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沪粤象棋龙虎斗 九届争霸赛经典对局
定价:25.00元
作者:杨典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86133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杨典、赵忠华编著的《沪粤象棋龙虎斗(九届争霸赛经典对局)》精SHOU*选了1960年至1976年间沪粤两地九届象棋对抗赛的经典对局100盘,通过对杨官磷、胡荣华、何顺安、朱剑秋、蔡福如等老一代国手优SHOU*选们对弈棋局的评析、解读他们创新布局、中局运筹、残局攻杀的神算妙着,寻踪象棋各类布局战法的演变过程,从而帮助读者提高棋艺水平。
本书内容丰富,点评精DANG*当,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广大象棋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其历史资料亦可供专业棋手及有志者借鉴、查询,具有保留和收藏价值。
目录
一、**届沪粤象棋对抗赛
(1960年12月25日至28日于广州)
第l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蔡福如
第2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胜上海朱剑秋
第3局上海何顺安红先胜广东陈柏祥
第4局上海朱剑秋红先胜广东陈柏祥
第5局广东杨官?红先胜上海朱剑秋
第6局上海何顺安红先负广东陈松顺
第7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胜上海胡荣华
二、第二届沪?象棋对抗赛
(1961年1月29日至2月4日于上海)
第8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9局上海朱剑秋红先负广东陈柏祥
**0局广东杨官?红先胜上海何顺安
**1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负上海何顺安
**2局上海胡荣华红先和广东杨官?
**3局广东杨官?红先和上海胡荣华
三、第三届沪粤象棋对抗赛
(1961年11月4日至11日于广州)
**4局上海何顺安红先胜广东杨官?
**5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陈柏祥
**6局广东杨官?红先胜上海胡荣华
**7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负广东蔡福如
**8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9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胜上海胡荣华
第20局上海朱剑秋红先胜广东陈柏祥
四、第四届沪粤象棋对抗赛
(1962年3月13日至18日于广州)
第2l局广东杨官?红先胜上海朱剑秋
第22局广东杨官?红先和上海胡荣华
第23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胜上海胡荣华
第24局上海何顺安红先负广东杨官?
第25局广东蔡福如红先和上海何顺安
第26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胜上海胡荣华
第27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负上海朱剑秋
五、第五届沪粤象棋对抗赛
(1963年12月21日至29日于广州)
第28局上海何顺安红先胜广东陈柏祥
第29局上海胡荣华红先和广东杨官?
第30局上海何顺安红先胜广东蔡福如
第3l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32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33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胜上海何顺安
第34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陈柏祥
第35局上海朱永康红先负广东杨官?
六、第六届沪粤象棋对抗赛
(1973年1月22日至30日于广州)
第36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负广东杨官?
第37局广东李广流红先胜上海陈耀智
第38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胜上海胡荣华
第39局上海朱永康红先胜广东李广流
第40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负上海徐天利
第41局广东杨官?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42局上海陈耀智红先胜广东李广流
第43局广东李广流红先胜上海朱永康
第44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七、第七届沪粤象棋对抗赛
(1973年5月23日至31日于上海)
第45局广东李广流红先负上海徐天利
第46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陈柏祥
第47局广东杨官?红先和上海胡荣华
第48局上海朱永康红先胜广东李广流
第49局上海徐天利红先负广东杨官?
第50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胜上海徐天利
第5l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蔡福如
第52局上海陈奇红先胜广东李广流
第53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负上海徐天利
第54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杨官?
八、第八届沪粤象棋对抗赛
(1975年3月17日至27日于上海)
第55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负上海汪士龙
第56局上海于红木红先胜广东蔡福如
第57局广东杨官?红先胜上海林宏敏
第58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负上海汪士龙
第59局广东陈柏祥红先胜上海胡荣华
第60局广东杨官?红先胜上海汪士龙
第6l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62局上海汪士龙红先负广东刘星
第63局广东刘星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64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胜上海于红木
第65局广东李广流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66局上海汪士龙红先负广东蔡福如
第67局广东蔡福如红先胜上海朱永康
第68局广东李广流红先负上海林宏敏
第69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蔡福如
第70局上海朱永康红先负广东刘星
第7l局上海林宏敏红先负广东蔡福如
九、第九届沪粤象棋对抗赛
(1976年工月16日至22日于广州)
第72局广东刘星红先负上海于红木
第73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刘星
第74局广东李广流红先负上海于红木
第75局广东李广流红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76局上海于红木红先胜广东陈柏祥
第77局广东李广流红先胜上海朱永康
第78局上海于红木红先胜广东李广流
第79局广东刘星红先胜上海胡荣华
第80局上海朱永康红先负广东蔡福如
第8l局上海胡荣华红先胜广东李广流
第82局广东杨官?红先胜上海于红木
附:对局SHOU*选例
沪粤象棋对抗赛成绩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我预期的“经典对局集”范畴。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九届争霸赛的胜负结果,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象棋战术演化史。作者对每一盘棋的剖析都极其精微,尤其是在中局的复杂变化处理上,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招法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棋手们背后的战略意图和心理博弈。比如,在介绍某几盘关键的“飞相局”时,作者竟然能将几种看似相悖的应对思路融会贯通,并用清晰的比喻将其阐释清楚。这种层次感和穿透力,让即便是对这些布局有所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自己动手复盘几次,才能真正体会到棋手决策时的那份压力和灵光一闪。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资料,而更像是一堂高水平的、沉浸式的象棋大师课。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是为象棋爱好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更像是在为这项传统智力运动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印记。能够将九届顶尖赛事中的精华对局汇编成册,本身就需要极大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从校对的精准度来看,我几乎找不到任何明显的笔误或错误的记谱,这在复杂的专业棋谱中是极为难得的,足见编撰团队对学术严谨性的坚守。它让我感受到了,即便是最前沿的对弈,其背后依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承脉络。阅读它,不仅是学习棋艺,更像是在与那些历史上的顶尖棋手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完美一局”的不懈追求。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研磨、常读常新的佳作,它提升的不仅仅是我的棋力,更是我对这项运动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棋谱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对细节的打磨。封面采用了一种富有质感的哑光处理,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在灯光下低调而奢华。色彩搭配上,深沉的墨绿色与亮眼的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体现了象棋的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内页的纸张选用的是高磅数的米白纸,触感温润,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棋盘的排版设计极具匠心。不同于以往一些棋谱的单调布局,这里采用了分栏设计,左侧是棋局的详细走势图,右侧则是精彩的对局评注。图文的排布紧密有致,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复杂的残局,也能一目了然。每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视觉上的享受,这不仅仅是一本棋谱,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对于一个注重阅读体验的爱好者来说,这样的用心是无比珍贵的。
评分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排对于不同水平的棋手都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对于初学者而言,其中挑选出的那些逻辑清晰、变化相对简洁的对局,是建立稳固基础的绝佳范例。作者在注释中对一些基础陷阱的提醒,简直是“保命符”般的存在。而对于中高级棋手,那些后期残局的精妙处理技巧,特别是那些考验计算深度和精度的多重变化,提供了绝佳的训练素材。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局面的“反面教材”处理——并非直接指出“错”,而是通过展示一个高明的后续走法,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个“错”的严重性。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远比直接的批评更有效,它激发了读者的主动探索欲,让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挑战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灌输。
评分我接触过不少象棋名家的棋谱,但很少有像这本书这样,将“棋论”与“实战”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的。评注部分并非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语言,而是充满了金典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字张力。作者的笔触时而如同冷静的分析师,一丝不苟地拆解着每一步的得失;时而又像激情四射的评论员,用极富画面感的描述,勾勒出棋手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与果决。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势”的理解,他不仅仅关注局部的得子失子,更着重强调了行棋的整体气势和节奏的把控。这种对宏观战略的重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棋局视野。读完这几局,我感觉自己对“如何读懂棋局的呼吸”有了更深的体悟。它成功地把那些冰冷的数字和符号,转化成了鲜活的、可以感知的战斗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