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S综合实习指导书——以野鸭湖湿地为例
定价:52.00元
作者:赵文吉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111058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赵文吉、王艳慧、宫兆宁、胡德勇编著的《3S综合实习指导书——以野鸭湖湿地为例》以野鸭湖湿地为例,系统介绍了3S野外综合实习的方法、技术流程,以及实习内容和项目。全书共四章,**章系统介绍了3S的基本概念、特点与应用概况。第二章系统介绍了3S综合实习的目的、内容、技术流程,以及需要的相关准备工作。第三章介绍了本书的野外综合实习区——野鸭湖湿地的概况。第四章按照3S的工作流程,分八个实习,分别详细介绍了从线路踏勘、遥感解译、数据库建库到地图输出、实验区生态水文时空演变分析的实习内容与具体操作流程。*后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实习报告撰写、数据记录格式、典型湿地植物及其光谱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深化3S技术理论,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深入理解3S技术综合应用的方法与意义,更重要的是,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对3S技术的灵活运用完成创新型想法从思维设计到具体实现的过程,基本掌握独立科研及承担3S项目的能力。
内容提要
为了培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3S技术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赵文吉、王艳慧、宫兆宁、胡德勇编著的《3S综合实习指导书——以野鸭湖湿地为例》以野鸭湖湿地为例,系统介绍了3S野外综合实习的方法、技术流程,以及实习内容和项目。全书共四章,章系统介绍了3S的基本概念、特点与应用概况。第二章系统介绍了3S综合实习的目的、内容、技术流程,以及需要的相关准备工作。第三章介绍了本书的野外综合实习区——野鸭湖湿地的概况。第四章按照3S的工作流程,分八个实习,分别详细介绍了从线路踏勘、遥感解译、数据库建库到地图输出、实验区生态水文时空演变分析的实习内容与具体操作流程。后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实习报告撰写、数据记录格式、典型湿地植物及其光谱特征等方面的信息。《3S综合实习指导书——以野鸭湖湿地为例》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教材,也可供3S系统集成、遥感应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者、管理者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1.1 3S概论 1.1.1 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1.1.2 遥感概述 1.1.3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4 3S集成概述 1.2 3S技术基础 1.2.1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基础 1.2.2 遥感技术基础 1.2.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1.3 3S应用概况 1.3.1 全球定位系统应用概况 1.3.2 遥感应用概况 1.3.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况 1.3.4 3S技术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第二章 实习内容与准备 2.1 实习目的和内容 2.2 技术流程 2.3 仪器准备 2.3.1 GPS 2.3.2 光谱仪 2.4 3S软件介绍 2.4.1 ENVI软件简介 2.4.2 PCI软件简介 2.4.3 ERDAS软件简介 2.4.4 ArcCIS 9软件概述 2.5 数据准备 2.5.1 数据源及其特点 2.5.2 数据与处理 参考文献第三章 野外综合实习区——野鸭湖湿地概况 3.1 自然地理特征 3.1.1 实习区概况 3.1.2 自然地理位置 3.1.3 地质地貌 3.1.4 气候 3.1.5 水文特征 3.1.6 土壤特征 3.2 典型湿地植物群落 3.2.1 湿地群落区系的基本组成 3.2.2 沉水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组成 3.2.3 浮水物群落类型及其组成 3.2.4 挺水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组成 3.2.5 湿生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组成 3.2.6 中生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组成 3.2.7 盐生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组成 3.3 土地利用及其格局 3.3.1 土地利用概况 3.3.2 土地利用格局 参考文献第四章 野鸭湖湿地3S综合实习 实习一 控制点的选择与路线踏勘 4.1.1 实习目的 4.1.2 实习原理与内容 4.1.3 实习操作流程 实习二 典型地物光谱反射率的野外测定 4.2.1 实习目的 4.2.2 实习原理与内容 4.2.3 实习操作流程 实习三 不同地物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3.1 实习目的 4.3.2 实习内容和流程 4.3.3 技能目标 4.3.4 注意事项 实习四 湿地植被群落遥感解译 4.4.1 实习目的 4.4.2 实习原理及内容 4.4.3 实习操作流程 实习五 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 4.5.1 实习目的 4.5.2 实习步骤 4.5.3 实习内容 实习六 影像矢量化与数据库建库 4.6.1 实习目的 4.6.2 实习原理及其内容 4.6.3 实习操作流程 实习七 地图编制与输出 4.7.1 实习目的 4.7.2 实习原理与内容 4.7.3 实习操作流程 实习八 湿地环境变化分析 4.8.1 实习目的 4.8.2 实习原理与内容 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1 实习报告格式与要求 附录2 数据记录表格 附录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附录4 建库字段设计 附录5 实习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判读标志 附录6 实习成果图 附录7 典型湿地植物及其光谱特征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封面那种水墨晕染的效果,配上略带沧桑感的字体,瞬间就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那片静谧的湿地之中。初翻开目录,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匠心独运。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条汇编,而更像是一份精心绘制的探险地图。那些章节标题,比如“水陆交错间的生命律动”或是“光影变幻中的生态速写”,无不透露出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决心。我尤其欣赏它在案例选择上的独到眼光,选择野鸭湖这样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场景作为载体,使得原本抽象的“综合实习”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极为精美,色彩的运用既符合自然环境的写实,又不失艺术美感,让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一场视觉的洗礼。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实习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闻到了湿地泥土和水汽混合的清新气息。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从技术层面上讲,这本书的结构严谨度令人印象深刻。它巧妙地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水文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等多个看似独立的学科知识点,通过野鸭湖的实际案例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知识网络。例如,在讲解如何进行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分析时,作者并没有孤立地讨论统计方法,而是结合了如何使用无人机遥感数据来辅助大范围样地的筛选与划分,这体现了极强的现代技术应用意识。更难得的是,它在介绍这些复杂技术时,始终保持了语言的清晰度和逻辑的连贯性,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领域的实习生,也能凭借书中的指引,快速上手进行基础的数据采集和初步分析。这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桥接能力,是当前实践教育中非常稀缺的宝贵财富,确保了实习成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评分这本书在实用工具的推荐和使用指导方面做得相当到位,简直是为野外工作量身定制的“随身工具箱”。它不仅列举了必需的采样设备和测量仪器的规格要求,更深入地讲解了野外环境下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技巧,这对于确保实习过程中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到关于“极端天气下的应急预案”那一小节,内容详实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一线工作挑战的深刻理解。它预见到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理想”状况,并提供了冷静且科学的应对策略。这种对“意外”的重视,往往是区分一本优秀的指南书和一本平庸参考书的关键所在,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成熟的、以安全和实效为核心的编写理念,让人感觉手中握着的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久经沙场的经验总结。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业余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非常新颖的“沉浸式”引导。它不是直接抛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观察任务和思考题,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样,带着读者一步步深入野鸭湖的生态系统肌理。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结构,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主动探索欲。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非正式观察记录”的部分,它鼓励我们放下预设的框架,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自然现象,比如不同时间段内鸟类觅食策略的微小差异,或是不同季节植被覆盖度变化对水质的影响。这种强调个体感知和记录的训练,恰恰是许多标准教科书所缺失的——它教会我们如何真正地“看见”自然,而不是仅仅“扫视”自然。这种深度的互动性,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单纯的指导书,它更像是一份激发我们对生命世界好奇心的邀请函。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力量感,没有过多的学术腔调,却蕴含着深厚的专业洞察。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尤其在描述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复杂性时,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我读到某些关于湿地历史变迁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章节时,那种沉重感和反思性是震撼心灵的。它不只是教我们如何“做”实习,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思考实习的“意义”——我们通过这些调查和记录,究竟想要保护或改善些什么?这种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使得这本书在众多技术指南中脱颖而出,它不仅培养了实习生的技能,更是在塑造他们的职业伦理和生态责任感。每次合上书本,都会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立刻奔赴野外,用更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自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