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末日之戰 :1944-1945年的德國戰場
定價:68.00元
作者: 馬剋斯·黑斯廷斯 閆曉峰
齣版社:新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166336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踏足10多個國傢,采訪約170名幸存者,英國軍事曆史學傢馬剋斯·黑斯廷斯傾心之作!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瞭二戰結束前8個月的歐洲戰事。
1944年9月,盟軍相信希特勒的軍隊會被打敗,希望戰爭能在聖誕節前結束。但是盟軍在荷蘭災難性的空降行動、美軍在德國邊境與賀根森林的挫敗,以及突齣部戰役中艱難的戰況,打亂瞭預期計劃。黑斯廷斯講述瞭西綫和東綫兩個戰場的戰事,並生動描繪瞭蘇聯紅軍進攻德國的場麵。他搜集瞭主要參戰人員的檔案資料,采訪瞭170名幸存者,讓我們地瞭解到那些戰役如何展開,以及這些戰役對戰爭中的美國、英國、德國、蘇聯士兵與平民的影響。
黑斯廷斯提齣瞭具有爭議性的問題:西方盟國為瞭讓蘇聯承擔主要作戰任務而對其妥協嗎?為何德國和蘇聯士兵比英美士兵的戰鬥力更強?盡管已勝券在握,為什麼戰爭結束前*後幾周對德國城市的轟炸仍在持續?和日本人相比,為什麼血戰到底的德國人是更加狂熱的敵人……
本書還鮮活地描寫瞭斯大林、丘吉爾、艾森豪威爾、濛哥馬利等重要人物。在這部令人興奮且具有啓示意義的著作中,20世紀全球*戰爭中至關重要幾個月的全景躍然紙上。
目錄
序 言
第1章 充滿希望的時代
第2章 通往阿納姆之橋
第3章 德國邊疆
第4章 維斯杜拉河的蘇聯人
第5章 鼕季
第6章 包圍德國
第7章 賀根的
第8章 突齣部:一部美國史詩
第9章 斯大林的進攻
第10章 血與冰:東普魯士
第11章 大爆發:空戰
第12章 萊茵河畔的行軍
第13章 德軍戰俘
第14章 西方世界的崩潰
第15章 我們離開時,世界將會顫抖
第16章 痛苦的結局
作者介紹
馬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畢業於牛津大學學院,BBC電視颱前記者,英國《每日電訊報》前主編,英國皇傢文學學會會員。著有《轟炸機司令部》(Bomber Command)《秘密戰》(The Secret War)《涅墨西斯》(Nemesis)和《絕世年代》(Finest Years)等20餘部作品,其中絕大多數為二戰題材。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末日之戰:1944-1945年的德國戰場》,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1944年和1945年,這短短兩年,卻是二戰最關鍵、最慘烈、也最富戲劇性的時期。德國,這個曾經發動世界大戰的國傢,在這兩年裏,迎來瞭它命運的最後關頭。我想,作者馬剋斯·黑斯廷斯一定花費瞭大量的心血,去搜集那些塵封的史料,去采訪那些親曆者,去還原一個真實而震撼的德國戰場。“末日之戰”,這個詞語本身就帶著一種宿命的悲壯,它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一個帝國的傾覆,以及無數生命的隕落。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場“末日之戰”中,究竟發生瞭哪些重要的戰役?盟軍和蘇軍是如何一步步將德國逼入絕境的?而德軍,又在怎樣的睏境和絕望中進行瞭最後的抵抗?這本書,不僅僅是對曆史事件的記錄,更可能是一種對戰爭殘酷性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在極限狀態下的考驗。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他獨特的筆觸,為我們描繪齣一幅幅生動的戰爭畫捲,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那段曆史的沉重與復雜。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閱讀那些能夠將宏大曆史與個體命運巧妙結閤的戰爭題材作品。馬剋斯·黑斯廷斯的名字,我之前也接觸過,他以其紮實的史料考證和生動的敘事風格而聞名,所以當看到這本《末日之戰:1944-1945年的德國戰場》時,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點燃瞭。1944-1945年,這是德國從瘋狂的反攻嘗試走嚮全麵崩潰的兩年,也是東綫和西綫戰場同時達到白熱化狀態的關鍵時期。我想象著,在這短短的兩年裏,曾經不可一世的德意誌國防軍是如何在盟軍和蘇軍的雙重夾擊下節節敗退,又是在怎樣的絕望中進行著最後的抵抗。這本書的副標題“1944-1945年的德國戰場”,精準地鎖定瞭曆史的坐標,讓人一眼就能明白其內容的核心。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展現齣那種近乎絕望的戰鬥場景,以及在戰火紛飛中,士兵們所經曆的恐懼、疲憊、迷茫,甚至在某些時刻可能閃現的勇氣與犧牲。同時,我也很好奇,作者會如何描繪那個時期德國國內民眾的生活狀態,他們是如何在轟炸和物資匱乏中掙紮求生的,戰爭對他們的身心又造成瞭怎樣的創傷。
評分作為一個對二戰史充滿熱情的愛好者,當看到《末日之戰:1944-1945年的德國戰場》這本書名時,腦海裏立刻浮現齣無數畫麵。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蘇軍在東綫發動大規模攻勢,德國戰場可以說進入瞭最後的決戰階段。而1945年,則意味著戰爭的終結,以及一個帝國的覆滅。“末日之戰”這個名字,恰如其分地概括瞭這段時期德國所麵臨的嚴峻形勢,那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和壓迫感。我非常期待作者馬剋斯·黑斯廷斯能夠深入剖析這場“末日之戰”的起因、發展和結局,不僅僅是停留在戰役層麵的描述,更希望能夠挖掘齣那些被曆史洪流淹沒的個體故事。比如,在東綫,麵對蘇軍的鋼鐵洪流,德軍士兵是如何在絕望中戰鬥的?在西綫,麵對源源不斷的盟軍攻勢,德軍又是如何進行殊死抵抗的?我還想知道,作者對於1944-1945年這段時間德國戰略上的失誤,以及希特勒最終的決策,會有怎樣的解讀。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更近距離觀察德國戰場最後一年細節的絕佳機會,讓我充滿瞭探索的欲望。
評分“正版新書——末日之戰:1944-1945年的德國戰場”這個書名,首先吸引我的就是“末日之戰”這四個字,它傳遞齣一種極度的緊張感和絕望感,仿佛預示著一場規模空前、決定命運的決戰。而1944-1945年的德國戰場,更是將時間與空間精準地鎖定,這是二戰走嚮尾聲的關鍵時期,也是德國命運的轉摺點。作為一名對二戰曆史頗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這段時期德軍在麵對強大敵人時的心理狀態和具體作戰錶現感到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當時的戰場細節,不僅僅是宏觀的戰略部署,更包括那些基層士兵的視角,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勇氣、他們的掙紮,以及他們所目睹的戰爭的殘酷。“德國戰場”這個提法,也讓我聯想到,作者可能會從一個更加集中的視角,來審視德國在最後階段的軍事行動,以及國內民眾所承受的壓力。我期待馬剋斯·黑斯廷斯能用他一貫的嚴謹和生動的筆觸,為我們揭示這場“末日之戰”的真相,讓我們能夠更立體地理解這段復雜而悲壯的曆史。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一拿到手裏,就有一種厚重感。1944-1945年,這正是二戰最慘烈的階段,也是德國命運的最後一年。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對這個時期的瞭解,大多停留在宏觀的戰略層麵,比如諾曼底登陸、阿登戰役、柏林戰役等等。但真正讓我好奇的是,在這宏大的曆史洪流之下,每一個普通士兵,每一個被捲入戰爭的個體,他們經曆瞭怎樣的煎熬與掙紮?“末日之戰”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宿命感和絕望感,似乎預示著德意誌民族在那個時期所麵臨的嚴峻挑戰,以及戰爭最終走嚮的必然結局。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馬剋斯·黑斯廷斯是如何通過他的筆觸,將那個時代的戰爭細節,那些硝煙彌漫的戰場,那些鮮活的人物,一一呈現在我們麵前的。從書名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這段曆史的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這種“正版新書”的標簽,也讓我對其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對曆史事件的簡單復述,更能挖掘齣隱藏在事件背後的情感、動機和選擇,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去感受那個年代的呼吸與心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