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膳食里的养生秘密
定价:29.00元
作者:张清华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087252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136kg
编辑推荐
解放军305医院院长,养生保健专家,全军老年病中心主任张清华倾情打造。
营养是一门学问,它专门研究营养平衡。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丰富多彩的食品市场,人们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能使生命更具活力和创造力,这是大家应该了解的。
内容提要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传统的吃饱不饿的食物消费观。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人依旧过分注重于饮食的“色味香”,而忽视了合理膳食,造成营养的过剩或不平衡,导致慢性疾病的增多。我们稍加留意,就会看到周边人的健康状况,包括自身的健康状况,不是令人担忧,就是吃惊不小。
饮食既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科学。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必须以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当今社会可供人们食用的物品越来越丰富,美食越来越美。在这众多的美食面前,我们切不可随心所欲,无限制地满足口福,而应适当减食、少食,特别对甜食、肉、蛋要尽量节制,将喜好美食的习惯逐渐转换成以粗食(糙米杂粮、蔬菜、豆类、芝麻、海藻类等)为主的方式,让少食成为终身习惯。人们应注意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应根据健康情况调整饮食结构,防止营养的不足和过剩,不仅要知道“吃什么”,而且更要懂得“怎么吃”,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饮食养生内容极为丰富,但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不全面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热忱地希望同道指正帮助,以帮助读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尽其天年。
目录
章 营造和养护我们的身体及健康
1.健康饮食与养生
2.健康从饮食开始
3.均衡营养有利于健康长寿
4.现代饮食新吃法
5.健康饮食对人体的作用
6.饮食中的黄金分割率是什么
7.为什么凡膳皆药
8.饮食药疗文化是什么
9.为什么吃饭方式要改革
10.目前我国居民存在五大营养问题
第二章 科学饮食·健康是吃出来的
1.合理膳食秘方——膳食纤维
2.合理膳食秘方——饮食多样化
3.合理膳食秘方——限制饮食
4.合理膳食秘方——少吃多餐
5.合理膳食秘方——适当偏食
6.合理膳食秘方——适当进补
7.合理膳食秘方——吃好早餐
8.合理膳食秘方——科学进餐
9.合理膳食秘方——酸碱平衡
10.合理膳食秘方——饮食寒热平衡
11.合理膳食秘方——主副食平衡
12.合理膳食秘方——饥饱平衡
13.合理膳食秘方——精粗平衡
14.合理膳食秘方——慢吃
15.合理膳食秘方——低热量饮食
16.合理膳食秘方——常吃粗粮
17.合理膳食秘方——调味品
18.合理膳食秘方——喝鲜菜汁
19.合理膳食秘方——正确喝水
20.合理膳食秘方——适量饮酒
21.合理膳食秘方——适量喝茶
第三章 生活中必须警惕的饮食大忌
1.警惕饮食大忌——暴饮暴食
2.警惕饮食大忌——饥不择食
3.警惕饮食大忌——晚餐过饱
4.警惕饮食大忌——不吃早餐
5.警惕饮食大忌——过量食醋
……
第四章 健康膳食·预防疾病
第五章 身体健康的·养生粥
第六章 科学选用健康养生食品
第七章 适合健康的保健蔬菜
第八章 健康身体必须的养生水果
第九章 怎样掌握健康常识
作者介绍
张清华,现为中央办公厅警卫局解放军305医院院长,全军老年病中心主任,养生保健专家,博士生导师。张院长长期从事心血管病,老年病,抗衰老方面的研究。 曾先后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和参与编写过50余部著作,获全军科技进步奖30余项。总参谋部中青年专家,享受
文摘
序言
《膳食里的养生秘密》这本书,拿到手就觉得名字很有吸引力,那种“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智慧感扑面而来。我一直以来都对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调理身体抱有浓厚的兴趣,市面上相关的书籍也不少,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枯燥的科普读物,要么就是过于概念化,讲了一堆听起来很美但操作起来云里雾里的理论。《膳食里的养生秘密》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聊天,娓娓道来,将那些深奥的养生道理用最接地气、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翻开书页,并没有看到那种密密麻麻的公式或者复杂的化学名词,更多的是对各种食材的细致解读,它们各自的“性格”是什么,适合在什么季节食用,又与哪些食材“合得来”,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时令饮食”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秋天吃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个时节的某些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益,以及它们如何顺应自然规律来帮助我们达到内在的平衡。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小故事和生活化的场景,让我感觉那些养生之道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融入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碎片之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粗粮细作”的论述,它纠正了我之前对粗粮“粗糙”、“不好吃”的刻板印象,教我如何用巧妙的烹饪方法,让粗粮变得既健康又美味。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厨房里的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它们不再只是果腹之物,而是蕴藏着神奇治愈能量的宝藏。
评分《膳食里的养生秘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养生就是吃各种昂贵的保健品,或者严格控制饮食,执行一些让人望而却步的规则。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观念,它告诉我,真正的养生,其实就藏在咱们日常的餐桌上,藏在那些最普通的食材里。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顺应自然”的理念,它强调要根据季节、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来调整饮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标准”。书中的例子非常生动,比如它会告诉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更需要一些温热的食物来抵御寒气,而在炎热的夏天,又应该选择一些清淡、滋阴的食材。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养生方式,让我觉得既科学又充满智慧。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吃对食物”的小窍门,比如如何通过简单的烹饪方法,就能让食物的营养价值翻倍,或者如何通过食物来缓解一些常见的不适,例如疲劳、消化不良等等。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而且成本很低,完全可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饮食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口感,而是开始关注食物的能量,以及它对身体健康的长远影响。
评分我最近偶然间翻阅了《膳食里的养生秘密》这本书,不得不说,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不像其他同类书籍那样生硬或者说教,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生活化的气息,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与你促膝长谈,分享着她多年来从饮食中悟出的养生之道。我一直对“食疗”这个概念抱有兴趣,但总觉得有些玄乎,难以把握。这本书却用非常具体、贴合实际的例子,为我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食材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时节、不同体质下的应用。比如,书中关于“春生”的论述,就非常细致地解释了为什么春天是排毒养肝的好时节,以及哪些食材能够有效地帮助身体完成这个过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强调某种“神奇”的食材,而是鼓励读者从日常的、容易获取的食材入手,通过科学的搭配和烹饪,来达到养生的目的。这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实践的生活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厨房有了新的认识,那些看似普通的蔬菜、谷物,原来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健康能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利用。
评分《膳食里的养生秘密》这本书,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读的。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的欲望,让人忍不住想去揭开它隐藏的“秘密”。我以前总觉得养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本生活指南,用一种非常温和、循序渐进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通过最日常的饮食,来改善身体的亚健康状态,甚至预防一些小毛病。书中的内容并不是那种“你必须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教条式指导,而是更侧重于“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它会解释为什么某些食物在特定的时间段食用,对我们身体的好处会更大,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食谱。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食材的“性格”分析,比如有些食物是“温和派”,有些则是“热情派”,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避免“好心办坏事”。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食疗”的小技巧,比如用一些常见的食材来缓解失眠、消化不良等问题,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而且成本很低,完全可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食物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开始关注食物的能量和它对身体的深层影响。
评分我最近读了《膳食里的养生秘密》这本书,感觉非常惊喜。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关于养生的书籍那样,动辄引用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复杂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语言,将那些藏在日常饮食中的养生智慧娓娓道来。我一直对“药食同源”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难以捉摸,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困惑,它通过对各种常见食材的深入解读,告诉我哪些食物在什么时候吃,能够起到什么样的调养作用。书中的内容非常具体,而且充满了生活化的例子,让人觉得养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触手可及的实践。比如,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季节的身体需求,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顺应这些变化。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食补”的篇章,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应该吃什么补品,而是教我们如何从日常的食材中汲取营养,达到温和而持久的调养效果。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重新认识了厨房的意义,不再只是一个烹饪的地方,更是一个蕴藏着健康秘密的宝库。我学会了如何更智慧地选择食材,如何更科学地搭配,让每一餐都成为一次滋养身心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