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係列內容在喜馬拉雅FM上的付費欄目於2016年11月份上綫,長期位居精品付費暢銷榜前列,播放破1100萬次。書中全新收錄梁鼕老師補充講解的精彩內容!
★莊子的偉大和人生智慧一直少有人知道,而看過的有關莊子的書都那麼語焉不詳,讓大傢以為莊子隻是學者和中老年人纔會去看的東西。讀《莊子》對我們到底有什麼現實的好處?現在,就讓接地氣的《梁鼕說莊子·齊物論》告訴你——你得到的,首先是精神,繼而是物質的財富,而失去的是無知。因為越去探尋《莊子》,尤其是《齊物論》,我們就越感到自己的無知有多麼可怕。
★為什麼讀《梁鼕說莊子·齊物論》在這個時代特彆有意義?因為我們總是被新的知識所嚇倒,被新的形象所嚇倒,被新的故事所嚇倒,活得焦慮,活得無所適從,這一切皆因為我們沒有達觀的全息視角,站得低,看不遠,所以心被濛蔽瞭。濛蔽在上麵的東西是什麼?是我們的價值觀判斷——成見的塵埃。
★《梁鼕說莊子·齊物論》是《梁鼕說莊子》係列著作第三部,是《莊子》所有篇目的總綱,讀瞭《齊物論》,你就能夠為生命建立起一種達觀的全息視角——一件事情的正麵和反麵加在一起纔是全麵,悲觀和樂觀加在一起纔是達觀,悲觀的時候應該樂觀,樂觀的時候應該悲觀,這樣,你就會豁然開朗——原來,好的人生,就是把世間所有的不如意、抱怨活成玩笑。
★滿世界都在講《莊子》,為什麼要聽“梁注”版:梁鼕的注解和詮釋讓莊子從古籍走入當下,讓莊子從文字化為生活。《莊子》是永不過時的自在法門,梁鼕在和大傢一起學習《莊子》的過程中,用AR、VR、統一場論、價值投資理論……重新注解莊子的故事。隨書附贈欽定四庫全書《莊子·齊物論》手抄本!
繼解讀《梁鼕說莊子·人間世》《梁鼕說莊子·養生主》“僅僅做個好人很危險”“如何用小代價解決人生大難題”兩大主題之後,《梁鼕說莊子·齊物論》又為你揭示“好的人生,就是把抱怨活成玩笑”的生命智慧,教你用達觀的全息視角來看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你洞悉人生的真相——其實,我們都是“二貨”,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活在好壞、對錯的二元對立裏麵,因此,我們在世間的種種不快樂,都是由於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被自己的“成見”所濛蔽。
梁鼕
正安康健創始人、正安自在睡覺創始人、鼕吳文化創始人。
中華中醫藥學會健康服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中醫大傢李可先生,亦是中醫大師郭生白先生的入室弟子。
與生命本質的多維度跨界相關的《生命》係列紀錄片齣品人及主持人;電颱節目《鼕吳相對論》《鼕吳同學會》主講人,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節目被蘋果App iTunes 評為“年度*受歡迎社會經濟類談話節目”;喜馬拉雅FM精品節目《莊子的心靈自由之路》主講人;電視節目《國學堂》主講人;《新周刊》“2012年度生活傢”。
曾任百度副總裁,鳳凰衛視主持人及主編。
齣版圖書:《梁鼕說莊子》係列、《處處見生機》、《唐太宗的枕邊書——梁言群書治要》、《黃帝內經說什麼》係列(與徐文兵先生閤著)、鼕吳相對論·心時代文集之《歡喜》《無畏》(與吳伯凡先生閤著)……
第一章 你有沒有可能也達到顱內高潮
世界是一個完整一體的投影嗎
世間有多種法門
能做高人弟子的也不是普通人
第二章 不焦慮的活法
南郭子綦與他的親學生
煩惱是不會沒有的,但你可以放下它
真正的答案包裹在體驗中
我們的身體像是大地的縮影
睡覺是一個節奏的樂章
天籟到底是什麼樣的聲音
第三章 問題本身就是答案
睡覺時思前想後的那些人
萬事萬物是普遍相連的
不斷用追問來迴答問題
真正統領著公司行為的,不是老闆
不理解背後的邏輯,再努力都沒有意義
紛繁世界背後的道統
第四章 你怎麼知道你和老公不是一個共同生命體的一體兩麵
去觀察自己生滅的念頭
在睡夢裏産生奇妙的洞察力
你可以成為夢裏的主人
世界是一重又一重的鏡像
兩個內在不同的自己
共同生命體的一體兩麵
第五章 不自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被自己的成見濛蔽瞭
假如世間無處不在都是隱形攝像頭
後颱不同維度的豐富信息
你的世界觀濛蔽瞭你的世界
幫助我們獲得自在安定的錨
第六章 艱難人生中最值得擁有的心智模型
彼此有彼此的是,各自有各自的非
你的行為都受製於一個“環”
內心世界一變,外部世界就都變瞭
你的成見決定瞭你看到的世界
不以物喜,纔能夠不以己悲
日本房地産給我們的啓示
如何擁有把不好的事情都轉換為好事情的心智模式
第七章 你我其實都一樣
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為什麼看瞭一部恐怖電影,你會成為一顆受“驚”卵
世界上哪有真正的“一碼歸一碼”
憑什麼一個人隻能是男人,或者隻能是女人呢
世上所有的事情,其實真的不一定是你所以為的那樣
什麼是真理?也許你能用,就是得到瞭
第八章 為何“想得到卻沒得到”“現在有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什麼樣的人能夠“挫萬物於筆端”
分彆心不休,煩惱不止
你總是活在關於好壞的判斷裏麵,有必要嗎
不要像貪吃蛇——吃得越多,負擔越重
你為什麼會“朝三暮四”
抱怨傷身害命,都是自找的
好的人生,就是一個把抱怨活成玩笑的過程
第九章 多麼痛的領悟——一齣“生”就會入“死”
要不想為一隻小狗的離去而悲傷的話,最好的方法是從開始就不養狗
要想“成”得先有“損”,有“損”纔會有“成”
無論你在哪一個狀態,最終都會到無語的狀態
可以去做任何事,但心裏麵,要對做這事的成敗得失不那麼在意
你無法同時彈齣所有的音符
第十章 你不僅僅是你,你還是誰呢
可以這樣說,又同時可以反過來說,纔比較接近一件事情的本質
所謂嚮往,既代錶對過去的迷戀,又代錶對未來的展望
沒有相殺,怎麼會有相生
說話,應無是非和機心
睡不好覺,主要是因為白天你的身體不夠纍
做不到“靜中禪”,那就去“動中求禪”
第十一章 是什麼在暗暗摧毀我們的人生
從精神層麵上來看,壽命是沒有長短分彆的
內涵越小,外延越大
人生所有的悲催都來自被自己預設的“有和無”“大和小”
沒有任何人能確定自己到底活成什麼樣
既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活成什麼樣,那麼我們該如何自處
你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第十二章 人生的悲催就是“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大部分人臨終時都後悔自己一生中沒有做什麼
要做就做一個“不辯論,不是非”之人
享受過程,比享受結果更享受
真理不是辯論齣來的
小心那些用嘴上的是非爭辯來刷存在感的人
“他說的我都知道,我擔心我說的他不知道。”
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跟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做纔是得到
發呆的人和不發呆的人差彆在哪裏
第十三章 “哥,您多大的人物啊,還為這點兒小事煩惱?”——放鬆的智慧
我們的所有煩惱,都是因為內在所擁有的還不夠多
把自己放在一個大格局裏,事情就變小瞭
亂什麼不能亂心
第十四章 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在自己喜歡但無用的事情上
智慧就是找到“不同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
人活著,要無聊得起、無用得起
改變並決定你命運的,實際上都是那些看似沒用的事
是什麼讓我們有瞭好壞的分彆
活得是好是壞,都隻不過是我們 “習慣”的呈現
我們現在活在一些什麼樣的荒謬的慣性裏
人活在習慣裏麵好嗎
不習慣的狀態不一定是錯的
這世上總有人可以看見你看不見的一切
第十五章 每一件事情的付齣和迴報,總是要盈虧平衡的
中國文化真的是一門境界的學問,而不是對錯的學問
你過去所做的絕大部分事情,有多少是真正有意義的
高級的人是怎樣做事情的:不趨利,不避害,不喜求
這輩子重要的事情,都不是去努力結交某些朋友而得來的
你夢過自己做夢嗎
韆萬不要在夢醒的時候發現自己還在熱身
第十六章 越讀《莊子》,越發現自己無知得可怕
我們完全有可能是什麼東西的“影子”
“我不是人,我可能是人工智能”
當任何一個問題放到無窮大的領域時,我們在有窮世界裏麵的理解就沒有意義瞭
美好總是需要用某種特彆神奇的方式來結束的
第十七章 世界,由你的願力決定
蝴蝶和我,都可能在彼此的夢裏
你相信你是,你就是瞭
第十八章 為什麼莊子應該是獲諾貝爾物理學奬的文學傢
相隔再遠的事物,為什麼還能“互通款麯”
鏡子破碎瞭,每一塊也能照齣你全部的影子
“齊物論”,就是“全息宇宙理論”的文學版
附錄
《莊子·內篇·齊物論》
這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的書,每一次翻開,都會有新的感悟。《梁鼕說莊子·齊物論》的魅力在於,它不是一次性的信息輸入,而是一種持續的智慧滋養。梁鼕老師的解讀,就如同一個引路人,他並不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通過他的講述,讓你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尤其是在探討“是非”的相對性時,他用瞭很多生動有趣的例子,讓我意識到,我們常常被自己設立的“標準”所睏擾,而莊子早已看破瞭這一切。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我曾經深信不疑的“對”與“錯”,也讓我開始理解,為什麼很多時候,執著於對錯,反而會讓自己陷入睏境。它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局限,也讓我看到瞭突破這些局限的可能性。讀完這本書,我並沒有立刻變得“聰明”起來,但我發現自己變得更加“柔軟”瞭,更能接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評分最近常常感到一種難以言說的疲憊,生活中的種種壓力,讓我覺得喘不過氣。《梁鼕說莊子·齊物論》就像是及時雨,它沒有許諾任何奇跡,但卻以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撫慰瞭我內心的焦躁。梁鼕老師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親和力,他不是高高在上地講解,而是像一個老朋友,分享他從莊子那裏汲取到的智慧。在“齊物論”中,他深入淺齣地解讀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道理,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試圖用語言去界定和解釋的東西,反而會限製瞭它的本質。這本書讓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有時候,保持沉默,不去強加自己的觀點,反而是一種更高級的智慧。它讓我重新思考,如何在復雜的世界裏,保持一份簡單和純粹。它不是那種能解決所有問題的“百科全書”,但它一定能給你一種全新的視角,去麵對那些看似無解的睏境。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那些古籍要麼太過艱深,要麼被過度解讀,總感覺隔著一層紗。直到讀瞭《梁鼕說莊子·齊物論》,我纔真正感受到莊子思想的生命力。梁鼕老師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善於將《齊物論》中的哲學思辨,與我們當下的社會現象、個人情感聯係起來,讓那些古老的智慧煥發齣新的光彩。他沒有刻意去“翻譯”莊子,而是用一種“共鳴”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莊子的內心世界。在讀到關於“道”和“德”的討論時,我深切體會到,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成功”和“價值”,其實都與莊子所說的“自然”和“順應”背道而馳。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什麼纔是真正的“有為”和“無為”,什麼纔是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為”某人的書,而是一本引導你“看見”真實的自己的書。
評分讀完《梁鼕說莊子·齊物論》,感覺像是走瞭一趟心靈的“斷捨離”。梁鼕老師的語言非常有畫麵感,他沒有把莊子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把他拉迴瞭我們普通人的生活裏,用一種我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講述那些關於“分彆”與“統一”的智慧。尤其是“齊物”這個概念,我一直以為是個哲學上的高深理論,但梁鼕老師通過對不同事物、不同觀點、甚至不同生命狀態的闡述,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不同”,不過是觀察角度的問題。莊子那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哲學思想,在梁鼕老師的解讀下,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可以切實應用到生活中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讓我開始審視自己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見和執著,也讓我開始嘗試用一種更包容、更靈活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卸下重負的輕鬆感,一種重新認識自己和世界的驚喜。
評分這是一本真正讓人沉下心來思考的書,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急功近利的“成功學”或者“心靈雞湯”,《梁鼕說莊子·齊物論》像是打開瞭一扇古老而幽深的窗戶,讓我看到瞭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觀。梁鼕老師的解讀,沒有生硬的說教,而是娓娓道來,仿佛是在跟你我這樣的凡夫俗子,就著一杯清茶,聊著人生的大道理。他將《齊物論》中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篇章,化作瞭生動的故事和貼切的比喻,讓人豁然開朗。尤其是在談到“物化”和“齊物”的概念時,我仿佛看到瞭自己被無形的規則和偏見所束縛,而莊子所倡導的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則是一種解脫,一種迴歸本真的邀請。讀這本書,需要的不是智商,而是那份願意放慢腳步,聆聽內心聲音的耐心。它不是那種能讓你一夜暴富的書,但它一定能讓你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寜靜和清醒。我喜歡它那種溫潤的力量,不逼迫,不強求,隻是靜靜地引導你走嚮一種更廣闊的視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