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劈挂拳 |
| 作者 | 武兵 |
| 定价 | 26.00元 |
| 出版社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3766665 |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该书是“中国传统武术名拳系列”之一,全书介绍了劈挂拳概述、精华功法、套路展示、技击解招、拳理通览、学练指点,由作者亲自示范,图文并茂。 |
| 作者简介 | |
| 武兵,中员,高级教练,*裁判,中国武术段位7段,两翼拳第6代传人。历任山西省大同市武术培训中心总教练;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套路、散打总教练;大同市武兵武术学校校长兼总教练;北京体育大学成教部散打主教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武术教授等职。现为北京武兵武术学堂主讲。 |
| 目录 | |
| 目 录前言章 劈挂拳概述1 节 劈挂拳的起源与发展1 第二节 劈挂拳的特点5 第三节 劈挂拳的技术体系9 第四节 劈挂拳套路教学的阶段、步骤与方法10第二章 劈挂拳精华功法19 节 劈挂拳活肩功19 第二节 劈挂拳活臂功30 第三节 劈挂拳活腰功39 第四节 劈挂拳活胯功42第三章 劈挂拳套路展示48 节 劈挂拳的基本动作48 第二节 劈挂拳动作名称50 第三节 劈挂拳套路动作说明52第四章 劈挂拳技击解招106 节 劈挂拳实用战例解析106 第二节 实战制人先练胆154第五章 劈挂拳学练指点160 节 练拳莫忘养生160 第二节 禁戒不良习惯163 第三节 实用知识通晓167 第四节 学拳练功要略171附录 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174 |
| 编辑推荐 | |
| 该套丛书为中国武术图书史上推出的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实用的传统武术套系,跳出了以往 “文者不武,武者不文”的作者背景。此套丛书的作者,出生于武术世家,有着四十年的习武经历和较高的武学素养,具有文武皆备的能力。而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国粹之根基,外的传统武术爱好者数以亿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受众群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武术以其优美、实用、防身、健身于一体的特点,将成为大众*的健身方式。 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武术之际,为迎合大武术的发展,满足外众多酷爱传统武术练习者的需求,笔者特将钻研、习练数十年的中国传统武术十大名拳撰写成此套系列丛书推出,相信能受到海内外广大读者和学练者的热捧。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正版 劈挂拳》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那种传统的书法字体,配上略带斑驳的背景,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武术的古老氛围中。我原本对传统武术了解不多,只是好奇心驱使下买了这本书。拆开塑封的那一刻,纸张的质感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种略微粗糙却又韧性十足的感觉,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拳法的书,更像是一件珍贵的文物。翻开扉页,印刷的清晰度和排版布局也十分讲究,可见出版方在细节上是下了真功夫的。我花了很长时间仔细研究了前几章关于“武德”和“基本桩功”的论述,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没有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用了很多富有哲理的比喻来阐述武术的内在精神。比如,他对“站如磐石”的描述,竟然能引申到为人处世的沉稳与内敛,这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武术教材的预期。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感到满意,它显然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入门小册子,而是有深度、有体系的系统性著作,让我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光是初步的感受,就已经觉得物超所值了。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尽管内容专业,但作者的行文风格却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他似乎很擅长讲故事,在讲解每一个套路动作的命名由来时,总能穿插一些流传已久的武术轶事或民间传说。这让我在学习枯燥的招式名称和要领时,不会感到疲倦,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比如,对“虎扑”这个动作的描述,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技术要点,而是先讲述了早年间一位武师如何观察猛虎捕食的场景,从而悟出此招的精髓。这种叙事性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劈挂拳文化背景的好奇心,让我不仅仅是学习一套招式,更是在触摸一段鲜活的历史。这种将技术性与人文性完美融合的笔法,在同类武术书籍中是相当罕见的,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老派”的味道,那种朴实无华但又处处透着专业的气息,让人觉得作者对自己的内容充满了自信,不需要花哨的修饰来吸引眼球。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劲力”的讲解。很多武术书都会模糊地谈论“内劲”或“寸劲”,但这本书却尝试用非常现代和物理学的角度去剖析这种力量的产生机制。作者用了好几页篇幅,细致地描述了肌肉链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呼吸法来集中和释放爆发力。我个人在尝试书中提到的一个“蓄劲”练习时,一开始只是觉得累,但在仔细阅读了配套的文字解释后,我开始明白那种酸胀感其实是身体在适应一种新的力量传导模式。这种严谨的、科学化的阐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这门拳法的信任度,它让我相信,这门古老的技艺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运动学原理。
评分坦白说,我对武术理论的理解能力可能比较慢热,一开始看这本书里的术语介绍,确实有些吃力。书里对劈挂拳的起源、历史传承,以及不同流派之间的微妙差异,都有非常详尽的考据和对比,这部分内容简直就是一部微型的武术史学著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步法”时所采用的图解方式,并非简单地用线条勾勒,而是结合了大量的真人动作分解照片,甚至用到了三维空间的透视角度来解释重心转移的微妙变化。我特地找了一面全身镜,尝试模仿书中一个名为“拦手”的起势动作,那种要求身体各个关节瞬间协调发力的感觉,光是看图就让人觉得筋骨都要被拉伸到位。这本书的深度,要求读者必须沉下心来,反复阅读和揣摩,它不是那种可以快速浏览的快餐读物,更像是一本需要伴随练习,随时翻阅的“武术词典”和“动作手册”的完美结合体,对我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评分我必须提到这本书的实用性部分,这是区分一本普通武术书籍和一本优秀教材的关键所在。这本书的附录部分做得极为出色,它包含了一个详细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表”。这个计划表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每天需要练习哪些动作,而是根据不同的阶段(初级入门、中级巩固、高级提升),给出了明确的时间分配、强度建议,甚至还贴心地标注了在不同天气或不同体能状况下应该如何调整训练量的建议。我按照它给出的第一个月的基础训练计划执行下来,虽然身体很疲惫,但进步是实实在在的,明显感觉到关节的活动度和柔韧性有了显著改善。这种高度结构化和可操作性的训练指南,对于像我这样没有名师指点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确保了练习的科学性和持续性,避免了盲目乱练带来的伤害和挫败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