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快乐钢琴启蒙教程 - - 技巧·A级 音乐 书籍 |
| 作者: | 威拉德·阿·帕尔默,莫顿·曼奴斯,阿曼达·维克·莱斯科 编,邹彦,郑艳,李嘉栋 译 |
| 定价: | 45.0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07-04-01 |
| ISBN: | 9787806679784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
| 内容简介 | |
| 我们精心准备了与阿尔弗莱德的《快乐钢琴启蒙教程》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技巧练习,毫无疑问,这些练习将加快学生的学习过程。本教程中包含的24练习与《课程·A级》中的内容逐页一一对应。在布置作业时,应当遵从本教程每一页右上角的要求。 本教程中的“热身练习”不仅会提高技巧,而且会强化《课程·A级》中的每一条原则。另外,它们也增加了学生的读谱经验。这些练习提供节奏训练,提高乐感,并且通过加强较弱的手指的练习来平衡所有手指的技巧和灵活性。正是由于对课程同步引入的材料提供了额外的训练,使得课程上的曲子掌握起来容易很多。 完成这些练习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相对于所获得的益处来说,这些时间是值得付出的。 |
| 目录 | |
| 技巧·A级 小组热身练习(左手) 与《课程·A级》第18页的《甜蜜的歌》配合使用 小组热身练习(右手) 与《课程·A级》第19页的《幸福的歌》配合使用 右和左,左和右 与《课程·A级》第21页的《绕口令》配合使用 新的表演者 与《课程·A级》第22页的《我的小机灵狗》配合使用 轮到我了! 与《课程·A级》第24页的《过山车》配合使用 大家一起来演奏! 与《课程·A级》第25页的《动物园》配合使用 C位置上的热身练习 与《课程·A级》第26页的《C位置》配合使用 教师的喜悦 与《课程·A级》第27页的《献给我的老师》配合使用 三个一起准备 与《课程·A级》第28页的《起航》配合使用 保持与弹奏 与《课程·A级》第30页的《许愿池》配合使用 雨中的左手! 与《课程·A级》第33页的《雨,雨!》配合使用 好多苹果派! 与《课程·A级》第34页的《土豆太太的家》配合使用 看和听 与《课程·A级》第35页的《看着我》配合使用 快乐的一天 与《课程·A级》第37页的《快乐歌!》配合使用 请重复你学过的! 与《课程·A级》第38页的《唧,我们多高兴!》配合使用 小鸟之歌 与《课程·A级》第39页的《小小鸟》配合使用 小熊之舞 与《课程·A级》第39页的《小小鸟》配合使用 大谱表上的热身练习 与《课程·A级》第41页的《大谱表上的C位置》配合使用 傍晚的旋律 与《课程·A级》第42页的《晨祷者》配合使用 友好的回声 与《课程·A级》第43页的《有趣晴朗的一天》配合使用 克里斯和他的朋友 与《课程·A级》第44页的《克里斯托弗·歌伦布》配合使用 粉色的音调 与《课程·A级》第45页的《什么歌!》配合使用 毕业圆舞曲 与《课程·A级》第46页的《毕业歌》配合使用 桌面热身练习自由练习 自由练习 课程·A级 乐理·A级 |
我对音乐理论的学习一直有点畏惧,总觉得那些和弦的构成、调性的转换听起来过于抽象和枯燥,每次接触到都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才能勉强理解。然而,这本钢琴教程在融入理论知识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巧妙和人性化。它没有采用那种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而是将理论知识自然地融入到实际的练习曲目中。比如,当教到转调练习时,它会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解释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这个和弦在这个调性里扮演了什么角色,让我感觉理论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点,而是支撑着我眼前正在弹奏的旋律的骨架。通过实际弹奏去感受理论的逻辑,这种学习方式比单纯背诵定义要有效得多。我发现,当我能“听出”某个和弦进行的变化时,我对理论的理解也同步加深了。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设计理念,极大地降低了理论学习的门槛,让我对音乐的整体结构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不再觉得理论是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反而是通往更高深境界的阶梯。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以前拿到的很多乐谱或者教程,字体小得可怜,五线谱上的符号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稍微走神一下就容易看错,尤其是老年人或者视力稍弱的朋友,简直是噩梦。但《XX教程》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的纸张质量非常好,光线反射柔和,长时间练习眼睛也不会觉得干涩疲劳。最让我欣赏的是,它的五线谱和指法标记做得极其清晰,每一个音符的相对位置、休止符的长度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即便是复杂的和弦进行,也能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且,它在介绍新的技巧点时,总会配上清晰的图示,解释起来直观明了,省去了很多反复琢磨的时间。比如讲解到关于手型稳定性的部分,书里展示了几个不同角度的侧视图,我对照着调整自己的手型,效果立竿见影。这说明编写者真的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全方位地考虑到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潜在困难,并提前做好了周全的应对方案。好的工具能事半功倍,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能让你更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不是被复杂的视觉信息干扰的绝佳工具。
评分这本钢琴教材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学琴总是感觉节奏感很弱,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快节奏的乐段时,总是手忙脚乱,找不到那种律动的感觉。不过,我拿到这本《XX教程》后,简直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不像我之前用的那些教材那样,只是简单地告诉你哪个音该按哪个键,而是非常注重培养乐感和身体的协调性。比如,它在讲解一些基础的琶音练习时,会非常细致地分析手指触键的力度和时机,让我明白原来弹奏不仅仅是用手指的机械运动,更是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我特别喜欢它里面的一些小练习曲,旋律优美却又富有挑战性,既能让我保持学习的兴趣,又能实实在在地提升我的技术水平。而且,书里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简单的音符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入新的技巧,让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学不会”的挫败感,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弹琴,更像是引导你去倾听音乐本身,去感受指尖流淌出的每一个音符背后的情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系统学习钢琴,尤其是在基础阶段想要打下扎实节奏和乐感基础的朋友们。这本书真的能让你爱上弹琴这件事。
评分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待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种对“音乐审美”的潜移默化培养。很多教程只关注“如何弹得快”或者“如何弹得准”,却很少触及“如何弹得美”。《XX教程》的选曲和编曲风格非常注重音乐的感染力。即便是最基础的练习曲,它也尽可能地选择了那些旋律线条流畅、富含情感起伏的作品。这使得我在练习枯燥的指法训练时,内心深处依然能够保持对美感的追求。例如,书中对一些弱奏和强奏的力度标记的处理,不是简单地用P或F来界定,而是配有非常细致的渐强和渐弱的描述,引导我去思考,同一个音符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下应该带有什么样的“语气”。长期在这种氛围下练习,我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音高的准确性上,而是开始尝试去塑造音乐的“表情”。这种对艺术性表达的重视,让我的钢琴学习从单纯的技能训练,升华成了一种艺术体验。这本书,教的不只是技巧,更是如何成为一个有品位的演奏者。
评分我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学习者,时间宝贵,我不喜欢那种为了凑页数而设计的大量重复和低效练习。这本书的编排节奏感极佳,每一页的内容都像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打磨的,每一项练习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性。它不会让你在同一个技巧上原地踏步太久,而是非常精心地设计了“旧知识的复习与新技巧的引入”的衔接点。我发现,当我在一个新练习中遇到一个感觉有些吃力的部分时,回顾前几页的某个小练习,就会突然明白,原来这个难点是建立在之前某个已经被我掌握的技巧之上的。这种递进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安排,使得我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感觉我的进步轨迹不再是弯曲的,而是非常平滑且稳定的向上攀升。这套教程的编写者显然对钢琴学习的认知规律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们知道在哪个时间点加入什么样的挑战最合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潜能,同时又避免过度训练带来的疲劳感。这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