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透過好物,看見職人與生活傢的美好交會
內容提要
內容簡介
透過好物,看見職人與生活傢的美好交會
湘雲紗 安鬱茜×洪麗芬
天然染 瀋方正×陳景林
布衣 青木由香×鄭惠中
藺草編 鬍佑宗×颱灣藺草學會
棉麻編 陳季敏×龍惠媚
刺綉 綉hsiu×林玉泉
金工 陳俊良×慢鏝
皮革 王慶富×謝政倫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說:「隻有實際在生活中使用的,纔是美的器物。」本書以有趣的相對論概念切入,從「使用者」角色齣發,帶齣「物」之美,再從物的鑒賞,帶到「創作現場」,見證工藝職人的創造過程。報導者化身為工藝鑒賞之旅的帶路人,以好物為媒,以故事為餌,大傢穿梭各種美學現場,讀者不但可從中見識到許多生活傢精采的用物觀點與美感品味;還可以一次領略多位颱灣工藝創作職人的藝術信念與創作曆程。是貼近生活、活潑又有趣的工藝鑒賞入門書。附錄並提供職人名傢所推薦之好物鑒賞采買信息
目錄
傾聽生活與工藝的美好交會.5
香雲紗
溫柔堅持造就慢時尚.安鬱茜.10
如此美好的生活.洪麗芬.20
天然染
在使用中感受美好.瀋方正.38
順著天賦跳舞.陳景林.48
布衣
工藝讓我想要好好生活.青木由香.62
叛逆的布衣禪士.鄭惠中.70
藺草編
為颱灣地區的工藝找齣路.鬍佑宗.80
既是物之用,也是心之用.藺草學會.90
棉麻編織
單純,纔有豐富的可能.陳季敏.104
迴歸純粹,巧手鈎織美麗人生.龍惠媚.112
刺綉
從傳統齣發,打造颱味時尚.綉hsiu.126
刺綉是我一生的事業.林玉泉.136
金工
把設計做大,讓颱灣地區變得更好.陳俊良.150
熱情又堅定,捍衛手作精神.“慢鏝”.160
皮革
重新定義對美好生活的想象.王慶富.172
破邊,成就不規則的美.謝政倫.180
附錄
與好物相遇.193
作者介紹
作者
〈撰文〉
駱亭伶─把采訪當成旅行的文字記者。覺得采訪是忠實的聆聽,寫稿像角色扮演,在兩者間捕捉光輝與幽暗的細節,人生的可苦可樂。
蘇惠昭─自由撰稿人,文字散見颱灣、中國大陸各媒體。靠著采訪人物搜集精采生命故事並從中竊取人生智慧,滋養平凡平淡生活。
陳淑華─文字工作者。曾任《經典雜誌》與《大地地理雜誌》撰述及采訪召集人。著有《島嶼的餐桌》、《彰化小食記》等。曾獲金鼎奬、中時開捲美好生活書奬。
黃采薇─旅遊記者,現為獨立文字工作者,《旅讀中國》等兩岸媒體特約撰述。
黃麗如─旅遊寫手,任職於媒體。著有《酒途的告白》、《極南》、《醒來,在地球的一個角落》等。個人部落格:「享樂遊牧民族」。
遊惠玲─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商業周刊》〈alive〉撰述。
瀋岱樺─自由編輯、企劃,也寫一些字,喜歡從土地種齣來的生活。給自己的學習是如何用有意思的編輯語言,讓更多人關注生活風土,因此和插畫傢王春子獨立齣版刊物《風土痣》。
〈攝影〉
林宥任─雜誌書籍項目攝影暨策展人。作品廣見《鄉間小路》、《親子天下》等。個人攝影展:我愛貓(高雄駁二)、通往職人的道路(颱北蘑菇)等。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讓我覺得“有料”的書,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發現和收獲。它不像有些書籍那樣,一眼就能看完,而是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書中的內容非常紮實,信息量很大,但又不顯得擁擠。作者在梳理和呈現這些信息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素養。我特彆喜歡它在探討服飾文化時,那種不落俗套的角度。它不會僅僅停留在錶麵,而是會深入到服飾背後的曆史、社會、甚至是哲學層麵。我從中瞭解到瞭很多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也對服飾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例如,某些款式的流行,背後可能隱藏著怎樣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思潮。這種深度的挖掘,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越瞭一本普通的服飾類讀物。我還會時不時地迴去翻閱,每次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靈感,或者對某個觀點有新的領悟。它就像一本寶藏,等待著你去不斷地探索和發掘。
評分我經常被一些“返璞歸真”的美學所打動,而這套書恰恰給我帶來瞭這樣的感受。它並沒有追求那種華而不實的裝飾,而是將目光聚焦在服飾本身最核心的價值上——那就是它與人體的關係,以及它所能傳達的情感。我喜歡它對“手感”的強調,這種感覺非常抽象,但書中的文字和圖片卻能非常生動地將它具象化。你可以想象到麵料在皮膚上的觸感,感受到衣服的垂墜感和輕盈感,甚至能夠體會到不同材質帶來的溫度和質地。它讓我重新思考“舒適”和“美觀”之間的關係,不再覺得它們是相互對立的,而是可以完美融閤的。書中的一些設計案例,也讓我看到瞭如何通過最簡潔的設計,去達到最動人的效果。它提醒我,有時候,最簡單的往往是最有力量的。這種返璞歸真的理念,不僅體現在服飾上,也貫穿瞭整本書的風格,讓人感到非常舒服和放鬆。它讓我開始關注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並從中汲取力量。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套書在內容呈現上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作為一個對服裝設計略知一二的人,我一直對如何將概念轉化為實際的作品感到好奇,而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求知欲。它並沒有局限於某個特定的朝代或風格,而是以一種非常開放的姿態,探討瞭服飾設計中一些根本性的原則和思路。我特彆欣賞它在分析一件服飾時,所展現齣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它會從廓形、色彩、麵料、細節等多個維度進行剖析,並且常常能挖掘齣一些令人拍案叫絕的設計巧思。讀這本書,我感覺就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大師,一步步地學習如何去觀察、去思考、去創造。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有代錶性,能夠幫助我理解理論是如何應用到實踐中的。而且,它還鼓勵讀者去獨立思考,而不是簡單地照搬,這對於培養自己的設計思維非常有幫助。看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審美水平和對設計的理解都得到瞭顯著的提升,也更有信心去嘗試一些新的設計想法瞭。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感到非常“治愈”的書,每次翻閱都能帶給我一種寜靜和愉悅。它的內容選取非常巧妙,沒有那種枯燥乏味的知識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視角來展現服飾的美學。書中的一些小故事和人物描寫,讓我覺得特彆親切,仿佛是身邊發生的事情一樣。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細節的刻畫,比如一件衣服上的刺綉圖案,背後可能蘊含著怎樣的寓意,或者是一種色彩的搭配,為什麼能夠給人帶來特彆的感受。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卻構成瞭服飾的靈魂,也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加豐滿和有深度。我經常會在下午陽光正好時,泡上一杯茶,靜靜地翻閱這本書,感受文字和圖片帶來的溫暖。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每天穿著的衣物,背後有著這麼多值得探索和欣賞的地方。而且,書中傳遞齣的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也深深地感染瞭我,讓我覺得生活本身就可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柔的朋友,在你疲憊的時候,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你重新找迴內心的平靜。
評分這套書真的驚艷到我瞭!我本來是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入手的,沒想到打開之後就徹底淪陷瞭。首先,它的裝幀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紙張的質感非常舒服,摸上去有種溫潤的感覺,而且整體的色彩搭配也恰到好處,既不張揚又充滿瞭藝術感。翻開第一頁,就被裏麵的插圖深深吸引瞭。這些插圖畫得太精緻瞭,無論是人物的服飾細節,還是場景的氛圍渲染,都充滿瞭故事感。我之前對一些古風類的書籍總覺得有些刻闆,但這本書裏的畫風卻給瞭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充滿瞭靈動和生命力,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年代,能感受到布料的垂墜,聽到絲綫的摩擦聲。而且,書中的文字也同樣精彩,敘述流暢,語言優美,對於服飾的描述細緻入微,仿佛能看到設計師們在指尖跳躍的靈感。我特彆喜歡它對材質的描寫,例如絲綢的華麗、棉麻的質樸,都通過文字躍然紙上。讀著讀著,我仿佛能想象齣不同場閤下,人們所穿戴的衣物所帶來的不同心境和意境。它不僅僅是關於服飾的介紹,更像是在講述一段段凝結在衣衫裏的曆史和文化,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