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二鬍獨奏經典名麯
原價:24元
作者:孟憲德 著
齣版社:現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14303803
字數:
頁碼:16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目錄
1.閑居吟
2.月 夜
3.病中吟
4.空山烏語
5.良 宵
6.漢宮鞦月
7.光明行
8.獨弦操
9.聽 鬆
10.二泉映月
11.懷鄉行
12.小花鼓
13.流波麯
14.拉駱駝
15.山村變瞭樣
16.春 詩
17.湘江樂
18.大河漲水沙浪沙
19.趕集
20.河南小麯
21.三門峽暢想麯
22.豫北敘事麯
23.賽 馬
24.江河水
25.秦腔主題隨想麯
26.北京有個金太陽
27.喜送公糧
28.奔馳.在韆裏草原
29.翻身歌
30.喜唱豐收
31.金珠瑪硃贊
32.草原新牧民
33.新婚彆
34.戰馬奔騰
35.江南春色
36.蘇南小麯
37.洪湖人民的心願
38.葡萄熟瞭
39.藍花花敘事麯
40.一枝花
內容提要
《二鬍獨奏經典名麯》主要內容包括:閑居吟、月夜、病中吟、空山鳥語、良宵、漢宮鞦月、光明行、獨弦操、聽鬆、二泉映月、懷鄉行等。
拿到書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紮實的裝幀和清晰的印刷質量。要知道,看樂譜最怕的就是油墨印得太淺,或者紙張反光嚴重,尤其是在長時間練習時,眼睛會非常疲勞。這本《中國二鬍獨奏麯選集》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紙張的選擇很有質感,黑白分明的五綫譜和簡譜對照,讓不同學習階段的人都能快速上手。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一些高難度技巧的“技法指導”部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嚴謹。我記得我之前學《光明行》時,總覺得那個揉弦的氣息不夠連貫,書裏專門用圖示和文字描述瞭運弓時手腕與手臂的協同作用,強調瞭“意在筆先”的內涵,讓我明白瞭技術背後的音樂邏輯。這已經超越瞭一般的麯譜範疇,更像是一本係統性的演奏學專著。對於那些希望係統提升演奏水平,而不是僅僅會拉一兩首歌的朋友來說,它的價值是無法用價格衡量的。它填補瞭市麵上很多注重錶演而忽視基礎深層技術訓練的空白。
評分這本樂譜集簡直是二鬍學習者的一座寶藏,光是看著目錄裏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心裏就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我最近迷上瞭《賽馬》,但苦於找不到一套既權威又注重技巧解析的教材。市麵上很多譜子要麼太簡單,對進階的拉奏處理含糊其辭,要麼就是排版混亂,看得人眼花繚亂。這本的編排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不僅僅是把音符和指法標注齣來,更像是附贈瞭一位名師在耳邊指導。比如某個快速的換把段落,它會特彆提示你手位的放鬆和重心的轉移,這一點對於我這種總是在“噪音”和“美音”之間徘徊的業餘愛好者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試著按照書裏對弓法速度控製的描述去練習,果然,那種略帶顆粒感的音色更容易被掌控瞭。看得齣來,孟憲德先生在提煉經典麯目的精髓上,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和深厚的功力,它不是簡單地記錄瞭演奏,而是深刻地詮釋瞭音樂的靈魂。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攻剋下一首麯子瞭,這本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音樂藝術”和“技法指導”放在一起的這種復閤型教材持保留態度,總擔心會顧此失彼,既沒有深入的理論探討,也缺乏具體的實踐步驟。但這本書完全打消瞭我的疑慮。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將“藝術性”和“技術性”割裂開來。例如,在講解某個揉弦技巧時,它會同時說明這個技巧在不同情感錶達(如悲傷、激昂)中應該如何微妙地調整力度和速度,這本身就是對二鬍錶演藝術的精妙解讀。它教會你,拉弓的輕重緩急不僅僅是體力上的控製,更是情緒流動的體現。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氣口”的講解,那不僅僅是換氣的概念,更是音樂呼吸的哲學。對於我這種渴望從“會拉”到“會唱”的進階學習者而言,這種高度融閤的指導體係,纔是真正能夠助我突破瓶頸的關鍵所在。這本選集無疑是我近年來購得的最有價值的二鬍學習資料。
評分我通常的練習時間非常有限,往往隻能在晚上抽齣零碎的時間。因此,我非常看重樂譜的易讀性和實用性。這本孟憲德先生主編的選集,在版式設計上可以說是下足瞭功夫。它巧妙地將復雜的演奏提示和必要的節奏變化說明,以不乾擾主鏇律閱讀的方式巧妙地融閤在樂譜周圍。我發現它在處理一些快速的裝飾音和顫音時,給齣的標記非常清晰,沒有使用那種晦澀難懂的符號係統,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輔助,這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我過去常常需要對照著教學視頻反復確認一個指法的正確性,但現在,對著這本書,我能更自信地去嘗試和摸索。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真正站在瞭學習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讓那些原本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破譯”的內容,變得觸手可及。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可以立刻付諸實踐的指導手冊。
評分作為一名對民族音樂史有一定瞭解的聽眾,我必須說,這本選集在麯目選擇上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和曆史視野。它收錄的不僅僅是大傢耳熟能詳的“流行”麯目,還穿插瞭一些具有時代意義和地域特色的作品,這使得學習者在技藝提升的同時,也能對二鬍藝術的發展脈絡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每首麯子時的那段簡短而精煉的背景介紹,寥寥數語,就把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意圖以及主要的藝術風格概括得非常到位。這使得我在演奏時,不再隻是機械地移動手指,而是能帶著情感和故事去詮釋音樂。例如,在處理一首描繪江南水鄉的麯子時,書中提示的“輕柔、潤澤”的音色要求,瞬間就把我帶入瞭煙雨朦朧的意境中。這種從“技術指導”到“藝術升華”的過渡,是很多其他教材所欠缺的,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寓技於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