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 黄宏文 9787503871603

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 黄宏文 978750387160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宏文 著
图书标签:
  • 猕猴桃
  • 种质资源
  • 林木种质
  • 植物育种
  • 果树
  • 黄宏文
  • 中国林木
  • 农业科学
  • 生物多样性
  • 园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71603
商品编码:296914147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

定价:128.00元

作者:黄宏文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03871603

字数:

页码:1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包括3章,分别对猕猴桃的驯化简史及主要用途、猕猴桃属植物的分类概要及重要的特征、猕猴桃属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物种进行了介绍;下篇包括3章,分别对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等的优良品种或品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介绍,共收集了美味猕猴桃主栽品种9个、优良品种18个、优良品系26个,中华猕猴桃主栽品种9个、优良品种28个、优良品系38个;软枣猕猴桃品种(系)16个;毛花猕猴桃品种(系)4个。

目录



前言
上篇 总论
章 猕猴桃驯化历史及主要用途
节 猕猴桃驯化及产业发展史
一、我国古代对猕猴桃的栽培和利用概况
二、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发源及简史
三、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简史
第二节 猕猴桃主要用途及经济价值
一、食用价值
二、药用价值
三、其他经济价值
第二章 猕猴桃属植物分类及特征
节 猕猴桃属植物分类及分布特点
一、猕猴桃属分类
二、猕猴桃属自然分布
第二节 猕猴桃属果实性状
一、果实表型性状
二、果实风味
第三节 猕猴桃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一、形态特征
二、生长发育特征
三、物候期
第三章 猕猴桃属种质资源多样性
节 中华猕猴桃
一、中华猕猴桃原变种
二、美味猕猴桃变种
三、刺毛猕猴桃变种
四、红肉猕猴桃变型
五、彩色猕猴桃变型
六、绿果猕猴桃变型
第二节 毛花猕猴桃
一、植物学特征
二、主要经济性状
第三节 软枣猕猴桃及其变种
一、软枣猕猴桃原变种
二、陕西猕猴桃变种
三、紫果猕猴桃变型
四、软枣猕猴桃生物学特性
五、软枣猕猴桃主要经济性状
第四节 浙江猕猴桃
一、植物学特征
二、主要经济性状
第五节 阔叶猕猴桃及变种
一、阔叶猕猴桃原变种
二、长绒猕猴桃变种
三、阔叶猕猴桃主要经济性状
第六节 山梨猕猴桃
第七节 黑蕊猕猴桃
第八节 狗枣猕猴桃
第九节 大籽猕猴桃
一、植物学特征
二、主要经济性状
第十节 白背叶猕猴桃

下篇 猕猴桃品种资源
第四章 美味猕猴桃
节 主栽品种
1.海沃德
2.徐香
3.秦美
4.米良1号
5.金魁(鄂猕猴桃1号)
6.贵长
7.布鲁诺
8.哑特
9.翠香
第二节 优良品种
1.川猕1号
2.三峡1号(鄂猕猴桃4号)
3.红美
4.和平1号
5.海艳
6.金硕
7.金香
8.蜜宝1号
9.青翠(青城1号)
10.沁香
11.秋香
12.皖翠
13.香绿
14.华美1号(豫猕猴桃1号)
15.华美2号(豫猕猴桃2号)
16.中猕1号
17.马吐阿
18.陶木里
第三节 优良品系
1.辰蜜
2.川猕2号
3.长安1号
4.东山峰78-16
5.沪美1号
6.会泽8号
7.H-15/96
8.江山90-1
9.龙山红
10.WZ-1
11.美味优系815
12.E-30
13.秦翠
14.秋明
15.秦星
16.实美
17.陕猕1号
18.实选1号
19.实选2号
20.实选3号
21.徐冠Xug
22.新观2号
23.湘州8380
24.湘吉Xian
25.湘麻6号
26.磨山雄3号
第五章 中华猕猴桃
节 主栽品种
1.红阳
2.金艳
3.金桃
4.早鲜(赣猕1号)
5.金丰(赣猕3号)
6.华优
7.器玉
8.武植3号
9.魁蜜(赣猕2号)
第二节 优良品种
1.楚红
2.川猕3号
3.东红
4.金农(鄂猕猴桃2号)
5.金阳(鄂猕猴桃3号)
6.丰硕
7.丰悦(湘酃80-2)
8.桂海4号
9.赣猕5号
10.红华
11.红什1号
12.和平红阳
13.Hort16A(早金)
14.金霞
15.金早
16.金圆
17.建科1号
18.庐山香
19.满天红
20.素香
21.晚红
22.皖金
23.豫皇1号(西峡1号)
24.华光2号(豫猕猴桃3号)
25.源红
26.云海1号
27.磨山4号
28.和雄1号
第三节 优良品系
1.翠丰
2.川猕4号
3.超太上皇
4.D-53
5.丰蜜晓
6.贵丰
7.贵露
8.贵蜜
9.金玉
10.金梅(23-30)
11.华丰
12.华金
13.金怡
14.KH-5
15.洛阳1号
16.绿珠(M2)
17.秋魁
18.琼露
19.庆元秋翠
20.脐红
21.通山5号
22.太上皇
23.皖蜜
24.武植7号
25.猕无籽1号
26.厦亚1号
27.厦亚15号
28.厦亚20号
29.厦亚40号
30.西选2号
31.袖珍香
32.湘吉红
33.豫皇2号
34.怡香
35.一串铃
36.新县2号
37.磨山雄1号
38.磨山雄2号
第六章 软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和大籽猕猴桃
节 软枣猕猴桃品种(系)
1.丰绿
2.红宝石星
3.魁绿
4.科植1号
5.天源红
6.AA12-10
7.桓优1号
8.辽丹-134
9.辽恒-8301
10.宽-8348
11.8401
12.8134
13.9701
14.全红型优系
15.猕枣1号
16.猕枣2号
第二节 毛花猕猴桃品种(系)
1.华特
2.江山娇
3.超红
4.满天星
第三节 大籽猕猴桃
金玲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黄宏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果树种质武汉猕猴桃资源圃主任,国际园艺学一会猕猴桃工作组主席、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从事植物遗传资源和植物园迁地保护等研究。先后主持外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90篇,专(译)著5部。1979年以来长期从事猕猴桃资源调查、收集及种质资源评价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先后参与和主持选育了‘金魁’、‘金桃’、‘金艳’等11个猕猴桃新品种,并推动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的规模产业化栽培。

文摘


序言



中国猕猴桃:一部承载着丰富遗传信息的宝藏 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璀璨的文明,更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其中,猕猴桃,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顽强的生命力,早已成为中国自然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这本书,正是对这一宝藏进行的系统性梳理与深度挖掘,旨在向世界展现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丰富多样性、独特遗传价值以及巨大的开发潜力。 缘起:对珍贵资源的敬畏与守护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日益受到威胁的今天,对我国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调查、收集、保存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猕猴桃,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果树种,其野生种和栽培种的种质资源,承载着亿万年的演化信息,是培育优良新品种、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财富。本书的编纂,正是源于对这一珍贵资源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守护与传承的责任感。作者黄宏文教授及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入调查了我国猕猴桃的野生分布区,考察了各地的栽培品种,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和样本,为本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概览:一场关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深度探索 本书的结构严谨,内容详实,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立体画卷。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与研究现状 中国猕猴桃属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生: 深入剖析中国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分类学特征,厘清不同种、亚种、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为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中国猕猴桃的演化历史和地理分布规律,为理解其遗传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提供线索。 猕猴桃种质资源研究的进展: 回顾国内外猕猴桃种质资源研究的历程,重点梳理中国在猕猴桃种质资源发掘、保存、鉴定、评价等方面的成就。总结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猕猴桃的起源与传播: 探讨中国作为猕猴桃的起源中心之一,其漫长的演化历史和传播途径。结合考古学、历史文献和遗传学证据,追溯猕猴桃从野生到栽培、从东方走向世界的历程,展现中国在世界猕猴桃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库 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作者详细介绍了我国各主要野生猕猴桃分布区的地理环境、生态特点,以及不同地区野生猕猴桃的分布现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形态各异、适应性强的各种野生猕猴桃,如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红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等,以及一些较为稀有的种类。对每个野生种的形态特征、果实品质、抗性表现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大量的野外照片和采集信息,生动地展现了野生资源的宝贵。 栽培猕猴桃品种资源: 系统梳理了中国现有的主要栽培猕猴桃品种,包括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和从国外引进并成功推广的品种。对每个品种的选育历史、主要农艺性状、果实品质、市场表现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重点突出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优良性状的品种,展现了中国猕猴桃品种的育成成就。 地方特色猕猴桃资源: 挖掘和整理了我国各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猕猴桃资源,这些资源往往蕴藏着独特的遗传基因,对丰富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对这些“绿色瑰宝”的发现和介绍,无疑是填补了研究空白。 第三部分: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种质资源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介绍了评价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各项指标,包括形态学指标、农艺学性状、果实品质指标(如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有机酸含量、风味物质等)、抗逆性指标(如抗病虫害、抗寒、抗旱等)。阐述了常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为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的指导。 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如SSR、ISSR、AFLP、SNP等,对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格局,识别核心种质资源,为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结合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需求,展望了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包括: 新品种选育: 利用优良的野生和栽培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 果实品质改良: 针对当前猕猴桃在风味、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种质资源的评价和挖掘,寻找具有特定优良基因的材料,进行定向改良。 功能性成分的开发: 深度挖掘猕猴桃果实及其他器官中蕴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C、多酚类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开发具有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的产品,拓展猕猴桃的产业链。 抗逆性改良: 针对病虫害、极端气候等问题,筛选和培育具有良好抗逆性的品种,提高猕猴桃的生产稳定性,减少农药使用,发展绿色生态猕猴桃产业。 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 强调了对我国原创性猕猴桃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激励创新,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保护与展望 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保护策略: 探讨了就地保护(野生种群保护)和迁地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圃、基因库)等多种保护模式。强调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必要性,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本书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例如,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在猕猴桃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发展智能化、精准化的猕猴桃生产技术等。 价值与意义:不止于学术,更在于实践 《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科学价值: 本书填补了我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系统性研究的空白,为猕猴桃属植物的分类学、系统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 经济价值: 通过对丰富种质资源的深度挖掘和科学评价,为培育优良新品种、改良果实品质、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将直接促进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生态价值: 对野生猕猴桃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有助于维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的植物物种,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文化价值: 猕猴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本书的编纂,也是对这一宝贵农业文化遗产的梳理和传承,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本土植物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结语:一份沉甸甸的学术献礼 黄宏文教授及其团队倾注心血编纂的《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专著,更是一份对我国宝贵自然资源的深情礼赞和一份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郑重承诺。本书的内容之详实,研究之深入,观点之独到,都足以使其成为猕猴桃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对于科研人员、育种工作者、产业界人士,乃至所有对中国植物资源和农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本书都将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宝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丰富性,更揭示了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猕猴桃事业描绘了一幅更加美好的未来图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让我重新认识了猕猴桃这种水果。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市面上有绿心猕猴桃和黄心猕猴桃,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中国本土的猕猴桃家族是多么的庞大和多样。黄宏文老师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壮丽画卷。书中的每一章都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猕猴桃的故事,有它们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适应性,有它们独特的风味特征,更有它们在漫长历史中的演变过程。我尤其对书中对猕猴桃基因库建设的思考和建议感到赞同,这不仅是对过去研究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分散的、零散的猕猴桃种质资源信息进行了系统整合,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猕猴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

拿起《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这本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猕猴桃基因宝库。黄宏文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本书不仅内容翔实,涵盖了猕猴桃的起源、分类、地理分布、重要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等多个方面,而且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珍稀和濒危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的论述,这体现了作者的科研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读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物种,特别是那些被我们熟知的植物,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基因信息和进化故事。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对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长远承诺和科学记录,对于推动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评分

《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这本书,用它那厚重的篇幅和严谨的论述,狠狠地震撼了我。作为一本专注于某一特定林木种质资源的专著,它的信息量之大、研究之深入,着实让我感到佩服。黄宏文老师在这本书中,将中国猕猴桃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仿佛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宝贝”一一收集,并用科学的语言和详实的数据进行描绘。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部分的探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品种,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这些资源的优劣势,以及在不同育种目标下的应用潜力。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工具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猕猴桃产业发展方向的读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遗传资源,让它们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猕猴桃的认知仅限于超市里那几种常见的品种,直到我读了《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我才真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作者黄宏文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猕猴桃的“前世今生”。它不仅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猕猴桃的分类、分布、形态特征,更重要的是,它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丰富多样的猕猴桃种质资源。从栽培种到野生种,从果实品质到抗逆性状,书中几乎囊括了所有与猕猴桃种质资源相关的重要信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地域猕猴桃种质资源的详细描述,例如四川的中华猕猴桃、陕西的美味猕猴桃,以及那些在偏远地区默默无闻的野生品种。这些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亲眼见证了猕猴桃家族的庞大和多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国猕猴桃的保护、评价、利用和育种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也为我们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本土珍稀植物的绝佳窗口。

评分

读完《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踏上了一段探索中国猕猴桃基因宝藏的奇妙旅程。黄宏文老师的这部作品,绝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它更像是一本充满生命力的百科全书,将中国这片土地上丰富多样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娓娓道来。在翻阅的过程中,我惊叹于猕猴桃的古老起源和它在中国不同地域的繁衍生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每一个省份似乎都孕育着独一无二的猕猴桃亲本,它们在形态、风味、抗性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差异。书中的插图和图表更是生动形象,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猕猴桃品种的独特魅力。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野生猕猴桃资源的研究印象深刻,这些“隐藏在深山里的宝贝”拥有着许多我们尚未发掘的优良性状,它们是未来猕猴桃育种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宝库。这本书让我对“种质资源”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基因的集合,更是大自然亿万年演化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