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江编著的《零基础学葫芦丝/零基础学音乐丛 书》向各位读者朋友介绍了葫芦丝主要的演奏技法, 还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部分脍炙人口的适合葫芦丝演奏 的歌曲,供大家练习时选用。
**单元 葫芦丝概况
第二单元 葫芦丝基本演奏法
一、演奏姿势
二、按孔方法
三、口型
四、呼吸方法
五、常用指法
第三单元 葫芦丝基本发音练习
一、“1”音的练习
二、“2”音的练习
三、“3”音的练习
四、“5”音的练习
五、“6”音的练习
六、“6”音的练习
七、“5”音的练习
八、“7”音的练习
第四单元 常用基本技巧入门练习
一、单吐练习
二、双吐练习
三、三吐练习
四、活指练习
五、颤音练习
六、波音练习
七、叠音练习
八、打音练习
九、虚指颤音练习
十、倚音练习
十一、滑音练习
十二、震音练习
十三、循环换气练习
第五单元 葫芦丝乐曲选
一、儿歌选
我的朋友在哪里
打电话
一分钱
我家就是你的家
小兔乖乖
蜗牛与黄鹂鸟
共产儿童团歌
数蛤蟆
伦敦桥
平安夜
我们是快乐的儿童
转圆圈
大风车
青青草
小伞儿带着我飞翔
嘀哩嘀哩
小燕子
卖报歌
娃哈哈
泥娃娃
二、歌曲改编选
月儿弯弯照九州
康定情歌
摇篮曲
芒市坝子调
藏族弦子
苗族民歌
绣荷包
蝴蝶泉边
彩云之南
婚誓
阿佤人民唱新歌
高山青
景颇情歌
壮锦献给***
彝族酒歌
星星索
美丽的姑娘
祝酒歌
拉骆驼的黑小伙
在那遥远的地方
傣寨情歌
我和你
菊花台
溜溜的她
弯弯的月亮
画心
传奇
青花瓷
美丽的神话
忐忑
三、独奏曲选
月光下的凤尾竹
晚霞
金色的孔雀
勐养江畔
瑞丽江畔
竹林抒情
芦箫情
欢乐的嘎光
瑞丽美
拉祜情
竹林深处
迷人的葫芦箫
梦回景颇山
梦中的小竹楼
版纳之夜
清清玉湖水
湖边的孔雀
孔雀姑娘
景颇山
节日的德昂山
茶山姑娘
月映竹楼
金孔雀与风尾竹
欢乐的泼水节
傣乡晨曲
竹楼情思
放学路上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音乐“小白”量身定做的入门指南!我一直对传统乐器很感兴趣,特别是葫芦丝那种悠扬又带着点朴实味道的音色,听起来特别治愈。但是每次看到那些复杂的五线谱或者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指法图,我就立马打退堂鼓。这本书的优点就在于,它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封面和内页的设计都非常亲切,一看就知道是面向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的。它不是那种上来就堆砌专业术语的书,而是像一个耐心的大朋友在手把手地教你认识这个乐器。比如,它会非常细致地讲解葫芦丝的构造,哪个部分是吹嘴,哪个是音孔,甚至连如何正确地拿持乐器,防止漏气这种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细节,都配上了清晰的图解。我记得我刚拿到乐器时,对着谱子研究了半天都发不出一个像样的声音,多半是气息掌握不对。这本书里关于“气息控制”那几页,简直是我的救星,它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丹田运气”,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门道,吹出的声音立马就不像以前那样“漏风”了。对于我这种完全没有乐理基础的人来说,它建立了一个非常坚实且易于理解的起点,让我对学习这件事重新燃起了信心,感觉自己真的可以做到。
评分说实话,我买过不少所谓的“零基础”教材,但很多都像是“假零基础”,等你翻开第二章,里面就已经充斥着各种术语和复杂的节奏型了,搞得人非常沮丧。但这一本,它的“零基础”是真正的彻底的“零”。我甚至敢说,一个连音符和休止符都不认识的人,拿到这本书,也能在半小时内理解最基础的音乐节奏概念。它的讲解方式非常注重“听觉训练”的引导。它不是只让你看,更强调让你听——书里附带的那些示范音频(或者在线资源)简直是太重要了。每学完一个音阶或者一个简单的指法组合,我都会立刻去对照音频来听,看看自己的声音是否与标准音保持一致。这种“眼看手按耳听”的立体学习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模仿和校准能力。特别是对于葫芦丝这种音色辨识度很高的乐器,准确的音准至关重要,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帮我建立了正确的听觉标准,避免了后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纠正“跑调”的问题,这一点对初学者来说,绝对是无价的。
评分从工具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高,它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翻阅的“现场指导老师”。我最欣赏它的一点是它对常见错误的分析和预防措施做得非常到位。例如,在讲解吹奏时,它会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清单,比如“声音发颤”、“高音上不去”、“气息控制不稳”等。然后,针对每一个问题,它都会对应给出至少两种以上的调整方法,并且会明确指出这是由于哪种环节(指法、口型、气息)出了问题。这种“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比那种纯粹的“步骤说明型”教材要有效得多。我曾经在吹奏某个特定的低音孔时,总是会吹出两个音的感觉,翻到这本书的疑难解答部分,立刻找到了对策——原来是我的气息压力需要再均匀一些,并且要稍微放松口型。这种即时的、精准的故障排除能力,让我在家自学时,极大地减少了摸索的时间和自我怀疑的程度。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吹奏,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纠正”自己的演奏。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惊喜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把学习目标设定得过于宏大,而是专注于建立“成就感循环”。很多教材一开始就让你挑战一些听起来很美妙但实际操作起来极其复杂的民间小调,结果学到一半就放弃了。这本书的选曲策略非常高明。它从最简单、音域跨度最小的指法开始,用这些基础音高组合出一些非常耳熟能详的、旋律简单的曲子,比如一些儿歌或者非常基础的练习曲。我记得我学会按住几个音孔后,很快就能吹出一段听起来像模像样的旋律,那种瞬间的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这种小胜利的累积,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挫败感。而且,它在拓展练习部分,对一些常见指法切换的难点,会特别设计一些“魔鬼训练片段”,专门针对性地进行重复练习,而不是简单地把所有指法都串联起来。这种精细化的训练模块设计,让我的手指在关键部位的协调性有了显著提高。
评分我必须要赞扬一下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的编排逻辑,这绝对是市面上许多速成书籍学不来的。它处理“乐理”和“指法实操”的平衡点把握得极其到位。很多乐器书要么就是把乐理讲得太深奥,让初学者直接跳过,要么就是只教你怎么按孔吹响,但你永远不知道你吹出的音符在乐曲中到底代表什么。这本书则巧妙地将两者穿插进行。当你学完一两个简单的指法,能吹出“哆来咪”之后,它立刻就会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告诉你,这些音符在简谱上长什么样,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相对位置。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入新技巧时,总是会先用一个非常简单的、能立刻上手的小练习来巩固,而不是一大段理论灌输完再让你去试。这种“学一点,练一点,再学一点”的节奏,让我感觉学习的每一步都是可控的、有即时反馈的。而且,它对不同指法的标注非常清晰,区分了全孔、半孔等情况,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指法需要交叉配合的地方,插图的立体感和角度选择都非常到位,避免了我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看不清手指位置而产生的困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