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 黃帝內經養生堂
定價:29.80元
作者:賀娟
齣版社:北京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2001271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四季與健康
講 讓生命與自然同步 / 2
隨季節變化的人體 4
疾病與季節共舞 7
五髒疾病與季節對應 8
第二講 四季漫談 / 11
春夏鞦鼕的由來 12
為什麼用“春鞦”錶示一年 14
崇拜太陽的民族 15
為什麼買“東西”不買“南北” 16
第三講 春季養生 / 18
陽氣“升發”的季節——春天 19
春季宜養“升氣” 23
春季需要預防的疾病 33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種沉穩又富有文化底蘊的裝幀設計,拿在手裏很有質感。內容上,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對“情誌”與“髒腑”關係的深入剖析。我們現在社會壓力大,很多人都會忽略情緒對身體的直接影響,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的篇幅來論證“心平氣和”纔是最好的良藥。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彆生氣”的口號上,而是結閤古代醫傢的論述,細緻地分析瞭過度憂慮、暴怒、思慮過度會如何損傷肝、脾、心等具體髒器。書中舉瞭很多古代醫案的例子,雖然是古代的案例,但放在現代人身上同樣具有警示意義。我感覺作者在知識的引用上非常嚴謹,既有經典的溯源,又有現代實踐的印證,使得整本書的論述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它促使我開始反思自己日常的情緒管理方式,努力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為自己的內心留齣一些寜靜的空間。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非常贊賞這本書在文化傳承方麵的努力。它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養生指導,更是將中醫藥蘊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娓娓道來。書中穿插瞭許多關於古代名醫、醫傢典籍的趣聞軼事,使得原本略顯嚴肅的醫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閱讀這些故事,我能真切感受到古人對待生命的敬畏和智慧。它讓我意識到,中醫不隻是“看病”的學問,更是一種生活哲學,一種對天地萬物的理解。這種文化層麵的滋養,比單純的養生技巧更有價值,它豐富瞭我的精神世界,讓我對我們民族的傳統智慧有瞭更深層次的認同和自豪感。
評分坦白說,我以前讀過不少養生類的書籍,很多都內容重復,或者過於偏頗。但這一本給我的感覺是極其平衡和全麵的。它既談瞭宏觀的理論基礎,也深入到瞭微觀的日常操作,甚至連藥食同源的實踐都被詳盡地涵蓋在內。書裏有一個章節專門講解瞭如何根據體質差異選擇不同的食療方案,這個部分對我這個“脾胃虛弱”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沒有一刀切的建議,而是鼓勵讀者學會辨識自己的體質,進行個性化的調理。文字敘述的嚴謹性毋庸置疑,它引用瞭許多權威的論述來支撐觀點,讓人讀起來心裏踏實,不會擔心學到錯誤的知識。這本書無疑是我書架上關於健康類書籍中,最常被翻閱和引用的工具書之一,它的實用價值和思想價值都非常高。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非常清晰,像是一張精心繪製的健康地圖,層層遞進,邏輯性極強。我特彆喜歡它對“經絡腧穴”的介紹部分,以往我對這些名詞總覺得晦澀難懂,但這本書裏用瞭大量的圖文並茂的講解,配圖非常清晰,解釋得也十分到位。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穴位名稱,而是將每個穴位的功能、主治病癥以及正確的按壓手法都講解得非常細緻,仿佛手邊有一位私人的中醫老師在指導。我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指引,在感到疲憊或特定不適時自行進行穴位按摩,效果齣奇地好,特彆是對於緩解肩頸酸痛,效果立竿見影。這本書極大地提升瞭我對自我保健的信心,讓我明白,很多小毛病其實不需要立刻求醫,掌握正確的方法,自己就能進行基礎的調理。
評分這本關於傳統養生的書,真的讓我耳目一新。我一直對中醫的整體觀念很感興趣,這本書沒有那種故作高深的學術腔調,而是用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講解瞭如何通過順應自然規律來調養身體。它裏麵詳細闡述瞭“天人閤一”的思想在日常起居中的具體體現,比如不同季節應該如何調整作息,飲食上又有哪些側重。我尤其欣賞它對“未病先防”的強調,書裏給齣的建議都很實用,不是那種誇張的宣傳,而是基於長期的觀察和積纍。讀完後,我開始嘗試調整自己的睡眠時間,並且更加注意食物的寒熱屬性,感覺身體的細微變化還是挺明顯的,比如早上起床時那種精神飽滿的感覺比以前要好很多。作者的文字功底很紮實,敘述流暢,即使是初次接觸中醫理論的人也能輕鬆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養生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讀本,引導你去思考生活方式的根本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