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雅風美俗叢書:大清餘境(一部風趣絢爛的文化簡史)
定價:20.00元
作者:張正國,郝昭慶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30310199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叢書是一套精心雕琢的名傢小書,又是一部匠心的文化簡史。以“雅風美俗”為血脈,以曆代民俗、文風、典製、藝文和經子等為筋骨,形塑瞭一幕幕精神高華、感性絢爛的人生樣態和藝術世界。從秦漢的青銅車馬、弦歌斧鉞,到魏晉的羈旅宴遊、清談品茗,無不氣韻深長,情思豐茂。從唐宋的詩文唱酬、山水風物,到明清的殘陽晚景、伏流奔莽,無不生氣盎然,曆曆如繪。五韆年的文化旅程滲透齣的雅風美俗,擁之入懷,化之於心,俯仰之間,風華盡覽。
目錄
引言
一、舊時堂前燕
1 辮子源流
2 皇帝風雅
3 文風森嚴
4 長歌當哭
二、感時花濺淚
1 遁入空門
2 埋頭書齋
3 寄情山水
4 土澆水栽
5 理不勝數
6 感傷——清代審美精神的主鏇律
三、諷時笑含悲
1 夷齊下山
2 科場流紅
3 過猶不及
4 官場風尚
5 諷刺——清代審美精神的另一側麵
四、托古抒憂憤——感傷戲劇舉例
1 杜鵑啼血
2 神遊故國
3 感嘆興亡
4 雕琢技藝
五、麯筆鳴心聲——感傷諷刺文學
1 舉例
2 吊古傷今
3 談狐說鬼
4 言明即清
5 以幻寫真
六、餘境透餘香
七、漫液人乍醒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翻開這本《大清餘境》的,原本隻是隨意翻閱,沒想到很快就被深深吸引。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不一般”。它不像我們常見的曆史書那樣,著重於政治、軍事、經濟的宏大敘事,而是另闢蹊徑,將目光聚焦在那些“風趣絢爛”的文化細節上。作者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講述瞭大清王朝那些鮮為人知的生活片段和文化習俗。我讀到瞭一些關於當時文人雅士的消遣方式,他們的詩詞唱和,他們的茶道閑談,還有一些關於民間節慶的描寫,那些熱鬧非凡的集市,那些充滿創意的娛樂活動,都讓我看得津津有味。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那個時代的一些“雅事”和“俗事”,而是將它們並置,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和趣味。例如,在描寫帝王將相的奢華生活的同時,也穿插瞭市井小民的喜怒哀樂,這種視角切換讓我覺得非常真實,也更加理解瞭那個時代的復雜性。它讓我意識到,一個王朝的興衰,不僅僅取決於宏觀的政策,更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眾的生活狀態。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那個遙遠時代的“生活藝術”,充滿瞭意想不到的驚喜。
評分這本《大清餘境》讀來真是讓人驚喜連連!我一直對曆史題材的書籍頗感興趣,但很多時候,那些厚重的史書往往讓人望而卻步,要麼過於枯燥,要麼充斥著密密麻麻的年代和人名,讓人昏昏欲睡。然而,《大清餘境》完全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作者以一種極其生動、幽默的筆觸,將大清王朝那些早已被我們忽略的,卻又真實存在著的文化風俗徐徐展開。我仿佛置身其中,看著那些達官貴人如何玩轉他們的雅趣,品味著尋常百姓傢的煙火氣息,甚至連那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在作者筆下都變得妙趣橫生,充滿瞭智慧的閃光。書中的一些細節描寫,比如某個官員的府邸陳設,某個節日的宴飲場景,或是某位名士的聊天內容,都細緻入微,如同電影畫麵般在腦海中浮現。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餘境”的挖掘,那些並非史冊主綫的,卻又切實構成瞭一個時代底色的文化細節,它們像散落在曆史長河中的珍珠,被作者一一拾起,並賦予瞭新的生命。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大清的認識不再是教科書上的冰冷文字,而是鮮活、立體、充滿人情味的存在。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時代的“軟實力”,看到瞭文化是如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滋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文化簡史”這個概念有些保留,總覺得這種題材的書容易流於錶麵,或者過於學術化。但《大清餘境》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以一種輕鬆、詼諧的語調,將復雜的大清文化脈絡梳理得清晰明瞭,並且充滿瞭趣味性。作者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導遊,帶著我們漫步在大清的文化長廊裏,不時指點江山,時不時插科打諢,讓我們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大量的知識。書中對各種文化現象的解讀,都充滿瞭獨到的見解,而且非常貼近生活。我讀到瞭關於當時服飾的演變,關於飲食的講究,關於戲麯的魅力,甚至還有一些關於民間信仰的有趣傳說。這些看似零散的文化碎片,在作者的筆下被巧妙地串聯起來,構成瞭一幅生動的大清風俗畫捲。我特彆喜歡書中那種“雅俗共賞”的風格,既有高雅的藝術品鑒,也有接地氣的市井生活,讓不同層次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樂趣。它讓我看到瞭一個王朝的“溫度”,看到瞭文化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性格和審美的。
評分拿到《大清餘境》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的書名所吸引——“大清餘境”,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探究的意味。讀下去之後,我發現它確實是一部“風趣絢爛”的文化簡史,而且充滿瞭驚喜。作者的文筆功底深厚,但又不失活潑。他能夠將那些枯燥的曆史事實,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齣來,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書中對大清時期各種文化現象的梳理,都非常細緻,而且充滿瞭細節。我讀到瞭很多關於當時生活方式的描寫,比如人們的居住環境、社交禮儀、娛樂方式等等,這些細節讓我覺得非常真實,仿佛親身經曆瞭那個時代。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敘述過程中,並沒有刻意去拔高或者貶低,而是以一種客觀、公允的態度,去展現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他能夠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餘境”,並且賦予它們獨特的解讀。這本書就像一位老者,用飽含智慧的眼神,嚮你講述著一段波瀾壯闊卻又充滿溫情的曆史,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那個時代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評分《大清餘境》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鮮活”。它不是那種讓你埋頭苦讀的教材,而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漫步。作者以一種極其獨特、充滿想象力的方式,為我們描繪瞭那個時代豐富多彩的文化圖景。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餘境”的挖掘,那些隱藏在曆史洪流之下的,充滿生活氣息的細節,都被作者一一呈現齣來。我讀到瞭關於當時士大夫的雅緻生活,他們如何品茗論道,如何賞玩字畫,那些細節精緻得令人驚嘆。同時,書中也描繪瞭民間社會的各種風俗習慣,那些熱鬧非凡的廟會,那些充滿智慧的民間故事,都讓我感受到瞭那個時代的脈搏。作者的語言風格多變,時而詼諧幽默,時而感人至深,時而又充滿瞭哲思。它讓我看到瞭大清文化並非隻有一麵,而是多姿多彩,充滿矛盾又和諧統一。這本書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鮮活的生命,充滿人情味和煙火氣,讓人愛不釋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