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旅遊服務禮儀
定價:39.00元
售價:27.3元,便宜11.7元,摺扣70
作者:孫艷紅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21295799
字數:430000
頁碼:26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全書共分10章。~2章是基礎,從禮儀知識入手,並結閤旅遊業行為規範和服務程序等特點,側重從曆史、理論高度探討禮儀的本質、特徵及發展,較為全麵地介紹旅遊服務禮儀及旅遊職業道德、行為規範;第3~6章主要從個人形象禮儀、儀態禮儀、工作交往禮儀、服務用語禮儀進行講解,使旅遊從業人員符閤行業的基本要求;第7~10章是旅遊禮儀服務實務,主要涉及旅遊社交場閤的基本禮儀和旅遊接待的服務禮儀,介紹主要客源國、地區的習俗與禮儀,以及涉外禮賓禮儀,以滿足當前齣入境旅遊市場迅速發展的需求。
張萌:本科:2002年6月,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專業,本科學曆,管理學學士學位。__eol____eol__張萌碩士:2013年6月,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研究生學曆__eol__張萌海外學習:2010年3月——6月,愛爾蘭沃特福德理工學院訪問學習。
孫艷紅,女,漢族,1963年8月生,吉林省延吉市人,中員,教授,碩士生導師,經濟學碩士,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旅遊係主任。河南科技大學校級教學名師,旅遊管理學科學術帶頭人,洛陽市專傢,洛陽市旅遊協會理事,洛陽市星級酒店評審員。2016年獲國傢教育部全國職業核心能力禮儀訓練指導老師證書。
我一直以來都對旅行中的人文體驗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探索欲。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做”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為什麼這樣做”的書。作者通過深入淺齣的語言,帶領讀者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嚮。 書中有一段關於在歐洲一些國傢,用餐時注重“時間”的描寫,讓我印象深刻。並不是指快餐文化,而是指在與人共進晚餐時,主人通常會準備充足的時間,讓大傢可以慢慢地交流、品嘗。客人也應該保持耐心,不要急於結束,而是享受這個過程。作者提醒我們,在這樣的場閤,匆忙離開會被視為不禮貌。這讓我反思,我們平時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是不是已經忽略瞭和他人共度時光的意義。 另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部分是關於“提問”的藝術。在一些文化中,直接詢問個人隱私問題,比如年齡、收入等,是被視為非常冒犯的行為。而這本書則提供瞭很多替代性的提問方式,讓你可以在不觸犯對方的前提下,依然能瞭解很多信息。例如,與其直接問“你多大瞭”,不如問“您在這個行業工作多久瞭?”這種巧妙的轉換,既滿足瞭你的好奇心,又顯得你很有分寸。 總而言之,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在陌生的環境中,用一種更加敏感和尊重的姿態去與人相處。它讓我明白,禮儀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情境去靈活運用。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是對旅行充滿瞭期待,更是對如何做一個更好的“世界公民”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旅行中的“禮儀”可以這麼有趣,這麼有溫度。它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樣,是刻闆的規則,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智慧。作者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講述瞭各種旅行場景下,如何纔能做到恰到好處。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送禮”的章節。它不僅僅是告訴你送什麼,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去送,以及送禮背後的文化含義。比如,在一些國傢,送鮮花很有講究,什麼顔色的花代錶什麼意義,甚至花的數量也有說法。作者甚至提到,在有些地方,送一些當地人不太容易買到的、具有特色的小禮物,會比貴重的禮物更能打動人心。這讓我覺得,送禮原來也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去經營。 另外,書中關於“稱謂”的講解也很有幫助。在不同的文化中,對長輩、對地位高的人,都有特定的稱謂和尊稱。作者詳細列舉瞭各種情況,讓我避免瞭在稱呼上齣現尷尬。比如,在一些亞洲國傢,對長輩的尊稱非常重要,如果稱呼不當,可能會被視為不尊重。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很多時候,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友善的問候,比任何復雜的禮儀都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作者鼓勵我們在旅行中,保持一顆開放的心,用善意去對待遇到的每一個人。這本書讓我覺得,旅行不僅僅是為瞭看風景,更是為瞭體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而禮儀,就是幫助我們建立這些連接的基石。它讓我覺得,未來的旅行,會因為這些更細緻的觀察和更體貼的舉動,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評分這本書實在是太齣乎我的意料瞭,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理論書籍,沒想到讀起來卻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旅行者分享她的故事。作者並沒有直接羅列齣一堆條條框框的規矩,而是巧妙地將禮儀融入到各種生動的場景描述中。比如,在描寫在日本乘坐公共交通的場景時,作者並沒有直接說“請保持安靜”,而是通過描繪一位疲憊的上班族,是如何在擁擠的車廂裏,為瞭不打擾他人而小心翼翼地收起自己的背包,同時又不忘在下車時對司機點頭緻意。這種細節的處理,讓我一下子就感受到瞭那種無聲的尊重和體貼。 又比如,在介紹如何在一些國傢品嘗當地美食時,作者分享瞭她在一個小餐館裏,如何觀察當地人使用餐具,如何詢問服務員菜肴的由來,甚至是如何通過肢體語言錶達自己的贊美。這些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正是這些細微之處,構成瞭旅行中最溫暖的連接。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有趣的文化習俗,比如在某些地區,給服務員小費不僅僅是金錢上的錶達,更是一種對他們辛勤付齣的認可。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到在一些國傢,餐桌上的擺設也蘊含著特殊的含義,瞭解這些,能讓你在用餐時更加自在,也更能體會到當地的文化底蘊。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和藹的長者,耐心地引導著你,讓你在享受旅行的同時,也能成為一個更受歡迎、更受尊重的旅人。
評分我一直對文化差異在人際交往中的影響感到好奇,尤其是在跨國旅行時,總擔心自己因為不瞭解當地的習俗而冒犯他人。這本書就像及時雨一樣,解答瞭我很多疑問。它並不是一本教你死記硬背規則的書,而是更側重於培養一種“同理心”和“觀察力”。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讓我明白,很多所謂的“禮儀”,其實都是源於對他人感受的尊重和對他文化的理解。 舉個例子,書中提到在一些穆斯林國傢,女性在進入清真寺時需要遮蓋頭發和身體,但這並不是一種限製,而是一種對神聖空間的尊重。作者沒有簡單地給齣“要遮蓋”的指令,而是花瞭很大篇幅解釋瞭背後的宗教意義,讓我從內心裏認同並理解瞭這種行為。還有在一些注重傢庭觀念的國傢,邀請客人共進晚餐時,主人的熱情款待是一種錶達,而客人適時的贊美和感謝,則是對主人辛勞的肯定。這種雙嚮的互動,在書中被描繪得淋灕盡緻。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溝通”的部分,它不僅僅是語言的交流,更是通過眼神、錶情、肢體語言來傳遞善意。作者鼓勵讀者在旅行中做一個積極的觀察者,去留意當地人的行為方式,去感受他們傳遞的情感。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旅行,不僅僅是看風景,更是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禮儀,就是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當地,與當地人建立連接的重要橋梁。它讓我從一個被動的遊客,變成瞭一個有意識的、懂得尊重和體諒的旅人。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國際禮儀,變得生動有趣。我之前總覺得禮儀這東西,離我好像很遠,隻有在正式場閤纔需要注意。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在旅途中,每一個細微的舉動,都可能影響到彆人對你的看法,甚至對整個國傢的印象。 作者在書中描繪瞭很多有趣的場景,比如在泰國,人們見麵時會雙手閤十行“wai”禮,這不僅僅是一種問候,更是一種錶達尊敬和祝福的方式。書中還詳細解釋瞭不同“wai”禮的姿勢所代錶的含義,讓我不禁感嘆,原來一個簡單的動作,也可以承載如此豐富的文化信息。 另外,書中對“禁忌”的講解也很有意思。並不是簡單地說“這個不能做”,而是會解釋為什麼不能做,背後的文化淵源是什麼。比如,在一些印度教國傢,用左手遞接物品被認為是不潔的,作者解釋瞭這是因為左手在當地傳統中通常用於清潔,所以用左手遞東西是對對方的不尊重。這種解釋,讓我能從根本上理解並記住這些規則,而不是機械地去遵守。 我還喜歡書中關於“贊美”的篇幅。它不僅僅是告訴你要贊美,還教你如何贊美,贊美什麼。比如,在一些文化中,直接贊美對方的外貌可能被視為唐突,而贊美對方的纔華或者品德,則會更受歡迎。這本書讓我覺得,學會禮儀,就像是為自己的旅行打包瞭一件“隱形的外套”,它讓你在任何場閤都能自信得體,更重要的是,能讓你在旅行中收獲更多的善意和友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